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已经开展试点工作,但是PM2.5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尚未开展试点工作。本文根据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的经验,以及其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PM2.5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初步构建PM2.5排污权交易的框架,为今后开展PM2.5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温汝俊  陈刚才  李剑 《四川环境》2012,31(6):143-146
论文针对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中对排污权法律属性认知模糊、进而阻碍了这一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深化的问题,从民事权利谱系和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的价值追求两个方面剖析了排污权的法律属性。主要结论:排污权不等于环境容量使用权;排污权是基于行政许可的有限授权,这种许可不构成一种产权;排污指标是行政许可的随附义务,是对排污权的限制,而不是权利本身。  相似文献   

3.
近三年来,河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工作机制创新出发,提出河北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开展需加强政策制度、管理机构、技术支撑、排污权全过程监管、宣传培训五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排污权交易的概念所谓排污权是指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可以向环境排放一定数量废物的权力。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资源,而且具有扩散、贮存和同化废物的能力。这种自净能力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可以节约大量污染治理投资,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排污权的自然基础。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及环境资源的所有者,  相似文献   

5.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基于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保证其有序运行.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的行为对策,主要包括:分配初始排污权并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并加强监管职能、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处理意外情况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定价及政策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放配额的价格是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的关键要素之一。本研究从分析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的内涵出发,厘清有偿使用政策与已有排污收费政策的区别,排污收费是企业为污染物排放造成对环境损害而支付的补偿,而有偿使用费是企业为污染物排放占用环境容量资源支付的稀缺租金。本研究同时考虑了现行排污收费政策和总量控制政策的影响,基于最优化控制理论建立了COD和NH_3-N两种水污染物为独立变量的价格模型,并对有偿使用政策执行后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7.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09,(10):5-5
江苏:搭建排污权交易平台 为组织开展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江苏省环保厅日前成立了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负责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等工作。目前,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太湖流域各市在确定试点企业名单的基础上,现已进行排污指标申购、核定、公示,并陆续进入缴款阶段。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大亚湾开发区的环境,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手段配置环境资源,提高环保投资效益,在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中的经济、技术、管理因素,提出了排污权交易实施的原则、程序等具体方案,明确了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法人在总量控制实施中的地位、具体行为和关系。研究结果已经在大亚湾开发区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排污权的建立和运作中,排放总量的测算和排污权初始分配是整个交易的基础。阐述了国内外排污权初始分配概况,分析了浙江省排污权初始分配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浙江省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各类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是国家环境政策的必然趋势,科学评价区际排污权分配方案的合理性是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各省区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分配方案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人口的Gini系数法定量评价该方案的合理性.评价结果表明,以人口存量为参考标准,COD排放权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1643,处于高度平均区间内;SO2排放权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2277,处于相对平均区间内.总体上该方案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影响两种污染物排放权分配合理性的关键因子不尽相同,影响强度也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双重的减排压力下,我国碳交易市场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各试点却均陷入了市场发育不完善、行政色彩浓厚的困局之中。重新从基础权利构造的角度审视碳交易市场,可以看出排污权是碳交易市场的基石,排污权的交易价值是企业从事碳交易的直接动因,排污权的缺位是当前碳交易市场困局的重要根源。因此,必须通过排污权立法、部门法协调、建立交易信息登记平台、强化排污责任机制和提升减排技术等手段,构建起有交易价值的、受到公权力保护的排污权权利构造。  相似文献   

12.
杨振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0,(12):1083-1085
对各类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是国家环境政策的必然趋势,科学评价区际排污权分配方案的合理性是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各省区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分配方案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人口的Gini系数法定量评价该方案的合理性。评价结果表明,以人口存量为参考标准,COD排放权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1643,处于高度平均区间内;SO2排放权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2277,处于相对平均区间内。总体上该方案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影响两种污染物排放权分配合理性的关键因子不尽相同,影响强度也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3.
肖劲松  王静静 《绿叶》2012,(5):101-108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实现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与CO2排放协同控制,是国际社会水泥行业实现协同控制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大部分污染控制政策而言,这些政策不仅在解决某种或某些大气污染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与此同时,也具有协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这类政策主要有排污许可证措施、最佳可行技术措施、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措施、激励政策、排污权交易等。  相似文献   

14.
对排污权交易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颖辉  余晖 《四川环境》2005,24(5):108-110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制度,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在准市场机制调整之下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具有比现行排污收费制度更合理之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目的在于逐步减少污染排放,而非刺激排污.其具有的激励和资源配置功能,不仅能较好地控制排污总量,还能提供更丰富的控制污染的方法和途径.公众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对环境的管理.本文作者试图从经济学和竞争法的角度对排污权交易的现实问题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排污权初始分配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交易能否持续,因而初始分配权利的合理配置是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的核心。初始分配中政府主导地位、政府失灵和公众参与的利益诉求决定了应该对政府权力加以约束,应该构筑以政府权力约束为核心,采取直接和间接权力约束方式的权利分配机制。同时,还应着重从环保问责制和环境公益诉讼两方面构建和完善初始分配中的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1973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J_(4-7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这对控制工业污染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适应新形势,1979年以来,我国又逐步制定了几十个分行业的排放标准和重点产品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体制。《新标准》是采用浓度标准和单位产品(或原料)排污量标准并举的原则制定的。浓度标准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的标准,简便易行;单位产品(或原料)排污量标准是从企业排污现状出发制定的,也便于实施。因  相似文献   

17.
陈艾 《环境教育》2008,(1):39-39
●中国第一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在浙江省嘉兴市揭牌成立,排污权转让有了专门的二级市场。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的排污权有偿转让开始从单个企业行为向规模化、制度化迈进。 ●近日,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批复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开展以水污染物排污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这是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又一新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火电企业(包括其他行业自备电厂,不合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部分)原则上不得与其他行业企业进行涉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污权交易。环境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地区不得进行增加本地区污染物总量的排污权交易。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绿色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为解决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政府采取环境规制政策进行干预,环境规制政策的评价标准不仅要保护环境同时也要兼顾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检验排污权交易政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等实证检验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作用机制,并且采用PSM-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不仅减少了污染物SO2的排放,而且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效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排污权交易政策提高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途径是加大研发投入,并没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绿色创新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强环境规制下排污权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好。中国政府有必要继续推动建设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全国化,发挥政府激励作用,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的新视角检验了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助于区域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制定和完善排污权交易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排污权交易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天  王斌  姚建 《四川环境》2003,22(3):45-48
排污权交易在环境管理领域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回顾了排污权交易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利用经济学原理,对排行权交易理论和市场优化机制进行了阐述,综合介绍了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步骤与必要性等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污染特征,对在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实施排污权交易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基于目前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应用和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