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下水或屎尿处理设施中的污泥干燥炉或西麦尔曼装置排出的废气,含有刺激性臭气强的甲醛、乙醛和丙醛等。这些臭气滞留在处理设施周围的大气中,造成恶臭公害。如采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盐溶液吸收,或用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等处理方法,其中只有部分方法可供采用。而且前一类方法仅适于处理低浓度醛(5ppm)的臭气,后一类方法却难于处理湿度高的、风量大的气体。如采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则可利用亚硫酸钠与醛的加成反应将排  相似文献   

2.
在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液吸收含碘废气的过程中遇到了亚硫酸钠被空气氧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在静止吸氧和鼓泡充氧二种条件下亚硫酸钠被空气氧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在吸氧条件下,pH值对Na_2SO_3的空气氧化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该氧化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鼓泡充氧的条件下,Na_2SO_3被氧化速率显著加快.在不同的pH值、温度以及催化剂存在情况下,Na_2SO_3的浓度均随时间呈直线下降.本文也给出了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吸收含碘废气的实际工艺过程,回收碘的质量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为减少空气氧化造成Na_2SO_3的损失,亚硫酸钠溶液宜新鲜配制。  相似文献   

3.
空气中甲醛的植物吸收、传输作用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蒲公英、车前草、绿豆和空心菜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利用玻璃密封箱进行甲醛的植物叶面吸收实验,探讨了5种植物对空气中甲醛的吸收、传输作用、净化能力及其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5种植物均能吸收空气中甲醛,净化能力依次为小麦蒲公英车前草绿豆空心菜,实验条件下小麦苗的净化效率可达(371.39±17.59)mg/(h·kg FW);(2)车前草、绿豆和蒲公英能够将空气中的甲醛传输至根际溶液中,4 h内3种植物的传输效率分别为(63.08±10.7)、(57.14±9.10)和(197.90±19.12)μg/(h·kg FW)。但小麦和空心菜对空气中甲醛的传输能力较弱,根际溶液中未检测出甲醛;(3)甲醛胁迫对5种植物叶的POD酶活性变化影响不同,但暴露24 h后植物叶中POD酶活性均不低于空白,表现出较高的甲醛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拟定了测定大气中SO_2的一种方法,这方法采用PH 4缓冲甲醛稀溶液(0.02%)吸收和稳定以羟基甲磺酸盐形式的SO_2。已经证明这体系的热稳定性比联邦参考方法(FRM)中生成的氯磺酸汞化物络合物的热稳定性高得多。用甲醛吸收液现场试验的结果,除按我们所拟定方法对副玫瑰苯胺程序作一些改进外,已证明完全比得上用FRM对比测定的结果。本文报道用上述吸收液和萤光团试剂,类似分解反应的极灵敏的萤光测定法。  相似文献   

5.
将温度保持在15~50℃之间,浓度在1%以上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吸收液和分解控制剂;苛性碱、可溶性硫酸盐或可溶性亚硫酸氢盐,最少将其中的一种按0.1%以上的比值添加到吸收液中去;最  相似文献   

6.
大气及公共场所中甲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简称AHMT)。并以偏重亚硫酸钠作吸收液,使其生成羟基甲磷酸以固定甲醛.其吸收效率达95%以上。回收率范围为93.1~103.5%。三种不同浓度甲醛重复测定的平均相对标准差为2.9%。其测定范围为10~160μg/m3。大气中的SO_2和NO_2等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7.
茶叶在甲醛污染治理中的试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减少装修材料中甲醛的释放量,用茶叶水及其与其它化学物质配制而成的溶液对富含甲醛的三合板进行试验性研究。研究表明,茶叶水可将甲醛的释放量从400.4μg降低到315.4μg,甲醛释放相对减少约21.2%;茶叶与其它化学物质配制而成的溶液可将甲醛的释放量从390.1μg降低到94.6μg,甲醛释放相对减少约75.5%。  相似文献   

