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是一种将变容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选择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以序批曝气-非曝气方式运行的充放式间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文中主要介绍了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的发展、应用情况及其工艺特点、经济评价,存在问题,就该工艺在国内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型的港口水域污染治理工艺,该工艺是对活性污泥工艺、生物膜工艺的改进,它将两种工艺的优点相结合,是一种复合工艺。研究分为三部分:首先对港口水域污染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其次对治理工艺进行改进;最后对工艺改进效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活性污泥工艺、生物膜工艺相比,利用复合工艺治理水中五种主要污染物质后,悬浮物、BOD、COD、氨氮、其它的浓度较处理之前分别降低了1.14 mg/L~(-1)、3.08 mg/L~(-1)、0.79 mg/L~(-1)、1.89 mg/L~(-1)、0.3 mg/L~(-1),且降低幅度要比活性污泥工艺、生物膜工艺大得多;由此证明了该工艺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工艺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IFAS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与其他技术耦合后的工艺性能、关键运行参数的影响,以及动力学模拟对IFAS工艺运行过程的优化.和传统活性污泥法(CAS)比较,IFAS工艺结合悬浮污泥与附着生物膜二者的优势,对有机物和氮素等污染物表现出更好的去除效果.IFA...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倒置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优于常规A~2/O工艺的机理,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形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与纯培养方法分析了2种工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2种工艺活性污泥的优势菌群均含有β-变形菌与γ-变形菌;倒置A~2/O工艺活性污泥中检测到大量的亚硝化螺旋菌、红环菌和4种未培养的拟杆菌,而这些菌类在常规A~2/O工艺中含量较少;利用纯培养方法在倒置A~2/O工艺活性污泥检测到的γ-变形菌纲希瓦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类球红细菌在常规A~2/O工艺样品中未检测到.推测以上菌种的存在可能是倒置A~2/O工艺具有较高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原因.此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倒置A~2/O工艺活性污泥较为疏松,丝状细菌含量较少,且不存在念珠状细菌.  相似文献   

5.
好氧-沉淀-缺氧(OSA)工艺的剩余污泥减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泥回流途径中引入一个污泥缺氧池,形成好氧-沉淀-缺氧(OSA)工艺。比较研究了污泥在缺氧池中不同的停留时间(5·5、7·6、11·5h)的3种OSA工艺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工艺的剩余污泥量分别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降低33·24%、22·99%和13·80%。经综合考虑认为OSA工艺中污泥在缺氧池中停留6~7h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介绍采用IC厌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啤酒废水的效果及工艺设计、IC(inner cycle)反应器的特点以及运行管理经验。IC厌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占地面积小、产泥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X780.31 200401736 预处理/UASB/活性污泥法处理化工废水/唐文伟(同济大学化学系)…//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2003,19(11).-52-54 环图TU-20 采用物化预处理-升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活性污泥工艺对含有樟脑、富马酸、富马酸亚铁的混合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Fenton-铁炭微电解-中和-混凝沉淀预处理能去除56.1%的COD,可生化性显著提  相似文献   

8.
光合细菌及活性污泥法联用工艺处理明胶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及活性污泥法联用工艺处理明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经过光合细菌及活性污泥先后次序的变换,得出了最优处理工艺。结果表明:"PSB+活性污泥"工艺、"活性污泥+PSB"工艺COD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4.7%和96.0%;"活性污泥+PSB"工艺有较强的去除钙质和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该工艺适合处理此种含高钙、高氯、高碱明胶的废水。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A/DAT-IAT(前置厌氧/好氧-间歇曝气池)生物膜工艺的启动,并将该工艺处理高含盐废水的结果与活性污泥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3.5h、pH=7.5、25℃、含盐量为60g/L(以NaCl计)的条件下,A/DAT-IAT生物膜工艺的启动时间为8d,比活性污泥法缩短了10d左右。待反应器运行稳定后,A/DAT-IAT生物膜工艺对CODCr、NH4+-N、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0.3%、79.0%、92.4%,反应器内微生物量为11.3g/L;A/DAT-IAT生物膜工艺与活性污泥法相比,CODCr、NH4+-N、PO43--P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8%、11.2%、16.9%,微生物量增加了3.1g/L。  相似文献   

10.
本项目以哈尔滨啤酒(沈阳)有限公司啤酒厂为设计对象,其啤酒废水处理规模为1500m3/d,进水CODCr2000~2800mg/L。采用预处理-预酸化-IC反应器-活性污泥法-过滤为主体工艺,出水达到《辽宁省污水与废气排放标准》(DB21-60-89中一级标准)。为啤酒行业废水综合治理提供了较好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11.
活性污泥微生物以乙酸为碳源合成聚羟基烷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陈银广 《环境科学》2009,30(8):2366-2370
聚羟基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利用活性污泥合成PHA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本研究对长期驯化的厌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在厌氧条件下及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在好氧条件下利用乙酸合成PHA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好氧活性污泥可以合成较多的PHA.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好氧条件下乙酸加入次数、乙酸浓度及硝化抑制剂(丙烯基硫脲,ATU)对PH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乙酸分3次加入到反应器、乙酸浓度为2 925 mg/L及加入6.74 mg/L ATU时,可以使污泥挥发性悬浮固体物中PHA的含量达到56.3%.  相似文献   

