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上游滇西北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上游滇西北地区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利用最新的文献数据,结合过去5 a的野外考察成果,分析了滇西北地区的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拥有种子植物6 559种,分属于205科,1 281属。滇西北地区以04%的国土面积,拥有我国种子植物科数的74%,属数的41%和物种数的20%。同时也以10%的土地面积,拥有云南地区种子植物科数的77%,属数的55%和物种数的43%。在热带区系组成方面,比重较大的分布区类型为泛热带分布(165%)和热带亚洲分布(122%);在温带区系方面,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所占比重比较高,分别为193%和145%。热带区系成分与温带区系成分所占的比重非常接近,分别为47%和53%,表现出强烈的区系过渡性,这可能与地层抬升、板块漂移和温性植物类群的迁入有关。温带区系比重略高于热带区系,说明该区域的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温凉性质,这与滇西北地区相对温凉的气候环境是一致的。科的分化强度为63;属的分化强度为51。研究区域内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与其复杂的生境、强烈的区系过渡性和区系分化是一致的。滇西北地区可能是验证、发展各种生物多样性假说的理想场所。因此,滇西北地区的植物多样性不仅值得人们关注和保护,而且也值得研究和探索。与滇东北的药山自然保护区相比,滇西北地区拥有更高比重的热带亚洲成分,这可能与古南大陆的“掸邦 马来亚”板块的位移和旋转有关。滇西北地区与滇西南的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在植物区系高级分区和系统进化的起源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田中线”的真实存在。联系滇西北地区植物区系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节点可能是研究区域内的独龙江地区.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镇江市丘陵区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江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东西分异特征,整体上镇江市东部地区的乡村聚落规模小、空间分布密集、聚落形态较为规则;而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大,空间分布稀疏,且聚落形态较破碎;镇江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受地形、经济、交通、水系、耕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聚落分布具有低海拔区位取向;经济发达区的乡村聚落景观斑块面积小,但斑块密度大,而经济欠发达区的乡村聚落景观斑块面积大,但斑块密度小;乡村聚落距离道路500 m及水系1 000 m的区域内空间分布最为密集;同时乡村聚落与耕地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趋同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基于DEM与1995、2005、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InVEST模型、GIS空间分析方法评估长江中游经济带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并采用回归分析、地形位指数研究生境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经济带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整体上水平较高。高质量生境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区及水域,低质量生境分布于农业城市区;(2)1995~2015年,境内高质量生境存在向低质量退化的趋势,平均生境质量略有下降;(3)生境质量变化水平呈现"北部及东部提升-中部及南部下降"的空间格局,江汉平原和江西省东部地区的生境质量有所提升,生境质量下降区域主要位于中部重要城市连接成的环形带上;(4)生境质量存在显著的地形梯度效应,随着地形位提升,高等级生境质量的县级单元数量逐渐增加,平均生境质量相应提升。1995~2015年,1等地形位的生境质量提升,其余等级地形位的生境质量表现为下降趋势。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长江中游经济带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可为长江中游经济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建立的1ha固定森林样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分析了样地内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样地内木本植物(DBH≥1 cm)共有132种,隶属于42科78属,其中,杜鹃花科、壳斗科、樟科、蔷薇科、冬青科等是优势科,短柄袍、鹿角杜鹃、青冈、长叶石栎、甜槠等是优势种.(2)样地内植物科、属的分布类型均以泛热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为30.95%和20.51%.(3)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个体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幼龄个体数量大,森林群落更新状况良好.(4)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部分优势物种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而在较大尺度上则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南岳自然保护区内藤本植物资源现状,对该区内藤本植物进行了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藤本植物共计59科129属282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有3科5属6种,双子叶植物有50科112属250种,单子叶植物有6科12属26种,裸子植物缺乏。该区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级地理成分有8个分布型,属级地理成分有12个分布型,种级地理成分有11个分布型,均以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较大比例,说明该区热带成分向温带渗透和过度的性质。藤本植物的生活型,以木质藤本占优势,为6064%,草质藤本占39.36%,一年生藤本占1441%。藤本植物的攀援类型分为4型9亚型,以缠绕类为主,占37〖JP2〗94%;其次为吸固类,占2305%,又可分为不定根类、吸盘类和寄生类3亚型;卷曲类占2093%,又可分为须卷类、柄卷类和枝卷类3亚型;刺蔓类最少占1809%,又可分为枝蔓类和钩刺类2亚型。该区藤本植物资源丰富,在垂直绿化与经济开发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地区贫困村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省、湖南省以及江西省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所涉及的贫困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等空间统计法,对贫困村的数量、空间分布密度及模式、垂直梯度分异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地区贫困村省际分布有所不同。数量上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并且同时存在典型的“平原型”贫困村和“山区型”贫困村,且在省域、国贫县、省贫县、非贫县、城市圈等多级尺度下的数量特征不同;(2)在城市群或者城市圈内,贫困村分布呈现低值集聚,而省域交界处的山区多为贫困村分布的高值集聚区;在巫山、雪峰山和武陵山的贫困连片分布区,贫困村多呈均匀型分布;在江汉平原地区,出现显著的集聚型分布;(3)贫困村的垂直空间分异显著。贫困村主要分布在海拔<200 m的平原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数量不断减少。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知和理解长江中游地区的贫困村空间格局,实施更为科学的“精准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7.
