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燃煤电厂汞排放是最大的人为汞污染源,《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首次提出了我国燃煤发电锅炉汞及其化合物的控制指标,规定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3 mg/m3.介绍了国内外汞污染发展情况,汞的形态以及汞污染控制技术.汞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其中燃烧后脱汞的研究最广泛.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燃煤电厂汞的3种排放形态,分析了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如燃烧添加剂技术、吸收剂喷射技术、稳定剂固汞防溢技术、络合剂絮凝脱汞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燃煤电厂汞减排技术选择影响因素,即燃煤煤质、运行工况、脱汞后副产物等,为我国电力行业汞污染控制及减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燃煤电厂烟气中的汞成为继SO2、NOx和烟尘之后又一公认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我国已正式立法控制燃煤电厂汞排放,这使得燃煤电厂汞排放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不同形态汞的理化性质不同,元素态汞( Hg0)较之氧化态汞(Hg2+)和颗粒态汞(Hgp)更难去除,因此,脱汞的前提是提高Hg0的氧化率。介绍并简单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汞排放控制技术:燃烧前控制(清洁燃煤发电技术)、燃烧中控制(煤基添加剂技术和炉膛喷射技术),和燃烧后控制(利用现有的烟气控制设备协同控制),并对我国脱汞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燃煤电厂汞控制研究现状,分析了燃煤中汞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燃烧中汞的化学行为特性,探讨了汞的监测和控制技术,为我国燃烧电厂汞排放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燃煤电厂汞排放特征,结合SO2、NOx控制技术,分析了实现汞联合控制的基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烟气多污染物处理技术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O2控制设备联合脱汞技术以及SO2、NOx、汞联合脱除技术,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新的《火电厂大气排放标准》的颁布实施,燃煤电厂汞的排放正式纳入控制标准。针对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化学形态转换、排放特征,分析和总结现有污染控制设施对汞协同控制效果,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燃煤电厂汞控制技术措施的建议及发展趋势,可有效控制燃煤电厂汞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燃煤电厂低成本活性炭除汞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的主流脱汞技术及其特点,着重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并指出低成本活性炭的研发有望成为未来脱汞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溶解法、吸附法、化学法和鳌合法等4种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从机理上分析了烟气脱汞技术的工艺过程,对脱汞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燃煤电站汞污染已经成为继SO2污染之后的又一重大污染问题。燃煤烟气中汞污染的控制研究是目前重要的环保课题之一,开发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烟气脱汞技术已成为研究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做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对未来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燃煤痕量元素转化、排放及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转化、排放规律及实用的控制技术,重点介绍了当前最受关注的汞排放控制技术,并反映了量子化学在燃煤痕量元素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分析了燃煤痕量元素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燃煤电站汞的排放状况,并指出了汞危害性以及我国面临的脱汞压力,论述了烟气中汞存在形式以及影响其存在形式的因素.探讨了当前燃煤电站利用现有污染控制设备进行协同脱汞的研究进展,包括:燃烧器/反应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电除尘器(布袋除尘)(ESP/FF)、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等设备.提出了脱汞吸附剂处理问题,并对今后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赵毅  齐萌 《化工环保》2018,38(3):256-260
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法可将烟气中不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然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综述了国内外燃煤烟气氧化法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非催化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的优势与局限,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选择使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氧化剂以及催化剂,研发高效、低成本、可回收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废水中汞离子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荣  王琳  易辉  李新贵 《化工环保》2007,27(2):135-138
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自身最新研究工作,论述了去除工业废水中汞离子的化学沉淀法、微电解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吸附法对含极低浓度汞离子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合成的新型导电性聚芳香胺对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十至数百mg/L的溶液中汞的去除率在99.99%以上,在含汞工业废水处理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邢书才  田衎  樊?强 《化工环保》2017,37(3):362-365
研制了水污染分析校准用汞溶液。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样品进行了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对样品的量值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检验结果表明:汞溶液均匀性良好,室温条件下可稳定36个月以上;样品的标准值为100 mg/L,扩展不确定度为2 mg/L。样品量值与美国AccuStandard公司同种标准物质具有一致性。可用于水中汞检测的测定标准、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研究以及实验室能力验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毒性、易累积的重金属汞污染物,介绍了对硅胶基底材料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从液相和气相两方面详述了硅胶复合材料(包括有机官能团改性硅胶材料和无机磁性硅胶复合材料)在汞吸附分离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指出,研制出高效、高选择性、高稳定性、易回收的汞吸附剂是治理工业废水和燃煤烟气中汞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赵述彬 《化工环保》2014,34(5):434-437
结合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采用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以降低汞消耗、开发高效除汞器以提高脱汞效率、深度解吸废盐酸以解决汞转移问题、深度处理含汞废水以实现综合利用、优化工艺控制以降低汞触媒消耗、改善防护措施以减轻汞扩散等汞污染防治工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重点加大了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中NOx的控制力度,收严了SO2、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限值,增设了汞及其化合物控制指标。该标准的实施对发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落实新标准,发电集团应在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产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加快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单一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积极探索和思考发电集团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