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借助格网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都江堰市近十年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东部和东南部农耕地区居民点密度较大,聚集程度较高;北部和西北部丘陵山区居民点沿河谷呈带状分布;(2)2005~2015年,居民点数量和用地面积变化时序性较为明显。总体上先增加后减少,居民点数量从16 543个增长至26 018个再减少至25 890个,居民点用地面积从6 161.43 hm 2增长至7 265.43 hm 2再减少至7 043.01 hm 2;(3)居民点用地面积动态变化主要受地形条件、耕地面积和离道路距离的影响,并且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耕地和道路指向性;(4)影响力P值计算结果受划分类型的影响,但对于结果的排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推动农村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与乡村生态化“三化”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该研究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乡村生态化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在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分析及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探究2010—2019年中国省域“三化”综合评价水平和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农村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与乡村生态化的综合评价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系统性差异。(2)“三化”耦合协调度不高,其均值保持勉强协调型,但整体呈增长态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分布特征,初级协调型省份数量从3个增加至11个。(3)“三化”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自相关关系和空间聚集特征,空间关联类型以H-H和L-L集聚为主;冷热点区则具有聚合式面状分布和迁跃性特征。(4)“三化”耦合协调程度主要受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财政支出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显著影响,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各因素对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此,提出坚持分类施策,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3.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长江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为了解长江上游鲢幼鱼空间分布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长江上游至三峡库区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和水文环境数据,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筛选影响其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长江上游鲢幼鱼资源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分布于三峡库区丰都江段;影响鲢幼鱼资源密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流速、浮游生物密度、离坝距离和水温,其中流速偏差解释率最大为57.7%。随着流速增大,鲢幼鱼资源密度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集中分布于0.10~0.55 m/s流速范围内;浮游生物密度和离坝距离与鲢资源密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即随着浮游生物密度增加和距离大坝越远,其鲢幼鱼资源密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水温的升高,鲢幼鱼资源密度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集中分布在18℃~21.5℃水温范围内。本研究揭示了长江上游流速、浮游生物密度、离坝距离和水温变化对鲢幼鱼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在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应加强缓流生境库区和干支流汇合处的生境保护,为鲢种群资源量恢复构建重要栖息地。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耦合跃迁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凭借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重心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科学测算与分析了2006~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特征及其未来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与生态环境各系统综合水平发展情况总体向好;(2)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平稳上升态势,整体实现了由失调衰退状态向协调发展状态的转变,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呈“中心-边缘”与“Z字型”分布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高科技创新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生态环境水平城市的空间错位分布特征显著,其中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匹配程度最优,但在经历前期快速融合后,现面临难以继续深化的难题;(4)预测期内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改善,但个别西部城市仍无法跳出失调衰退的发展状态。最后,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本文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A级物流企业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7、2012、2017年中国A级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A级物流企业发展阶段特征差异明显,不同等级发展存在不平衡,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发展格局。(2)A级物流企业分布格局总体呈现“南(略偏西)—北(略偏东)”的空间分布态势,且沿东部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A级物流企业经历了“二核多中心”—“三核多中心”—“三核多中心连片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3)A级物流企业在省域单元的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特征,集聚程度先增大后降低;冷热点分布格局虽有变化,但仍然较为稳定,冷热点格局的梯度变化特征较为明显且逐渐增强。(4)影响中国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异格局的核心因素主要为市场规模、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地区经济实力等,且影响程度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对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均大于各因素单独作用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选取1980~2010年5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作为数据源,获取江苏省近30a的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数据,在空间分析和景观分析等方法支持下,分析城乡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揭示城乡空间融合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并归纳不同类型的城乡空间融合模式。