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旋律.从秦皇岛市东部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分析出发,提出了将该区改造和建设成生态工业园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次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发展与建设的基本方向与框架.  相似文献   

2.
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做法,并据此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概括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思路,归纳总结了规划环评的主要内容,并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富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例,对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论述了实施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从其原理、意义及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着重通过对工业企业应用清洁生产方案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目前清洁生产项目应用效果,并对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09,(1):11-11
全国人大法律委、环资委、常委会法工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日前联合召开《循环经济促进法》座谈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座谈会上强调,《循环经济促进法》是环境保护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法律保障,当前,要加强各部门的联动和合作,深入研究《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全国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全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洪峰 《绿色视野》2008,(12):22-23
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其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努力:在企业层面上推进清洁生产,在区域层面上通过建立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形成工业共生关系,在社会层面上使物质和能量尽可能实现良性循环。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工业园区,是各级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循环型工业园区的创建,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从而推动生态省建设目标的实现。推进循环型工业园区建设要从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人类面对环境的制约为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高形式。文章分析了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和严重缺陷,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措施,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载体。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循环经济是整个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驱动力,阐述了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试图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来阐述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提出了运行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根据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基本原则,阐明了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循环经济分析的目的、重点和工作程序,提出了调查和评价开发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确定开发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构建开发区区域循环经济系统、提出开发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推进方案和对策措施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经济是安徽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安徽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安徽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针对安徽省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广英 《四川环境》2007,26(5):75-78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工业化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方面深刻剖析了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通过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实践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分析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因素及限制条件,提出了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对策,可为青海省及其他省市建立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钟科  谷声文  杨蓉  杨敏 《四川环境》2012,(5):128-133
循环经济建设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短缺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的有效模式。本文对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成效较显著的试点企业——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估。通过建立企业循环经济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数学模糊评估模型,系统分析了企业的基于循环经济的竞争力水平。报告的评估成果显示,经5年的企业循环经济建设,截止2009年,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总体处于“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去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借鉴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预警模型,对循环经济的预警作初步尝试。通过对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的实证,得出:该模型能从定量的角度准确地度量出江苏省经济发展模式偏离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作出明确的警度界定。本文目的在于尝试构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框架,从而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的定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中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发展内涵进行了对比,并简要分析了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进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和做法: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设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二是健全政策机制,提供法规和制度保障;三是积极创建生态城市和村镇,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四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8.
With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both resource scarcity and resources efficiency have challenged the countr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such circumstance, circular economy should be adopted as a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However, due to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current barriers on implementing circular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based survey.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used in this paper were collected by distributing questionnaires in 6 cities and interviewing 252 respondents. Our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while most of officials working at municipal and county levels have higher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n circular economy concept and its significance, nearly 16.70% of the interviewed officials had just heard of circular economy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still a need for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circular economy awareness. Government officials can receive their circular economy knowledge through awareness raising activities thus obtaining higher circular economy awareness. The main barriers on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re weakness of public awareness and lack of financial support, the prior method on pushing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s to execute compulsory regulations, which is shared by about 61.11% of all respondents; the gap between policy-making and practical action is still a serious problem. Nearly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are not willing to pay more money for green products.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以产业生态学的角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剖析了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的现状及问题。继而分别从企业、行业、社会这三个层面重点提出了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为其按循环经济的规律运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也将其纳入战略性决策。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各方面发展都处于领先地位,循环经济亦是如此。北京市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成果显著,但也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北京市综合发展状况,建立了北京市消费能源总量与北京市人均GDP之间的模型关系,总结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得与失,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