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博弈均衡理论为基础,以平顶山市清水河景区为案例,通过对"人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地调研和走访,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及其博弈均衡。研究表明,只有顾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和利益最优化,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才是旅游新景区开发的最佳途径,从而为旅游新景区开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机构、高产作者、发文期刊、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是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依据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2003—2016年来自CNKI数据库中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收录的旅游利益相关者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再利用Netdraw软件描绘关键词的网络关系。研究发现:成果数量趋于稳定;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缺少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研究内容围绕"利益"展开,呈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特征;"演化博弈"和"社会网络"是新的研究趋势。未来应从加强合作交流、深化理论分析、推动研究方法创新、利益诉求演化、旅游社区冲突解决机制、旅游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阳光体育"助推学校体育管理变革出发,借鉴和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变革的逻辑基础以及划分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指出学校体育管理变革实质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博弈或行为协作的制度变迁过程,其结果是各利益相关者对学校体育资源及其附属品的再分配,其中利益冲突是变革的核心内容,而造成利益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向利益均衡是学校体育管理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指出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理论研究不足是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制约瓶颈.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剖析了婺源县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婺源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几点战略性思考.研究的意义在于,能给今后学界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导向,以期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以利益相关者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被影响力、投入、收益为利益衡量指标,构建利益相关者利益位阶表,对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位阶进行测度,并对其利益关系进行平衡分析。结果发现:乡村旅游投资者既是对乡村旅游影响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又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投入和收益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在影响力和被影响力两个指标上不平衡程度较高,综合利益关系不平衡程度严重。乡村旅游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应先保证乡村旅游投资者、开发商、旅游企业、旅游地社区与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乡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降低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敦煌市为例,对区域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设计出"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界定—生态效益期望与利益关系调查—利益关联优化"的区域生态旅游优化发展思路。采用"多维细分法"、"米切尔评分法"对敦煌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层次分类,结合问卷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对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效益期望水平与利益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旅游地居民、旅游企业、游客为敦煌市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且生态效益期望水平为游客政府旅游地居民企业,核心层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共同多于利益矛盾,且存在利益关联闲置。据此,提出有效发挥与提升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效益诉求的主动性,深入挖掘利益共同点,协调利益矛盾点,改进利益关联闲置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其动力系统,需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出发建立"企业+政府+社区+居民"式的投融资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以旅游业对海岛环境的影响、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度、社区参与度为重点,构建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据此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主要包含横、纵两个方面,纵横两个方面的科学分析及动态调整是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旅游目的地合作促销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合作机制的建立等若干理论问题已得到学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以长江三峡为例,以政府旅游规划文本和重庆旅行社业三峡旅游推广宣传资料中的图片为研究单元,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府和旅游企业是否在目的地促销中真正实现了合作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发现了政企目的地促销合作矛盾的主要体现,并简要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化商品化引起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思考是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民族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文化商品化现象进行过程分析,发现其中涉及到旅游伦理问题。从伦理学的道义论和后果论来思考民族旅游开发中文化商品化现象的实质伦理,认为民族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文化商品化现象能得到部分的伦理辩护。在文化商品化进程中应建立一种合理的程序伦理,包括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确立文化商品化评价的伦理原则,建立文化商品化的综合效用评估机制,提高利益相关主体的伦理素养和责任意识,扩大少数民族群体、社会公众、游客群体的参与,以便对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进程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旅游发展研究以往较多从已发展旅游的保护区出发探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在动态机制方面着重于起步以后的阶段,往往把起步之前看作是一个均衡状态,缺乏动态的视角研究。因此,以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以访谈方法为主,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分析旅游发展的启动力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区周边都具备旅游发展的条件,但是3个主要利益相关主体(政府、社区、旅游企业)均依赖其它方启动旅游发展,自己持观望等待态度,其根本原因是当地缺乏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旅游动机所表现出的市场特征差异性,对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以及促进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入境旅游者5种旅游动机的旅游细分市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一是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群体对苏州感知形象差异明显;二是不同旅游动机在旅游信息渠道、出游方式、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等4个方面的旅游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根据差异性提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市场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南疆地处新疆天山以南,旅游纪念品资源丰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但现有旅游纪念品开发深度不够,影响了游客旅游质量.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南疆旅游纪念品资源价值、商品属性和市场潜力进行评价,认为资源价值在旅游纪念品评价中权重最高,商品属性和市场潜力是影响纪念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并针对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结果对南疆旅游纪念品进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空间集聚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旅游业集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发挥。运用变异系数、空间集聚指数分析了我国旅游业集聚化水平及演化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集聚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总体上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中心,空间形态呈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阶梯式空间格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集聚化水平表现出向西梯度推移的态势。旅行社空间非均衡性程度高,空间差异不断扩大,星级饭店、景区(点)空间非均衡性相对较弱,空间差异呈缩小趋势。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集聚化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耦合性,相关性显著。同时,就我国旅游业集聚化水平空间差异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产权制度激励和约束着自然旅游资源治理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决定其管理和利用的绩效。当前我国自然旅游资源的应有功能与价值不能有效实现,主要源于自然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为构建完善的自然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有必要选择合理的产权模式,健全产权交易制度和完善产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方法,认为广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必须应对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由于开发不当而造成的资源破坏与特色退化,处理好各乡村旅游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从整体而言,广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探索和参与阶段。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待于政府、专家学者、旅游开发经营者和乡村旅游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利益主体理论,通过对西递、宏村两地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各利益主体代表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政府、居民、旅游企业、游客为目前古村落旅游地最主要的利益主体,他们在古村落的旅游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执行的职能、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彼此又密切相关,具有一些共同目标或职责。在此基础上,指出西递、宏村两地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鼓励公众参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程度、加强对旅游者的教育、加强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主要涉及管理者、开发经营者、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类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利益诉求和相关者之间主要矛盾的分析,指出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必须统筹兼顾,追求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并从发挥管理者职能、加强社区参与、借助社会力量和产权改革四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内关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发展政策、旅游资源、消费趋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因素而不断发展.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角度,着重对我国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类型、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以及相关的案例进行述评,并结合当前我国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趋势和重点,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我国的旅游开发为地方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旅游区人文环境失调等环境伦理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环境伦理秩序的主要措施,以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遗产旅游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世界遗产旅游地的保护备受关注,创新与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是遗产旅游地保护的关键。从利益主体、经营管理模式、社区参与等角度,对国内外学者有关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评价,提出并展望了今后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