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在以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核心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根据当时我国土壤环境研究水平并结合土壤环境管理要求而制定,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壤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化,该标准逐渐暴露出土壤类型和污染物控制项目覆盖面不全,与其他相关标准有部分重复、衔接性差,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适用性差等问题.因而,以该标准为核心的整个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在完整性、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系统梳理我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成及存在问题,分析其他国家和地方土壤环境管理制度、制订方法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壤环境管理需求,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优化方案,主要由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修复目标值和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土壤环境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土壤相关配套标准体系和土壤环境基础标准体系四大类标准体系组成.此外,基于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的污染物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系列标准制订的基础.作为环境管理的基础手段,优化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可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土壤环境保护法》的制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土壤环境具有地域性强、差异性大的特点,建议尽快出台《土壤环境保护法》,明确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各自的定位与关联,推动制订地方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国家则应集中开展土壤环境基准、标准制订技术规范等相关研究,为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近代工业发展,二战后更是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世界八大公害之一的"痛痛病"就是由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造成,土壤污染防治是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及本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日本已经形成本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开展土壤监测和污染治理工作。本文根据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文件、发布的监测数据和土壤环境质量报告、中央环境审议会审议资料,并在查询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解析了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历程和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形成历程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文件、发布的监测数据和土壤环境质量报告、中央环境审议会审议资料,并在查询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解析了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历程和主要内容,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项目由农田污染物质项目、工业和城市用地土壤中有害污染物质项目、Dioxins类物质项目和防治放射性污染物质项目四个部分组成;监测规范包括各类污染物监测技术手册及监测准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实现污染土壤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地理生物、社会文化、行政法规、标准制定的科学基础等差异,各国推导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时在基于类似的科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风险管理实践却各有特色,导致各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名称和标准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介绍各国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当今的热点话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关键.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土壤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来源于重金属污染,研究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来源、危害以及修复,深入了解其来源渠道、认清其危害后果、掌握其生态植物修复技术,有利于开展土壤环境治理,并推动中国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颁布了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标准及基准背景技术文件,为发展中国家启动标准制订和开展基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参考.然而,由于各国在环境立法框架、基准推导过程、环境气候特征、土壤类型、人群生活方式与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其基准名称、基准功能、保护受体以及基准取值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在综述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场地土壤环境基准的名称、功能及基准值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暴露情景和暴露途径设定、致癌物可接受风险水平选择以及人体暴露参数确定等4个方面,对不同国家制定场地土壤环境基准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了借鉴国外经验考虑区域差异制定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的对策与方略,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制定场地土壤环境基准和标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资料,对于评价环境质量、估计污染程度、预测污染趋势和制订环境保护措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处理的特点是:背景值数据量大;各元素含量波动范围宽;测  相似文献   

8.
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环境管理和实际应用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土壤污染问题的特性以及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壤环境法规标准的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保护地下水为目标的Ag土壤环境基准推导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 借鉴国外制订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方法学,以湖南红壤、北京潮土和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吸附试验获取重金属Ag在3种土壤中的分配系数(Kd),并通过文献调研获取3种土壤及其含水层的相关参数;采用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土壤环境基准技术导则中的SSL(soil screening level)模型,并基于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对Ag土壤环境基准进行反推. 结果显示:Ag在红壤、黑土和潮土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7.10、56.7、132 L/kg,推导出的基于保护地下水的Ag的土壤环境基准值分别为0.440、3.04和7.80 mg/kg. 3种土壤中Ag的基准值均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环境基准值范围内,与各国基准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性质、含水层类型以及Ag在土壤中的分配系数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0.
再生铅冶炼对土壤环境影响及其评价和环境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生铅冶炼是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冶炼中处置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再生铅冶炼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并根据冶炼中铅的排放强度和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来阐明其排放特点和进入土壤的途径,通过再生铅冶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例,探讨了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评价和预测等研究方法,并提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本身的环境管理和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土壤环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土壤环境安全十分影响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它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适时地对土壤环境安全进行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增加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的现状和成因以及相应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和环境学界的研究,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在历史时期中发生过巨大的变迁。这种变迁,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的某些生活条件逐步走向改善,另一方面,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某些重要方面却严重恶化。为了吸取我国历史上处置环境问题的经验教训,为今天制订正确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提供依据,本文拟在前人  相似文献   

13.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订土壤质量标准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保护地下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柱试验研究了Sb(锑)在北京潮土中的迁移行为,利用嵌套有CXTFIT 2.1程序的STANMOD软件对非平衡两区模型进行计算,获得Sb在潮土中迁移的阻滞因子,同时利用VZCOMML(vadose zone contaminant migration multi-layered model)模型反推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 结果表明:非平衡两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Sb在潮土中的迁移过程(r2>0.97);Sb在潮土中的迁移阻滞因子为5.82,远小于批试验得到的阻滞因子(49.3). 基于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ρ(Sb)的标准限值(0.005 mg/L),推导出基于保护地下水的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为0.64 mg/kg,该值比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土壤基准或标准值(3.1~41 mg/kg)小1~2个数量级,可能是由于Sb在潮土中的阻滞因子或分配系数(Kd)较小、稀释系数较小、地下水或饮用水标准(Cgw)偏低、土壤pH不同所致. 未来应使用多种不同类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土壤,以获得更准确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土壤环境基准值. 初步推导出Sb的土壤环境基准值(0.64 mg/kg)可为制订国家相关标准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红  袁兴中 《上海环境科学》1994,13(4):35-36,39
阐述了地球物理环境的概念,以及原生物环境和次生物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指出,地球物理环境的存在及发展变化与人类的健康生存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的地球物理环境污染,破坏,已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影响。文章呼吁,要加强对地球物理环境的保护,重视并开展这方面的有关研究,制订地球物理环境质量标准,切实保护好地球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冯波 《环境保护》2012,(7):58-6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优劣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环境质量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制定和实施环境质量标准问题的实质,是确定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它不仅是单纯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广泛利益关系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随着公众环境权利意识的提高,如何制定和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引起的社会反响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对生活垃圾焚烧产物中重金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某生活垃圾焚烧厂为例,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焚烧产物中各主要重金属的含量和浸出毒性,由此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产物中的重金属对城市环境的危害。结果表明,该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的飞灰和炉渣样品中,镉,铜,铅,锌的含量接近或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其浸出液pH呈强碱性,镉和飞灰中铅量超过国家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限值标准,在环境中存在潜在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活垃圾中重金属的来源,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土壤环境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放在与大气、水污染防治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启动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十二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制订实施了重金属综合防治规划,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它,就没有一切”。土壤作为作物载体,它的环境质量直接维系着农产品安全,对人民身体健康影响深远。在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粮食、生态环境问题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更为严峻的同时,确保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安全是保障整个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因此,土壤污染及其环境安全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统计数据离散程度及其分布特征,对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土壤是重要的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是农业生产环境的构成基础。我国已开始进行专门的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和质量初步评价工作。要正确判断土壤是否污染,给污染广度、范围、程度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予以正确而适当的评价,都必须以可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为基础。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环境(尤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区划与规划(特别是农业区划与规划)以及利用和改造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因子,也是以后对比环境污染历史演变趋势之重要资料。目前,国际上,如美、英、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