结果表明:(1)城镇空间扩展方面,数量变化呈先平缓后急剧增长特征,空间形态变化首先以外部扩展为主,然后进入斑块边缘间的填充扩展的循环过程,苏锡常地区城镇空间的扩展最为密集;(2)农村地域变化方面,总量呈小幅增长态势,江苏北部沿淮河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密集,沿江地区逐渐形成农村建设用地的次级密集区;(3)城乡空间融合过程方面,城乡空间开始由离散扩展逐步向粘合扩展过渡,城乡连通程度逐步提高,苏南地区城乡粘合扩展最为明显;(4)城乡空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和地域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发区和新城区的快速建设是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依据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和主要动力因素,江苏省具有3种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类型:枢纽链接模式、集聚吞并模式、融合扩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要务,而城市黑臭水体是危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污染源。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城市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技术与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其空间特征及分布规律,探究不同因子对黑臭水体空间格局的影响差异并提出整治建议。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呈凝聚型分布,且空间分异较为明显。核密度表现为多单核中心独立、次级中心带状及零星分布特征。(2)黑臭水体重心位置处在湖北和湖南省中部城市区域,其系统具有明显无标度区,分形特征显著,空间结构复杂性强。(3)不同类型黑臭水体均属正值空间相关性,呈"上游冷、中下游热"的冷热点区差异格局。(4)空间结构的地理探测影响因素在全域范围内贡献力不明显,分区影响因子匹配凸出。工业废水排放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排水管道长度等是显著影响因素。建议应从严守生态规矩、建立黑臭水体治理体制机制、完善识别评定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实践整治、丰富理论研究等方面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消除。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我国中部6省近15a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探索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水平路径,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EMS3.1软件测度了我国中部6省80个地级单元2000~2014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GeoDa095i软件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在分析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中部6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间处于DEA有效的地市数量逐渐增加,处于波动上升的地市有52个,呈现下降趋势的有28个,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DEA效率值相对高于其他地区;(2)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空间分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3)产业支撑因子、产业吸引因子、产业发展因子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影响较为显著,而产业鉴别因子影响相对较弱。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客运总量、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基于研究结果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分工理论等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进行了理论说明。其次,在对现有纵向一体化测度方法总结的基础上,基于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50家果蔬类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总体水平不高,样本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均值为0.244 8;②分环节看,产中环节一体化水平(均值0.353 0)高于产前(0.201 3)和产后环节(0.255 5)。表明合作社按照传统习惯注重产中环节服务,但对产前环节和产后环节业务纵向拓展不够;③分产业看,蔬菜类合作社(均值0.252 1)纵向一体化水平总体高于水果类合作社(均值0.237),水果类合作社需要加强产中和产后环节纵向一体化水平。最后,从深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完善多方利益联结机制,使社员、合作社、农资供应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等不同主体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稳定产业链条;二是尽快制定并落实合作社税费减免办法,鼓励合作社业务向产业链下游加工、配送、直销等环节延伸;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农产品高端市场,用经济利益引导合作社深化产前、产中环节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四是加大对合作社资金扶持和信贷支持,缓解合作社在农资采购、冷库建设、配送体系车辆配置等方面的资金困难,促使其业务范围前向、后向不断延伸。五是相关研究机构帮助合作社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合作社自身情况,找出其纵向拓展的重点领域,提高其纵向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与驱动因子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聚落生态位反映聚落在山地垂直方向上所处的空间位置及人类生活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结果。基于岷江上游各民族山区聚落生态位和气象、社会、地形驱动因子的空间分布,借助冗余分析,构建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与驱动因子间的多水平贝叶斯模型,定量刻画聚落生态位的民族属性对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与驱动因子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影响研究区域内1 667个与各民族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的驱动因子有显著差异,海拔和坡度对前者影响较大,海拔、坡度、干季和湿季湿度、距河流距离对后者影响较大,且海拔对两者的影响程度都最大,海拔和坡度地形驱动因子与干、湿季湿度和距河流距离间的相关性较弱。(2)干、湿季湿度气象驱动因子对藏-羌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影响较大,距河流距离和距县城距离社会驱动因子、海拔和坡度地形驱动因子对藏族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影响较大,这与藏族聚落生态位的分布面积和个数有关。(3)民族类型对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指标与气象因子干季湿度间关系的影响最大,对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指标与地形因子坡度间关系的影响最小。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与驱动因子间关系的研究,为量化山区聚落生态位与山地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中国农村正步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推动下,农村土地利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各类规划与整理的实施深刻地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形态与优化调整。