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健康和幸福直接领带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构成世界食物安全的生物基础并维持人类的生计。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以空前的速率被改变着,这种改变的最重要驱动者是土地覆被、气候变化、污染、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获取及外为物种的引入。  相似文献   

2.
<正>生物多样性保护事关人类生存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体现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转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对于加快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提高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钰 《环境保护》2007,(7A):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鉴明。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伦理规则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多种价值,而人类的活动正导致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减少。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本文在介绍生物多样概念的基础上,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规则为:生物资源享用的平等原则,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的平等原则,生物多样性保护费用分摊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孙钰 《环境保护》2007,(13):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鉴明.  相似文献   

6.
《世界环境》2011,(2):50-53
合作单位:伦敦动物协会全球足迹网络地球的状态地球生命力报告运用一系列的指标监测了生物多样性、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地球生命力指数通过追踪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种群的变化,反映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7.
本期讨论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地球不同环境中,生物遗传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具体划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数十亿年演变进化的结果,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源与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的数百万物种,构成了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依靠生物多样性的支撑,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和生境中繁衍、生息。但是,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过度开采、外来物种的入侵,气候变化和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退化,最终影响了它对人类的服务和供给。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前途,没有生物多样性,地球也将由葱荣走向黯淡,人类终将无法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议定书,完善管理体制及资金机制,开展科学研究和评估,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仍未得到遏制,"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难以如期实现。本文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存在的主要挑战,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政策建议,为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全球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愈演愈烈,如贫困、饥饿、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安全危机、土地退化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这些危机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指出,生物多样性目前消失的速度要高出1000万年来平均速度的数千倍,  相似文献   

11.
青岛崂山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保护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热点问题。青岛崂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而且也是生物多样性特点比较显明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人地矛盾、人资矛盾加剧,尽管世界各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已经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未能从根本上扭转环境逆向演化的趋势,由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没有得到有效减缓,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以及生物多样性锐  相似文献   

13.
《河北环境保护》2009,(3):F0004-F0004
“环保之物种的多样性”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在这个地球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
《河北环境保护》2009,(12):37-46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了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任务,也是全球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和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  相似文献   

16.
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指土壤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微生物种类、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这些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样化程度。一般认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基因、物种、种群以及群落4个层面。长期以来,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缺失导致对于它们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远没有宏观生物那样受到重视。人类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了解很少,只能作"黑箱"处理,导致某些微生物种群的消失和演替,已知有8%的真菌种群处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2,(13):4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目前,人为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肩负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神圣职责。2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戮力同心,生物多  相似文献   

18.
<正>“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国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传播力度,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行动和成效及对全球的贡献,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任海 《世界环境》2022,(6):34-37
<正>2022年12月6日-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终于就“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达成一致。这个框架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时,全球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治理,寻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努力,这个框架将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并迎来恢复拐点提供政治基础。可以说,这个框架是一个历史性的成果,从此,国际社会有了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20.
(一) 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生物多样性这一名词很快响彻云霄,传遍全球。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称。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越复杂,人类的生存环境就越稳定,食物。药物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就越充足,社会才可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