12.
姚倩  彭党聪  赵俏迪  王博 《环境科学》2017,38(12):5201-5207
采用连续进水的进水方式对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中的Nitrospira富集培养并对其相关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反应器亚硝酸盐浓度不高于2 mg·L~(-1)的条件下可以成功富集出以Nitrospira为优势种属的活性污泥,其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以N/VSS计)为48.72 mg·(g·h)~(-1).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itrospira占活性污泥总微生物量的75%左右,而Nitrobacter仅占总微生物的0.1%.此外通过对Nitrospira在20℃时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itrospira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温度修正系数τN为1.046,其基质半饱和常数KS和氧半饱和常数KO分别为(0.32±0.03)mg·L~(-1)和(1.52±0.09)mg·L~(-1).Nitrospira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及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法以及吸附-再生工艺作了简要介绍。吸附-再生工艺是对活性污泥法的重要改革,它将活性污泥反应的2个阶段分别置于不同反应器内进行,优点在于所需容积减小并对水质水量的冲击具有一定耐受力,缺点是不利于处理溶解性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酸化—两级光合污泥—砂滤工艺处理啤酒废水,通过比较是否酸化、光合污泥和普通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得到最优的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处理啤酒废水,COD_(Cr)去除率达96.3%,比未酸化工艺COD_(Cr)去除率提高近5%,比普通活性污泥法COD_(Cr)去除率提高10%以上。各工艺平行试验显示,各工艺出水水质较稳定,试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提铜选矿药剂生产废水处理中污泥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提铜选矿药剂生产废水气味浓、浊度高、色度高、含有机毒物、油类物质含量高、高盐分、高COD的水质特点,采用物化-生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在前期预处理工艺研究基础上,采用预处理废水,对生化处理单元活性污泥进行驯化研究。结果表明:先采用常规的COD负荷提升法对活性污泥进行兼氧、好氧单独驯化,然后进行兼氧-好氧活性污泥组合驯化,经2个月左右可驯化出高活性的兼氧、好氧污泥。当进水ρ(COD)≤7 800 mg/L,经兼氧-好氧生化处理后,出水ρ(COD)低于150 mg/L。兼氧、好氧生化工艺参数分别如下:ρ(MLSS)=3 700 mg/L、HRT=3~4 d、有机容积负荷OLR<1.3 kg/(m3.d);ρ(MLSS)为8 400 mg/L、HRT2~3 d、OLR<0.3 kg/(m3.d)、ρ(DO)=5~6 mg/L。  相似文献   

16.
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公司制浆中段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中段废水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以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重点研究了水解酸化和活性污泥段的处理参数和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阶段在温度低于40℃,HRT为10 h时,废水中的COD的去除率在34%左右;后续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工艺参数,曝气时间为12 h,混合液中DO为4 mg/L,COD的去除率在80%左右,最终的处理结果使得COD出水达到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规定的排放标准。但当温度高于40℃的时候,整体工艺中段废水中的COD去除率仅为55%左右,出水达不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SBR法处理餐饮废水的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处理餐饮废水,实验考察了污泥浓度、污泥负荷与处理效果的关系以及该工艺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COD_(Cr)负荷小于0.81kg/kg(SS)·d、油负荷小于0.112kg/kg(SS)·d的条件下,能使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SBR工艺对于间歇排放的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餐饮废水是一种理想的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18.
60Coγ-射线诱变活性污泥辅助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活性污泥,分析测定了辐照处理前后活性污泥的性质参数、废水的氨氮、COD去除率,并研究了活性污泥总DNA含量变化,通过电泳检测DNA主带差异来比较生物群落的变化,并结合ERIC—PCR群落指纹图谱监测分析了辐照处理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50~3000C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活性污泥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后的活性污泥SV30、SVI、MLSS、污泥增长率均低于对照,特别是污泥增长率,当辐照剂量为500Gy以上时呈直线下降;辐照处理活性污泥的污水COD去除率也低于对照,氨氮去除率在低剂量(50Gy、100Gy)时分别为92.95%和94.11%,处理效率优于对照,但随着剂量加大处理效果变差;活性污泥经一定的^60Coγ-射线照射后生物相发生了变化,其总DNA的含量,电泳图谱与PCR结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当辐射剂量为3000Gy时对微生物杀伤较强,造成活性污泥基因组损害较大,其总DNA的PCR结果出现多态性,即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纳米磁粉协同解偶联剂作用下活性污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解偶联剂作用下活性污泥减量化效果及污泥沉降性能,本研究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的设施中同时添加解偶联剂和纳米磁粉,分析其协同作用下对活性污泥性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2,4,5-三氯苯酚(TCP)单独作用下污泥减量达41%,但活性污泥基质降解性能及沉降性能降低,而纳米磁粉与TCP联合作用下污泥减量仍达34%,且对C、N、P去除效能和污泥沉降性能均无明显影响.运行31 d后,脱氢酶活性提高10%~18%,且具有一定的时间累积效应;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污泥絮体结构紧实,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多.结果还表明,在活性污泥工艺中运用纳米磁粉与TCP协同作用可抑制剩余污泥的产生,并能提高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20.
SBR法在扬州啤酒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介绍用间歇式活性污泥(SBR)法处理啤酒生产废水。当废水COD_(cr)值在800~2000mg/L时,经SBR一级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GB8978-88)。将SBR工艺与可编程延时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可简化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