在此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作为推动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研究丰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指明中国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将中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历程归纳为:西方乡村地理学影响下的农村聚落景观描述阶段、人民公社化运动背景下的感性认知阶段、农村聚落地理学视野下的理论框架构建阶段、乡村转型发展驱动下的居民点空间理性重构阶段等4个阶段。其次,从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区位评价与影响因素、形态特征、布局演化及驱动机制、布局优化策略以及研究技术方法 6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在与国际相关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重点研究领域应当集中在:制度变革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理论框架的完善;城乡一体化引导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重配与体系重构;规划与整理推动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要素的细化与深入分析;资源约束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下的农村居民点增长边界控制;GIS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机理探索与趋势预测;多学科融合视角下的综合性分析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城乡地域功能融合发展是纾解国土空间冲突的关键路径。该研究运用熵权TOPSIS、核密度估计和融合发展度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的城镇、乡村地域功能水平,以及城乡地域功能融合发展的时空格局,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识别其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市城镇、乡村地域功能呈上升趋势,城镇地域功能形成“点-团-面”的分布格局,区域差异逐渐收窄;乡村地域功能呈“簇团”状分布格局,上中下游的地理梯度分异现象突出。(2)长江经济带各市城乡地域功能由融合过渡型向融合提升型突变发展,融合发展水平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特征,由以中心城市为节点向以核心城市群为组团的分布格局演进,东西部极化加剧、省域内部差异扩大。(3)长江经济带城镇与乡村地域功能相互促进发展作用显著增强,先后历经需求融合、引导融合和自发融合等阶段,融合发展过程呈现由融合过渡到融合提升再到融合优化的螺旋式上升规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上游地区以政策引导发展为契机,吸引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上游地区转移,集中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镇、乡村地域功能双提升。(2)中游地区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是联系密切而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组概念,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集群,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较多。选择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以相关数据为依据,探讨了中国旅游业的空间集聚问题,指出中国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的集聚特征。分析了中国旅游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我国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盘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地形地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乡村聚落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GIS-RS应用的重要领域。运用核密度估计、变异系数(Cv)和景观格局指数,以盘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空间分布与景观格局特征,并侧重分析了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看,盘县农村居民点呈现出"中部、西北部密,南部、东北部疏"的分布格局,与研究区的平原、河谷和低-中海拔地区的分布相一致。(2)通过点模式分析(Point Pattern Analysis,PPA)发现,村级、乡镇级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分级3个尺度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Cv值都大于64%,均属于集聚型分布。(3)在各种地形地貌因素中,海拔、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等是影响盘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关键因子;随着海拔的升高、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的增加以及地貌的变化,农村居民点的集聚程度、用地面积、比重和不规则程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75%以上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平均海拔、较小地形起伏度(50~100 m)、较低坡度(5°~15°)、南向坡向和小起伏山地区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不断完善,围绕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形成的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正在形成,有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文章基于生态产品分类和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从产业规模、产业变化、产业结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产业关联等5个维度构建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多年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分析了中国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形势。结果表明:(1)在产业规模上,2019年中国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总产值92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速为6.9%,与同期GDP增速基本一致。(2)在产业结构上,2019年中国生态产品供给服务(EPV)、调节服务(ERV)和文化服务(ECV)结构比值为18:65:17。与2015年相比,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作为初级生态产品的占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生态产品市场化程度有所增加。从生态系统角度看,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产品的最大供给者,分别贡献了总产值的55%和11%。(3)在产品价值实现程度上,绿金指数为0.96,生态产品初级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4)在产业关联上,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地理空间集聚程度呈增加趋势,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人均GEP西部地区相对较高,而单位面积GEP东部地区相对较高的空间特征。