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治理与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等级分布,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指出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阐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规律性,以及根据小流域3个地貌单元类型按“三条带”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的技术措施,着重论述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地保水保土保肥,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种植、坡改梯、封山育林雨强明显小于坡耕地,起始产流时间延迟,径流量减少近2/3,土壤侵蚀量明显比坡耕地少得多。土壤侵蚀携带养分,坡耕地损失量最大,等高种植全氮、全磷的损失量最小;坡改梯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流失量较少,说明坡改梯的保肥效果优于等高种植。林草植被对改善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功能,为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恢复和农业可持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芜湖市乡村聚落空间分类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芜湖市为实证,以主体功能区为视角,以GIS技术为支撑,通过对乡村地域空间适宜性评价,将乡村聚落地域划分为优先重构区、鼓励重构区、适度重构区、引导重构区和限制重构区五种类型,提出不同的重构模式和对策,为芜湖市乡村聚落转型与空间重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长江沿江地区的乡村聚落重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借助VAR模型验证2001~2017年三者的作用关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进一步分析其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交通与生态环境互为因果关系,旅游产业分别与交通、生态环境呈显著单向因果关系,三者相互促进,但又彼此制约;(2)2001~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上升趋势,多数地区从拮抗和磨合状态进入耦合状态,并由中、低协调耦合阶段转为极协调耦合阶段,协调度滞后于耦合度;(3)长江中游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区域差异,2001~2006年武汉城市圈的表现优于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沙、南昌等少数中心城市耦合协调发展要优于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赣江河岸带种子植物的调查和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赣江河岸带种子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区系组成复杂,共有种子植物119科405属708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117科403属706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99科312属548种,单子叶植物18科91属158种。其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河岸带种子植物总种数的62.01%,而木本植物中落叶成分占到71.67%,体现了河岸带特殊的生境特点。赣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中,世界广布科、属具有优势,分别占总科、属的39.50%、15.31%,使河岸带植被具有隐域性的特点,属的分布区类型复杂,Temp值为1.02,体现了其植物区系地带性过渡特征。运用聚类分析、公式拟合和主成分分析几种方法研究赣江河岸带与几个区系的关系,结果表明,赣江河岸带处于典型湿地与典型山地之间,区系组成具有水陆交汇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73%的土地为碳酸盐岩覆盖,生态环境脆弱,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是我国一个相对独特的地域环境单元,也是一个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仅需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342种,分属84科193属。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特征,并从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习性,喀斯特生境本底的严酷性(如土壤瘠薄、方便利用的地表水匮乏等),人类干扰活动(如盗伐,毁林垦荒,水土流失,酸雨危害等)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珍稀濒危物种的濒危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应采取的七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青浦区不同用地类型河流滨岸带生境及植物群落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工业用地、农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绿地和荒地等6类不同用地类型,于上海青浦区选取河流滨岸带样点48个,研究不同用地类型对滨岸带生境及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1)目前该地区河流滨岸带生境优劣程度为:荒地>绿地>农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区>工业用地。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用地类型下人们对河岸类型、滨岸带几何形态以及原有植被的影响所造成。(2)目前该地区河流滨岸带有植物51科118种,平均丰富度水平绿地最高,工业用地最低。从植物的生活型与来源方面看,6类用地类型下的河流滨岸带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工业用地受人为影响强度较大,外来入侵植物比例高达27.22%;农业用地草本平均数量11.75种,为6类用地类型中最高水平;交通用地与居住用地表现出较大人工引种植物比例,分别为37.77%和49.97%;绿地有相对均衡的乔灌草比例,人工引种植物占所有植物的64.05%;荒地缺乏乔木与灌木类型,自然分布植物比例最高,为69.94%。
  相似文献   

13.
大都市周边乡村聚落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重构与转型,分析特殊区域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引导区域内的乡村发展,并可为特殊地域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有益启示。以武汉市新城区1 868个行政村为研究区,从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结构及形态分异3个方面出发,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大都市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武汉市乡村聚落集聚特征显著,但空间分异明显,具体展现为自近郊向偏远乡村地区呈"倒U型"结构;在规模分布上,武汉市乡村聚落规模普遍偏小,表现为近郊大,外围小的连片分布态势,并在局部上与密度分布存在正相关;在形态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主要为条带、团簇、散点等形态。最后,通过实地调查识别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近郊以发展都市农业和到中心城区兼业为主,多为城乡两栖生活模式,远郊以传统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相似文献   

14.
客观核算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对评估区域水资源盈亏状况和衡量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省公顷”修正水资源均衡因子,计算并分析200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增幅为34.63%;(2)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武汉城市圈水资源生态足迹北部高于南部,环鄱阳湖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环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北部和东南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3)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具有最高解释力的交互因子为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和GDP。该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岩溶山区聚落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在几十年的演变过程中,其对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弄清岩溶山区聚落动态分布格局和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岩溶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地区为例,应用1963航片和2004年SPOT影像,通过GIS技术和景观指数定量评价方法,在小尺度区域内研究了乡村聚落40多a来的分布格局和演变,结果表明在后寨河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不同地貌类型下土地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聚落分布格局、数量和规模,之后到2004年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使聚落的总面积极大增长,而聚落快速发展的空间差异则主要由对外交通条件决定,聚落向交通干线集中,表现出沿公路呈线状分布趋势,并且形状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6.
