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人员相关安全知识匮乏是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水平的途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个体特征和理论知识掌握的现状,研究了个人特征因素对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掌握的影响,同时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路径,研究结果发现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中,占比为66.8%的作业人员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文化程度总体不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普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及落实是影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水平最为根本的因素,是推动作业单位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员安全知识水平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与特种设备安全密切相关,其操作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要求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强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又是一项行政许可事项,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高度重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野外森林火灾扑救人员防护装备能够保障野外扑火人员充分进行防护,是提高防扑火工作和人员安全防护的必备装备,也是用来保护扑火人员在灭火中避免高温、火焰和浓烟等对人身体的伤害,进行自身防护的专用装备。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高处作业主要的风险之一就是人员从高处坠落,关键安全措施是使用安全带。高处作业使用安全带的主要目的是,当作业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坠落时,人员的坠落过程被安全带终止,人员悬挂在空中而不是坠落至地面,因而避免对坠落者造成致命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杨文芬 《劳动保护》2007,(4):108-110
安全网是用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从作业面坠落,避免或减轻坠落伤亡,防止生产作业中使用的物体落下,伤及作业面下方人员的网体,是高处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防护的对象是作业面和作业场所内的全体作业人员,主要用在高层建筑、造船、修船、桥梁建造、水上装卸、大型设备安装及其他高空高架作业场所。  相似文献   

6.
指挥人员的应急能力是决定应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按照生理、心理性指标度量的指挥人员的应急能力,是选择指挥人员的重要依据之一。首先,分析指挥人员应急能力与情绪、生理性应激的关系。然后,利用E-prime软件,通过情绪Stroop效应范式诱发情绪,用生物反馈仪测量生理性应激状态下生理指标变化,研究高应急能力指挥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高应急能力组人员应激前后皮电、心率、β波以及反应时间等指标变化率显著低于低应急能力组人员。试验结果与人的应急能力分类指标相符,能力较强的指挥人员的生理指标变化率较低,适合从事应急指挥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现有特种作业人员近8万人,其中区县以上企业有特种作业人员5万多人。过去,由于对这些人员缺乏统一组织培训考核,因而特种作业人员不断发生伤亡事故。据近三年统计,全市因触电、起重和厂内机动车辆事故、压力容器爆炸以及高空堕落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因工死亡人数的56.2%,数字相当惊人,高出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占全体工人总数(约15%)的比率很多。因此,进一步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是保证减少伤亡事故的重要环节。我市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是于1988年3月全面展开的。截至目前,县以上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已有75%以…  相似文献   

8.
人员密度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而商业综合体人员密度具有一定的特点。运用黑箱理论模型及统计学相关知识,建立了商业综合体人员密度计算模型。结合两个典型商业综合体实例的调查数据,获得了商业综合体人员密度、每天不同时段的人员密度分布规律以及工作日、休息日和节假日的平均人员密度比值;提出了相应的消防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密度小于现行规范推荐值,可为商业综合体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杰 《安全与健康》2001,(11):32-33
特种作业人员是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 ,凡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因为 :“特种作业以操作者本人 ,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由此可见 ,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 ,它不仅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必要的而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对培训工作敷衍了事 ,它将给企业带来的后果是无法挽回…  相似文献   

10.
何发龙  赵国敏  袁茜 《火灾科学》2014,23(4):210-217
人员疏散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人员疏散时间受众多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该文将人员安全疏散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从疏散场所、疏散人员以及疏散环境三个角度分析影响人员疏散时间的因素,构建出人员疏散时间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建立人员疏散时间影响因素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高层建筑火灾中影响人员疏散时间的因素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劳动密集型企业:纺织企业、玩具企业、食品企业、日用百货等轻工企业以.及服务性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容易存在易燃物品多、缺乏必要的消防设施、疏散出口不足等薄弱环节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通常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包括火车站、宾馆、影剧院、超市、体育馆、大型娱乐场、网吧、学校等人员聚集较多的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常因人员拥挤而导致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2.
深埋岛式地铁车站突发事件时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铁安全性分析中,人员安全疏散是一个关键的考核指标。笔者首先介绍基于规范的人员疏散设计、基于火灾工程学的性能化人员疏散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以某市轨道交通S号线深埋车站为系统原型,通过人员疏散动力学模型对深埋车站的人员疏散过程(1 200人)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突发事件时,深埋站点内人员能否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3.
五、进入市场求职的人员中,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是主体;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外埠人员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增长。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其本身就是人口密集区,因此通常均存在多个人员超密集场所(例如深圳至少存在5个超百万级人员聚集区)和大量散布在城市各处的小型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定义和分类目前,人员密集场所比较规范的定义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其第七十三条列明了各类常见的人员密集场所。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场所很少产生人员过度  相似文献   

15.
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人员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各类人员,包括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班组长和工人,在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安全文化、安全技术、管理、技能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  相似文献   

16.
安全走动式管理是一种加强企业安 监人员与现场人员沟通,走动式对现场 人员、设备、环境安全监督检查的现代 管理方法,这一管理方式强调安监人员 现场四处走动,不局限于办公室,是有 效与极具效力的传递信息与直接监管方 式,它对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 安全生产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论坛     
本期主题安监人员该不该为事故负责?主持人语:每当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往往会有很多网友指责安监人员工作不力,更有甚者呼吁将安监人员"缉拿归案"。那么,一旦发生事故,安监人员是应该对此进行处理还是应该为此被处理?安监人员究竟该不该为事故负责?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负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免责?这期就让我们讨论一下安监人员该不该为事故负责。  相似文献   

18.
灵活就业已成为当前安徽省蚌埠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方式,全市灵活就业呈现出了四个特点.一是灵活就业门槛低,对技术、技能和资金的要求一般都不高,下岗失业人员容易进入;二是灵活就业涉及的行业和门类庞杂,包容性强,便于各类求职人员选择,特别是对于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选择余地和空间较大;三是机制灵活,进退方便,下岗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工作时间、工作技能进行选择;四是街道、社区就业潜力大、岗位多、前景看好,下岗失业人员就近就业,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9.
每当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往往会有很多网友指责安监人员工作不力,更有甚者呼吁将安监人员“缉拿归案”。那么,一旦发生事故,安监人员是应该对此进行处理还是应该为此被处理?安监人员究竟该不该为事故负责?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负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免责?这期就让我们讨论一下安监人员该不该为事故负责。  相似文献   

20.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人员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酒店等公众聚集场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型商(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急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