由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正在形成初期,理论及实践仍待深化,建议进一步厘清生态产品第四产业边界、规范产业分类体系、完善发展指标体系、接轨经济核算体系,从而完善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统计调查制度,评价区域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绩效,科学规范收集产业数据,促进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健康发展,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本文尝试构建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及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了影响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发现:(1)2001—2015年各省区旅游产业和区域发展综合水平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二者阶段间及内部发展存在差异。旅游产业发展西部增速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省际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并趋于均衡发展;区域发展速度整体低于旅游产业发展,省际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格局呈现"东-中-西"梯度分布。(2)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态势,省际差异逐步缩小,总体从失调范围进入协调范围,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进入初级协调阶段。(3)耦合协调空间格局呈现全局正自相关特征,但波动变化明显,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局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明显,HH和LL区域处于持续集聚阶段,空间范围逐步扩大,HH区域重心逐渐向长三角、珠三角转移,LL区域趋于由西南向西北地区集中;HL和LH区域处于持续离散阶段,空间异质性明显,且范围逐步缩小。(4)影响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驱动力作用强度按市场带动、投资拉动、环境倒逼和经济驱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配置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统计分析及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探究长江经济带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其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析技术密集型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江经济带开发区空间布局1992~2012年由分散"多点状"结构变为"T字型"结构,2012~2017年稳定为"网格状结构";开发区空间分布呈稳定的"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中心偏移特征为"东北向-正西向-东北向",2002~2012年偏移幅度最大,2012~2017年偏移幅度最小,地理空间总体呈扩张态势;开发区空间相关性总体上波动起伏,高-高集聚区域先增大再缩小;开发区产业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绝对优势,其中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其与电子通信产业共同呈现明显的"一核多极"空间分布特征,四大行业中另外2个行业与开发区空间布局特征相一致;三大类型产业中,总体呈现为上下波动的集聚特征,只有1992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分散特征;城市经济环境对于开发区产业发展有正向联系,而政府引用外资存在一定的反向联系,政策因素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破碎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限制了其服务价值发挥,不同破碎化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作用效应及其相互关系仍有待揭示。以苏州为案例地,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和镇域单元尺度,探究了1995~2015年不同时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破碎化的时空特征,重点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破碎化因子及其相互之间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稳中趋减,空间分布由高值与低值的极化趋势逐渐趋向相对均衡;(2)破碎化日益加剧,空间分布表现为“相互独立→集聚→高度集聚→集聚”的演化规律;(3)破碎化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整体及各类型的作用力和解释水平趋弱,斑块密度、聚集度在各项服务中均表现出较强且持续的作用力;(4)因子之间为非线性、线性增强的交互作用方式,破坏与保护效果均较为显著;(5)斑块密度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增效强度、风险区域、生态差异均为最强,是保护优化的重点和突破点。关键因子、作用方式及风险识别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丰富,可为生态系统的高效保护和规划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的可达性测度和引力模型,选取江西省11个设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3个时间断面下,测度了江西省城市铁路可达性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并借助GIS工具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研究发现:(1)从高铁“洼地”到高铁“高地”的江西省,城市可达性呈现以省会南昌为核心、赣北铁路枢纽城市为次中心,向周边蔓延的“中心-外围”模式;城间作用度呈现以主干铁路通道为轴、枢纽城市为节点的“点-轴”模式,向周边辐散并呈现南北梯度差异;(2)高铁开通和区域一体化是提升城市可达性的重要驱动器和加速器,其巨大的时空压缩效应不仅弱化了空间距离对城间作用度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其质的飞跃;城市可达性和城间作用度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和“通道效应”,城间列车开行密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3)高铁的影响范围有限,赣北高铁网络效应强于赣中南,通道内城市可达性趋于均衡,但也拉大了与通道外偏远城市的差距,尚未深度融入省内高铁网络的城市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4)全省作用度格局呈现地域分化特征,形成中、北、南3个子系统,城间作用度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处于追求“效率”阶段。基于此,江西应加速推进全省铁路和高铁网的建设完善,合理规划铁路站点规模,精准分配城间列车频次;城市应积极主动融入全省高铁网络,加强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和本地接驳交通建设,提升综合交通可达性和空间作用度;全省应统筹南北梯度发展,稳步推进区域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地域隔绝与分化,推动城间均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几类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重庆直辖前后不同年份的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技术提取影响城乡关联发展的主导因子,并利用AreGIS将主因子信息空间化.借以直观的对比不同时间城乡发展的空间变化.揭示影响城乡关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影响重庆城乡关联变化的三大因子是城乡产业结构因子、城乡交流因子以及城镇规模因子。重庆城乡关联变化的特点是重庆都市圈发展稳定,一直处于一级中心的地位;空间分布特点是圈层性日益突出;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改善相对其他因子的改善更为突出。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得知制度创新是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