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某星载设备在冲击响应谱试验时底板产生塑性变形现象入手,分析了在冲击谱试验时设备的受力机理,分析底板变形的原因,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最终给出了底板变形的原因及纠正措施,提出了星载设备在抗冲击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伟  许明明  孔令一  窦江培 《环境技术》2024,(1):151-158+170
为设计满足巡天空间望远镜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振动试验要求的夹具,对初步设计的振动夹具进行模态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夹具薄弱环节,并对振动夹具进行改进设计。通过分析计算,改进后的夹具满足设计固有频率要求。并对其进行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动力学分析。将夹具在振动台上进行正弦扫频试验,验证设计合理性。夹具的仿真一阶模态结果 342.6Hz,其振动试验结果一阶模态为329Hz。振动夹具一阶固有频率的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误差约为4%,误差合理。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实现了振动夹具的基频大于试验件3倍的目标,振动夹具设计合理。满足巡天空间望远镜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力学环境试验使用。  相似文献   

3.
某型加固电子设备随机振动试验后因芯片引脚断裂引发黑屏故障,本文从零部件加工、装配过程、设计等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结合ANSYS仿真软件进行力学仿真,确定芯片散热结构抗振设计不合理导致引脚在恶劣环境下疲劳断裂。开展改进研究,提出有效整改措施,通过受力对比及试验摸底验证改进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4.
李长辉  戚艳馨 《青海环境》1998,8(3):115-121
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规模浩大,所处地质地理环境特殊,工程规划面临着9个方面的区域性工程地质问题,其中构造应力、断裂蠕动等非地震潜在活动破坏的预测和评价不仅十分棘手,且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十分敏感,加之西线所有规划引水线路的长隧洞工程,都须穿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地表地质形变破坏现象较为显著的巴颜喀拉山(巴北)断裂组,因而西线开发论证要特别注意勘查、研究有碍工程运营安全的地质构造非地震活动破坏的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绝缘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综合应力因素的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应力的绝缘结构可靠性评估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绝缘结构加速寿命试验的设计和实施。首先通过对绝缘结构进行失效机理及应力分析,确定影响绝缘结构寿命的主要应力,选取适当的综合应力加速模型。其次,确定各加速应力水平,进行综合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案的设计。最后,基于失效数据对绝缘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6.
可靠性强化试验在某产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涛 《环境技术》2009,27(3):24-27,37
首先介绍可靠性强化试验的基本概念和产品情况,接下来分析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流程、敏感环境应力及试验剖面的设计。介绍了某产品的可靠性强化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对可靠性强化试验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实现复合材料单搭胶结结构胶面剪切破坏测试,获得了结构的极限剪切强度,同时利用解析法和仿真模拟方法分析了胶层的剪切应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胶结件的破坏为胶层与搭接板间的脱粘破坏,无胶层内聚破坏;胶层横断面中部剪切应力值最低,胶结区端部产生应力集中,端部应力最大;胶层存在剪切应力的同时,也存在垂直于胶结面的拉应力,其破坏原因是剪应力和拉应力的综合影响结果;平均剪切应力计算结果显示:试验值、理论值和仿真结果分别为8.9 MPa、9.5 MPa和9.2 MPa,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的应力变化趋势一致,理论解和仿真解与试验值的误差均在7%以内,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可实现胶结结构剪切应力的可靠预报。  相似文献   