8.
以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总氰化物,是环境监测的统一分析方法。实践表明,在测定含醛废水中的总氰化物时,醛类,特别是甲醛干扰测定。本文进行了醛类干扰及消除方法实验。实验表明,在氨性溶液中,适量的AgNO_3能有效地消除甲醛的干扰。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略) 1.2 方法原理在氨性溶液中,醛与银发生银镜反应,醛被氧化成酸;CN~-与银形成络合物,氧化完全后,加酸蒸出CN~-,以比色法测定。理论上,每氧化1mg甲醛,约需7.2mg银。 1.3 实验方法于500ml蒸馏瓶内,加20μgCN~-及2mg甲醛(或乙醛),加蒸馏水至200ml;续加数粒小玻璃珠、2ml 2%硝酸银溶液及0.5ml(1+3)氨水,摇匀;于电炉上,不加盖煮沸3min;续加10 ml浓磷酸和10 mlEDTA溶液,立即盖盖蒸馏;以10ml1%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液,收  相似文献   

9.
将含氟废气用pH4.0~5.5的氯化钙溶液洗涤,而后把废液与炼钢炉渣混合,并调节pH至4.0~5.5,以备再用;或把废液用CaSO_4·2H_2O、CaSO_4、1/2H_2O或CaSO_4处理,而后将所得溶液的pH调节至4.0~5.5以便再用。实例1:含有0.3~0.5毫克F/米~3的合成废气用0.05%氯化钙溶液洗涤,废液与含42%CaO的转炉灰渣混合。氟的脱除率约为98%。实例2:将含0.3~0.5毫克F/米~3的合成废气用0.05%氯化钙溶液洗涤,而后把废液用CaSO_4·2H_2O处理以备再用。氟的脱除率约为98~99%。  相似文献   

10.
<正> 硒的测定方法甚多,如分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法、气相色谱、原子吸收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等。在这诸多方法中,极谱不失为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极谱催化示波法,其灵敏度大大高于这些年发展起来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微量硒的催化极谱研究得较多的是:亚硫酸钠-氨-氯化铵-高碘酸钾体系。本文推荐在高氯酸-亚硫酸钠-碳酸钠-碘酸钾体系中催  相似文献   

11.
测定烟道气中 NO_x 的方法是,用含0.03%H_2O_2和0.1N 氢氧化钠的碱性过氧化物溶液吸收气体。约100ppm NO_x 被 H_2O_2迅速氧化为 NO_2或 N_2O_5,而达到完全吸收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则需要2分钟。200ppm 以上的高浓度 NO_x,用含空气或 O 的溶液并激烈振荡在30分钟内亦能吸收。余下的 H_2O_2严重影响有色溶液的吸收率。过量 H_2O_2可用锌粉(0.5g)全部使其分解。  相似文献   

12.
根据微生物法降解甲醛(FD)的原理,以活性污泥中筛选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W1为出发菌株,以甲醛作为碳源与能源,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诱变系统(ARTP)进行诱变,结合高浓度甲醛梯度平板快速筛选,获得一高活性耐受甲醛突变株WMZ120-5,相对于原始菌株,突变株至少能耐受10 g/L的甲醛,最高浓度达到20 g/L,甲醛耐受浓度提高近10倍。当甲醛初始浓度≤3 g/L时,WMZ120-5在96 h内降解溶液中98%甲醛。经7次传代试验考察,突变株的遗传性状稳定。采用单因素逐一优化突变株降解甲醛条件,在pH 7.5,温度30℃和接种量5%的优化条件下,菌株在168 h可降解95%以上的4 g/L甲醛。突变株WMZ120-5对甲醛具有超高的耐受能力和良好的降解效率,在甲醛污染环境的微生物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吸收液分类,对近年来大气SO_2的分光光度测定法的进展概况作一扼要评述。一、四氯汞酸盐溶液吸收法 1956年,West和Gaeke,采用四氯汞酸钠溶液为SO_2吸收液,以盐酸副玫瑰苯胺为显色剂,建立了称为W-G的SO_2测定法。该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好,检测限达0.03μg/ml,变异系数小于4.6%。现已发展为  相似文献   

