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寅生  申理仁 《安全》2015,36(2):50-51,54
本文用排列图法对某机械制造企业近5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是机械制造企业的三大主要事故伤害类别,而大部分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组织管理缺陷所造成的,并对此提出防范安全事故的大体策略,以期为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可控制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该文以中国重汽集团所属子公司为实例,分析其在达标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找出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的难点所在。经分析,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宽度和深度不够,忽略生产中的细节问题以及未能完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针对这些工作难点本文提出机械制造企业应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水平,全面动员精心组织,全面整改注重工作深度,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提高等对策措施。以上措施在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所属九家子公司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其他机械制造类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其它各行业关系密切,互相渗透,自身涉及的安全领域在其它行业上有广泛的通用性。而且面对如今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知识经济的挑战,机械制造企业在其实现传统机械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化的同时,必须要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因此,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机械制造业中事故原因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社会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形势非常严峻.在机械制造业中,如何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这对安全生产,维护安全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机械制造过程中,人-机器-环境这一封闭的系统,每一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原则,对实际的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企业安全管理者在生产作业中由于不确定性导致错误决策所产生的风险,在企业历年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基础上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某企业2008年至2011年的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时序数据,采用EViews 5统计分析软件,基于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更加关注对事故发生是否平稳而相对于其他预测模型更关注于趋势研究的良好特点,建立安全生产事故ARIMA时序预测模型,并对2012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次数进行预测,通过效果检验发现该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ARIMA方法在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预测具体案例的实现,是对现有安全生产事故预测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可为企业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警示标志是一种无声的安全语言,是控制危险源、预防事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在实践中,企业警示标志设置不到位或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在对机械制造企业警示标志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列出了警示标志设置的法律法规依据以及机械制造企业涉及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并以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为例,提出了警...  相似文献   

7.
孙爱冬  周艳 《安全》2021,42(1):62-68
为优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本文根据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和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采用危险源辨识、事故因果连锁论、安全风险分级和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阶段子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性的危险源辨识、辨析临界事故发生的紧急情况事件、各事件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和安全管理资源分配等问题。结果表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理论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形成企业自查自改自治的闭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对风险管控的效果;并且优化后的安全管理方法对管理资源的利用更为科学,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石油企业安全事件事故的发生,不但造成企业生产被动、利益受损,企业声誉也受到不良影响,特别是给事故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如何降低安全风险、减少事故发生一直是我们安全监督人探索的议题。加大风险防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次,是对安全生产监督及管理人员的考验,责任重大。本文以监督工作实质为例,结合油田安全及监督管理现状,事故原因分析,提出减少事故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事故案例数据库,对我国2001~2013年间危险化学品企业所发生的较大以上等级的事故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研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事故的发展趋势、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月份和时间段、发生区域等方面,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进行了分析,探索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并从提高工艺本质安全、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事故应急处置以及健全事故报告和统计体制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历年事故统计分析表明企业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作业操作过程中。理论上可以说“控制了生产作业的全过程,就控制了事故”。目前,由于我国企业总体的安全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企业控制事故的主要方法都是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手段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从事故形成的两大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看,要在物的条件差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事故,必须发动作业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控制,并采取防范措施,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企业班组中开展伤害预知预警活动是减少事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危险化学品生产是当前的高危行业和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面对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如何开展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事故预防系统防止事故的发生非常关键。“纵深防御”原则作为核电厂实现核安全的一项基本原则,为核电厂长期稳定安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危化企业提升事故预防能力,建立事故预防系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借鉴“纵深防御”原则,文章分析危化企业应用“纵深防御”原则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必要性,结合生产特点建立了事故纵深防御系统,对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9~2013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基于2009~2013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区域、企业经济类型、事故发生原因等方面对粉尘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燥季节是粉尘爆炸事故的多发期;金属粉尘,尤其是镁铝粉尘是粉尘爆炸事故的主要类别;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加强法规建设和安全培训、严格追究责任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淑艳 《安全》2008,29(2):29-30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衡量企业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指标,是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标志,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一直是冶金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里,笔者通过某冶金企业近十年的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规律,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率,以期实现冶金企业更高目标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我们借鉴外单位的经验,结合长钢的特点,设计了安全管理状态评价方法。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能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质量。1 评价方法设计思路 企业安全管理状态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宏观表现是事故发生概率的大小,因此,评价之前必须充分认识事故的发生规律,建立适应本企业的事故分析模型。我们利用微机对历年发生的8000余起事故原因进行了分类,并求出各类原因的频率。事故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有各种各样,但在诸多隐患中人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化工企业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绝大部分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管理层,安全投入不足、现场监管不力、责任落实不明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生产一线,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操作规程、业务知识不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培训、教育入手,全面提升化工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近年来,海安县化工企业实现了“无泄漏、无爆炸、无伤亡”的“三无”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班组是企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班组员工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触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是企业各类事故的主要发生群体。因而,开展“以人为本、规范作业行为”的班组安全管理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关键。经对我公司93人次人身伤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4类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1.未确认行走路线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8.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2.未确认上级的指令出现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6.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或设备事故;3.未确认操作对象及环境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  相似文献   

17.
王孟飞  屈英杰  刘振乾 《安全》2018,39(8):31-33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各种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事故给人民造成的负面后果日益难以承受,人们已不得不对事故进行治理。而要对事故进行治理,就必须先对其进行安全评价。本文介绍了在建筑施工企业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着重介绍了LEC评价法的原理和应用,并结合实例对其进行了应用,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每个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想做好安全,不想发生事故,那为什么还经常发生事故,且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呢?笔者认为,当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的本质,没有用系统思维开展安全管理,试图靠数量有限的安全专职人员利用简单的安全手段预防事故,这就很难避免重大事故。安全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如何通过系统思维以预防事故呢?本文将就此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安全性评价的实质在于对安全或危险的预测和度量。它是安全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对于改善系统安全状况、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能动作用。为了满足当前以小型、简单、断续运行、机群式、孤立布置为特点的机械制造生产系统的工厂安全生产及其新、扩、改建工程“三同时”评审的需要,探讨机械工  相似文献   

20.
我对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开新闻,经常见到媒体上报道全国各地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看了之后触目惊心。作为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者,每见到有事故发生,我心里总是感到异常的沉重,同时对~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各种事故的频繁发生,甚为可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