聚落规模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历来是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分形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聚落的定量研究,而相对于城镇体系分形研究,乡村聚落体系的分形研究是一块"短板"。为定量对比分析苏南地区与皖北地区的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以ArcGIS9.3软件为平台,在县域尺度上选取镇江丹阳市和宿州埇桥区平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豪斯道夫维数对比分析了聚落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差异,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集聚维数,从聚落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和聚落随机集聚的向心性两方面,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差异,对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的多级分形特征差异作了重点探讨。结果表明:丹阳市和埇桥区规模分布分形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966和0.962、空间结构的相关系数R2在0.990左右,表明苏南地区和皖北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在规模分布和空间结构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表现出自相似结构,且皖北地区聚落体系处低水平发展阶段;苏南地区和皖北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存在多级分形的特征,苏南地区的城市的集聚性强于皖北地区,而镇(乡)和中心村的集聚性(分维数D平均值为2.162和2.029)则明显小于皖北地区(分维数D平均值为1.916和1.592);平原地区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与其城市化阶段密切相关。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分形思想进行聚落体系规划,有效地利用地理空间资源,优化区域聚落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7.
城乡地域功能融合发展是纾解国土空间冲突的关键路径。该研究运用熵权TOPSIS、核密度估计和融合发展度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的城镇、乡村地域功能水平,以及城乡地域功能融合发展的时空格局,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识别其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市城镇、乡村地域功能呈上升趋势,城镇地域功能形成“点-团-面”的分布格局,区域差异逐渐收窄;乡村地域功能呈“簇团”状分布格局,上中下游的地理梯度分异现象突出。(2)长江经济带各市城乡地域功能由融合过渡型向融合提升型突变发展,融合发展水平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特征,由以中心城市为节点向以核心城市群为组团的分布格局演进,东西部极化加剧、省域内部差异扩大。(3)长江经济带城镇与乡村地域功能相互促进发展作用显著增强,先后历经需求融合、引导融合和自发融合等阶段,融合发展过程呈现由融合过渡到融合提升再到融合优化的螺旋式上升规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上游地区以政策引导发展为契机,吸引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上游地区转移,集中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镇、乡村地域功能双提升。(2)中游地区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6个城市为例,构建了经济发展、城市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评估了36个城市2011~2013年的耦合度,并利用GIS技术分析系统的得分与耦合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比较相似,三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存在显著性的地区差异。36个城市生态环境得分均值很高,城市之间差异很小。从耦合度的空间分布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明显存在3个高耦合度的聚集区域,即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南昌(含鄂州、黄石和九江)城市带和鄂北4市,即十堰、襄阳、宜昌和荆门。最后,36个城市之间耦合度的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作为洞庭湖一级支流,澧水对洞庭湖乃至长江水系鱼类资源的维持或补充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了解澧水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4月~2011年12月,对湖南境内澧水水系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采集鉴定鱼类95种(包括1种湖南鱼类新纪录,4种外来种),隶属于8目19科59属。种类组成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053%。多样性分析表明,澧水不同江段鱼类群落多样性处于较好或丰富状态,在空间分布上,鱼类物种数按上、中、下游依次增加,多样性指数也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相似性及聚类分析表明,澧水鱼类群落可分为3个类群,即:上、中、下游类群;上游与中游类群为中等相似,与下游类群为中等不相似,中游与下游类群相似性总体小于与上游类群相似性。澧水鱼类在洄游、摄食、栖息习性等生态类型上呈现多样化特征。调查江段渔获物组成虽存在差异,但主要以鲤、鲫、翘嘴鲌、蒙古鲌、鲇、黄颡鱼、[XCz1.tif;%85%85,JZ]、银鮈、中华花鳅、子陵吻鰕虎鱼等湖泊定居性或山溪流水性[JP3]鱼类为主,“四大家鱼”等洄游性鱼类所占比例极低,鱼类小型化现象明显,原因分析主要与水工建设和过度捕捞有关。[  相似文献   

20.
铜陵铜尾矿复垦现状及植物在铜尾矿上的定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安徽省铜陵市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主要的铜矿产区,其铜尾矿共有5个主要的分布区域。随排放时间的延长,各尾矿库的持水保肥能力和植被覆盖率提高;铜尾矿限制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是极端贫瘠和重金属毒性,各尾矿库的重金属含量都很高,而N 、P、K和有机质的含量很低甚至为零。自然和人工定居于尾矿上的植物共有9 科37 属40种,其中禾本科、豆科、菊科植物占所有植物种的72.5%,此3科植物因有完美的生态适应机制而能成为在尾矿上定居的先锋植物和优势种。铜尾矿库植被自然演替属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期演替,铜矿废弃地的治理和恢复重建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