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伟  许明明  孔令一  窦江培 《环境技术》2024,(1):151-158+170
为设计满足巡天空间望远镜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振动试验要求的夹具,对初步设计的振动夹具进行模态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夹具薄弱环节,并对振动夹具进行改进设计。通过分析计算,改进后的夹具满足设计固有频率要求。并对其进行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动力学分析。将夹具在振动台上进行正弦扫频试验,验证设计合理性。夹具的仿真一阶模态结果 342.6Hz,其振动试验结果一阶模态为329Hz。振动夹具一阶固有频率的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误差约为4%,误差合理。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实现了振动夹具的基频大于试验件3倍的目标,振动夹具设计合理。满足巡天空间望远镜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力学环境试验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温热载荷作用下高超声速导弹舵面结构模态频率和振型随温度变化的变化规律。采用基于激光测振技术的热模态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导弹舵面结构的热模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对舵面结构进行了热模态有限元分析,设计了一套热模态试验系统进行了热模态试验,将激光测振技术应用于振动响应测试,设计制作了石英灯高温加热箱,设计制作了施加激振力的水冷激振杆,设计了用于激光测振的移动平台。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获得了舵面结构在不同高温环境下的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分析出模态频率和振型变化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栅网是栅控行波管中抗振性能最薄弱的部件,其振动特性的分析尤其重要。本文采用ANSYS分析软件,构造了栅网的有限元模型,提取了栅网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并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修正。在此基础上,对栅网材料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当今行波管生产单位选用新型的栅网材料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拟件模态分析,并开展模态试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得到传递函数,并进行振动控制仿真,将振动仿真结果与实际振动结果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5.
航天电子载荷是卫星等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在发射阶段会受到较强的振动、冲击等力学应力。为保证航天电子载荷在严酷的力学环境下不失效及不被破坏,文中采用AnsysWorkBench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构建其力学仿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冲击等工况下的力学分析,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以及各工况下相应的最大应力、屈服极限和安全系数等,该仿真设计方法对航天电子载荷的抗力学环境结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焊接夹具为例,通过有限元方法,比较不同焊接模拟及螺栓约束模拟的差别,并与该结构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得到较为快速准确的模态分析建模方式。进一步地将该建模方式应用到某卫星资源舱的焊接试验夹具,对比其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振动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在复杂结构分析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组件级产品振动试验时,传统试验方法存在产品的低阶振动模态激发能力较弱,试验结果重现性差,而采用低频特性优良的电动振动台及其控制仪进行应力加载则可克服RS机的缺陷.本文给出了基于电动振动台的随机振动试验剖面的数学描述,推导出应力量级和试验应力谱参数的解析关系,进而导出便于工程应用的剖面参数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应力剖面的控制.最后在某导弹发射控制盒组件的振动强化试验中进行了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温度对振动模态频率和温度对振动响应两方面分析温度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典型电路板组件研究制定振动响应特性试验方案,利用激光测振系统开展不同温度下的模态频率和振动响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电路板组件的固有频率、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温度越高,振动响应的降幅越大。因此,在对产品进行振动分析时应充分考虑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温度较高时不应忽略温度对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否则会造成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锤击法在细长体两点激振试验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长体进行振动试验时前后输入的试验条件差异较大,进行两点激振试验前激励点和控制点选取需要参考试验件前三阶的模态信息。对结构进行激励,测量响应的传递函数,通过计算机解算可以得出结构的基本模态信息。对试验件进行锤击是一种瞬态、宽频激励。用移动锤击法对自由状态下的细长体进行模态测试,获取了前三阶的模态信息,并根据振型的波峰和节线位置选取两点激振试验的夹具夹持位置和控制点,满足了试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夹具作为产品与振动台之间的连接部件在振动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夹具特性对振动试验控制精度影响效应,根据夹具设计准则的基本要求,对某型号试件的振动试验的两种不同的夹具进行振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得到两种夹具的自身特性以及其振动试验特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该类的振动试验夹具的设计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叙述低频振动试验装置精度指标的检测系统以及主要精度和辅助精度指标的检测。 在环境振动试验、结构动力响感试验、低频传感器及测振仪标定等许多方面,经常使用各种低频激振设备,如机械式振动台、电液式振动台、低频电动式振动台及激振器等等。要使这类设备满足国内外有关试验标准的要求,要得到可靠一致的产品试验结果,就必须定期对于振动试验装置和精度指标进行检测,以使振动台有一定的精度保证。鉴于目前这方面的资料较少,所以本文仅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于工作频率范围低于200H_2的低频振动台精度指标的检测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供有关人员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适用于运输包装件试验的电动振动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涌 《环境技术》1998,16(1):22-24
电工电子产品的运输包装振动试验,特别对于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正在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试验用于评定包装件的正弦振劝或共振情况下的强度及包装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由于其试验要求的扫描范围在3-100Hz,所以国内往都用液压振动台来实现。而国外在八十年代就已专门设计一种电动振动平台来进行此项试验,本文介绍了一种国内已研制成功并已投入生产的适用于此项试验的电动振动台。  相似文献   

13.