14.
冠醚交联壳聚糖在Cr(Ⅲ、Ⅵ)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冠醚交联壳聚糖(DCTS)对铬的吸附行为,建立了DCTS富集分离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铬Cr(Ⅲ、Ⅵ)的新方法。在pH=7.5的溶液中,DCTS对铬的吸附率为100%,富集倍数可达50倍以上,用0.20g/L酒石酸2mL溶液可定量解吸总铬,用0.20g/L柠檬酸溶液2mL可定量解吸Cr(Ⅲ)。本法用于配置的南极水样中超痕量Cr(Ⅲ、Ⅵ)的测定,回收率98%-112%,变异系数1.8%,检出限0.004μg/L。  相似文献   

15.
吕凤林  黄智民 《环境》1995,(8):16-17
湿法烟气脱硫是指采用液体的吸收剂(溶液或浆液)来洗涤烟气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湿法烟气脱硫方法有多种,在工业上用得比较早,也比较普遍;主要工艺有;石灰/石灰石浆液洗涤法、双碱法、亚硫酸钠法、镁法、千代田法等。而尤以前两者应用最多,雄居占了世界各国烟气脱硫装置的一大半,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也将仍占重要地位;下面主要介绍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废水以碱金属氢氧化物中和,并用含一种已知净化剂的碱金属碳酸盐溶液调节pH至9.0。再补加氢氧化物,调节pH至9.6~9.8。使沉淀沉积或选择过滤。处理过的废水可使其通过阳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净化。实例:将分别含Fe~(2+)、Ni~(2+)和Cr~(3+)83、41和22mg/L的废水(pH2.5),与含氢氧化钠100g/L的溶液和含碳酸钠50g/L的溶液混合,得pH8的溶液。阳离子浓度分别降到20、35和1.5mg/L。将氢氧化钙悬浮液按50g/L浓度加至废水中,得pH9.5~9.8。澄清和沉降4h  相似文献   

17.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常用四氯汞钾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四氯汞钾溶液吸收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甲醛缓冲溶液吸收法,经国内23个实验室验证,其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和检出限等技术指标均与四氯汞钾吸收方法相近似。本文对两种吸收液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建立了一种大气环境中气态甲醛在线采样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螺旋管液相吸收和高效液相色谱衍生法,实现了对大气气态甲醛的在线分析。大气中的气态甲醛经过在螺旋管内经液相吸收后,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吸收液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衍生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后进入紫外检测器(UV)进行检测。采样和分析系统通过DasyLab实现自动运行。该方法可实现在线连续检测,时间分辨率为60min,气态甲醛的检测限可达0.10μg/L。将该方法与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进行比对实验,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线性相关系数R2=0.9815。采用该方法于2007年10月在北京市进行实际采样分析,得到甲醛浓度平均浓度为4.82μg/L,并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夜间最低,中午及午后较高。  相似文献   

19.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色度含铬废水中的六价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前处理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的测定高色度含铬废水中六价铬的分析方法。使用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利用三价铬在弱碱性条件下易产生沉淀的特点,实现样品溶液中三价铬与六价铬的定量分离,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溶液中的六价铬。实际样品中六价铬的加标回收率在95.8%~98.2%之间,检出限为0.05mg/L。  相似文献   

20.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微量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环境放射性监测中,经常需要对土壤中微量钍进行测定。本文介绍用强酸743钠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偶氮胂Ⅲ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微量钍。此种离子交换树脂在矿样的分离中已有应用。本人应用此种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土壤中微量钍,做了最佳条件选择和干扰离子及其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强酸743钠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偶氮胂Ⅲ光度法测定适于土壤中微量钍的分析。一、实验部分 1、主要试剂及仪器钍标准溶液:2μg/ml;偶氮胂Ⅲ溶液:0.05%;盐酸溶液:4M、6M;氯化铵溶液:20%;草酸铵溶液:4%;强酸743钠型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浙江省余杭县争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