8.
对某夹具的加强筋设计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对不同位置处加强筋的夹具结构进行比较,不仅说明了夹具设计不但要空载工况还应该考虑负载工况,而且表明了加强筋位置设计在夹具的安装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某伺服机构控制器电路板采用故障物理方法进行失效分析,然后在不同温度应力下开展该电子产品温升试验和热仿真,之后基于Coffin-Manson模型进行产品焊点疲劳寿命仿真并求解各元器件寿命分布,最后构建竞争失效模型进行电路板寿命预计。通过温度应力试验得到了关键元器件温升值在(23~31)℃范围内,基于CRAFE热仿真得到了产品各元器件温度,应用Coffin-Manson模型得到了元器件寿命分布,运用竞争失效方法计算了产品失效概率函数,评估了产品工作10年的可靠度为0.94,在可靠度指标为0.9时其工作寿命为12.11年。本文基于温度应力试验和热仿真,通过进行故障物理分析和元器件竞争失效分析有效评估了电子产品工作寿命,对其他类似电子产品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可靠性仿真分析通过施加温度、振动等载荷应力在产品的数字样机上,并分解到基本组件上,通过开展应力分析和应力损伤分析,得到产品的薄弱环节,并据此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并可预计出平均首发故障时间。讨论了如何利用可靠性仿真分析方法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克服了传统的"设计"与"可靠性"两张皮的现状,实现了可靠性与性能的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刘征宇 《环境技术》2020,38(2):52-56,81
为研究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与仿真方法。本文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应用响应面法(RSM),充分考虑结构分析中各参数的随机分布特性,利用ANSYS-PDS模块对法兰进行结构可靠性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进行10000次循环模拟计算后,法兰的结构可靠度为92.9%,灵敏度分析显示屈服极限与压力对可靠性影响最大。证明基于响应面法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为机械结构优化及可靠性计算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某雷达天线系统的分叉波导开裂问题提出了三种结构改进方案,对三种结构改进方案进行模态和振动仿真分析,对比三种方案的一阶模态和最大应力值得出该分叉波导的最佳结构改进方案,并试验验证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复合材料双搭接胶结结构开展单向拉伸试验,并利用理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分析对结构在拉伸状态下的胶层剪切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结件的破坏为胶层与搭接板间的脆性脱粘破坏,无胶层内聚破坏,复合材料搭接板局部有分层损伤产生;应力变化趋势的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一致,数据吻合性好且误差小,剪切应力最大值发生在胶结端部,变化趋势从样件中部到端部先下降再上升;胶结接头的破坏是由于外载作用下胶层内部的剪切应力和拉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分布器内有机材料聚酰亚胺薄膜过早失效的问题,基于聚酰亚胺薄膜的材料参数以及薄膜使用时的温度和波动幅值,通过在ANSYS软件中建立了聚酰亚胺薄膜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薄膜发生以断裂为主要形式的失效时,薄膜的Mises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薄膜的薄弱区分布情况。基于概率断裂力学的疲劳寿命计算理论得到了不同可靠度下薄膜的疲劳寿命循环次数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薄膜存在应力集中,且薄膜的应力集中部位与薄弱区均发生在薄膜夹持外沿;计算得到了不同可靠度下薄膜的疲劳寿命循环次数,且疲劳寿命循环次数随可靠度的提升而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5.
冲压模具定位销的材料为0Cr17Ni4Cu4Nb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定位销断裂失效,导致模具损伤。通过化学成分、洛氏硬度、SEM-EDS分析、金相分析、拉伸测试、夏比冲击等试验,对其进行失效分析,结果显示:定位销显微组织中存在的铁素体条带组织以及螺纹孔处存在的腐蚀坑和应力腐蚀开裂是导致定位销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汽车多媒体依据GB/T 29309-2012《电工电子产品加速应力试验规程高加速寿命试验导则》进行HALT试验,结合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失效分析,系统的介绍了HALT试验的全过程,给出了HALT试验设计及分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航天电子载荷是卫星等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在发射阶段会受到较强的振动、冲击等力学应力。为保证航天电子载荷在严酷的力学环境下不失效及不被破坏,文中采用AnsysWorkBench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构建其力学仿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冲击等工况下的力学分析,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以及各工况下相应的最大应力、屈服极限和安全系数等,该仿真设计方法对航天电子载荷的抗力学环境结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瑶 《环境技术》2010,29(4):23-28
海洋环境中某设备使用近一年后,GJQX-6MC型电磁继电器出现触点短路。通过失效分析,指出该电磁继电器触点短路是由于存在封装工艺缺陷,焊料锡封密封性较差,导致电磁继电器在潮湿的空气、海水、电应力及机械应力作用下,使动簧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应力腐蚀断裂,断裂后动簧片活动导致触点瞬间短路。同时,为了排除批次性问题,对此设备所用GJQX-6MC型电磁继电器抽取5只进行了DPA破坏性物理分析,对出现的故障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建华 《环境技术》2009,27(2):31-34
高加速寿命应力试验(HALT),是一种通过施加阶梯强化应力于试品,达到快速发现产品潜在缺陷,操作设计边际及结构强度极限的试验方法,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由于该方法效果明显,目前已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产品制造商认可并推广使用,成为研发设计工程师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重要试验手段。本文简要介绍HALT试验的目的,并结合实际,探讨了HALT试验设备的关键性能指标。另外,基于日常实践经验,重点分析和讨论了HALT试验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一些技术处置措施,从而帮助测试人员正确执行HALT。  相似文献   

20.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17,35(4)
<正>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开展航天新技术试验验证8月1日15时0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随即地面成功捕获立方星。本次试验是我国首次通过飞船系统采用在轨储存方式释放立方星,完成了非火工品装置的分离解锁技术、部署发射器与立方星间接口匹配技术以及部署发射器制造的材料和工艺保证技术验证,为后续我国空间站开展微纳卫星部署发射及在轨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次在轨释放的立方星为标准3U结构,安装在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