空间相机的力学环境适应性主要指空间相机适应地面装调阶段重力和发射阶段振动环境的能力,通常采用有限元仿真结合试验验证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估。文中介绍了某小口径空间相机的反射镜组件及其支撑结构的设计情况,建立了该空间相机的有限元模型。重点研究了光机集成分析中镜面节点的位移数据处理方法,使得有限元结构分析的数据可以为光学软件调用,进而分析了在光轴水平装调时重力对光学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然后对空间相机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频响分析,得到了相机的动态刚度特性。最后,对空间相机进行了振动试验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小口径空间相机能够适应在不采取重力卸载措施时光轴水平的地面装调状态,相机基频与振动响应满足发射时的动力学环境要求,证明了设计与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多轴向振动试验能真实模拟实际产品经历的振动环境,是振动试验的主要发展方向,多轴向振动试验技术难度大是制约多轴向试验应用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多轴向振动试验两大类型:多轴向单点激励试验和多轴向多点激励试验,阐述了多轴向振动试验实施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模态试验、激振方式确定、控制方案设计等,可为开展多轴向振动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振动试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振动试验要求更加严格,试验夹具作为完成试验的重要工具,其性能的改进则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对某航天阀门产品力学试验夹具装载被试产品后的振动特性响应分析,发现原有力学试验夹具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对该力学试验夹具进行结构优化,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改进前和改进后力学试验夹具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仿真和...  相似文献   

16.
江运泰 《环境技术》2007,25(5):29-34
本文阐述了在电动振动台动圈的金属绕线壁筒及其上下加强环中产生的涡流电流对振动台性能的各种影响,并对其有害影响提出了限制与消除的多种实用方法,且论述了上述各种方法的作用机理.特别是文中提出的"全开槽"的创新解决方案,曾为我国振动试验机制造行业攻克动圈涡流影响的这个共同性的重大技术难关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虽然此"全开槽"方案的提出已有30多年了,在这期间,世界振动试验机行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文中的论点及其实验数据,仍然对当今的电动振动台的研制与生产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与文中所述的第⑤种动圈结构相同的具有上加强环"全开槽"的金属台面部与非金属绕线壁筒组成的两体式动圈骨架结构形式已成为当今国际主流的动圈骨架结构形式,由此可见:"全开槽"的方案无疑是消除涡流有害影响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振动时间—温度谱的统计计算方法和实施情况。 飞机结构和机载设备的高、低、室温正弦扫频振动时间谱,是运用“状态归纳法”对战斗机在使用寿命期内的训练使用和战斗使用进行编谱的一种方法。该法考虑了飞行大纲中全部飞行状态,如实地反映了战斗机的实际使用情况。 按照上述时间—温度谱编制的正弦扫频振动试验大纲,在实验室里对飞机试件进行试验,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高压油管疲劳破坏的原理及危害,建立高压油管焊接质量评价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其许用位移输入进行计算,并结合应变测量技术,利用电动振动台,对高压油管焊接处的疲劳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高压油管焊接质量评价方法是可行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和应变测量技术的结合使用,保证了试验的安全性和结果准确性,此外,利用电动振动台进行疲劳耐久试验,操作方便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基于模态分析的产品结构改进设计流程,并采用该流程对某航天产品进行改进设计。该产品改进前结构基频仿真结果为53Hz,产品在正弦振动条件下部分单机响应有较大倍数放大,不能满足要求;改进后结构基频的仿真结果达到115Hz,同比增加117%,可以满足要求。案例表明本文方法的合理有效性,达到了节省研制周期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董振华 《环境技术》2009,27(2):46-48
为了满足消防电子产品提出的正弦振动扫频试验条件,提出了一套在机械振动台上实现定加速度控制方法。通过实际测试及计量,证明该方法定振精度较高,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