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工作环境的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2.
煤矿矿井避险硐室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现场瞬间受到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一部分。在相当一部分矿工都是因为在井下透水或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溺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而且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建设矿井避险硐室和研制矿用救生舱,以便为矿井发生事故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制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够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被困人员还能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建立井下避险硐室,对事故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安全》2010,(12):125-125
11月21日,四川威远八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9名矿工被困矿井中。救援人员在事故发生后26h内,成功营救出所有被困人员,这个救援速度让人难以置信。在营救的29名矿工中,张洪良是煤矿副矿长,他是在发生透水事故后,下井通知工人时被困井下的。被救的张洪良讲述了被困在井下的25h。  相似文献   

4.
面对煤矿事故频发现状,立足矿井安全实际生产困难,深入探索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煤矿安全事故中,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实验平台模拟煤矿员工工作现场,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以及安全文化教育后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趋势。对比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次数不一定越低,且安全文化教育的刺激作用具有保质期。  相似文献   

5.
正义 《劳动保护》2003,(7):53-53
早在1927年,日本财阀大仓藤田组,在山东淄博开采华坞煤矿时,不为矿工的安全着想,造成了一起历史上罕见的矿井透水事故,178名矿工被淹在井下,26天后把水排出,只有27人生还。  相似文献   

6.
浅析矿井老空探放水方法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害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各级事故通报表明,透水事故是主要的重特大事故类型之一。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惊险未遂事故以及一般事故也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如因涌水来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及人员安全时,井下职工应迅速组织起来,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到上部水平或地面。在行动中,应注意下列多项:  相似文献   

8.
<正>4月20日13时26分,和龙市庆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作业73人,经全力救援,55人安全升井,18人遇难。目前,现场救援工作已经结束,12名受伤矿工已全部转送到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救治,生命体征平稳。事故发生后,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巴音朝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处理等工作。抵达庆兴煤矿后,王儒林、巴音朝鲁直奔出事矿井,察看事故现场,向相关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公安武警详细询问抢险救援、人员核实等情况,并对井口封闭等工  相似文献   

9.
应强化矿工的安全知情权、自主行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生在停产整顿矿井的事故越来越多,特别是7月以来,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46起,其中有27起发生在停产整顿矿井,占58.7%。这些煤矿矿主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矿工生命于不顾,恶意违法违规生产,最终酿成了重特大事故,给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究其原因,一方面,矿主为了追求利润并使利润最大化,不但对停产指令置若罔闻,顶风违规组织生产,而且对必备的煤矿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不予设置,更有甚者,还超能力生产。曾造成83名矿工遇难的新疆阜康神龙煤矿“7.11”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是新疆有史以来最大的煤矿事故,更是一起严重…  相似文献   

10.
智利矿工巴斯托斯6个月前,与妻儿刚刚逃过智利里氏8.8级的百年大地震,又因为改行当矿工遇上矿井坍塌,与其他32名工友被困井下。幸运的是,事故发生17天后,他和工友们仍然活着。是什么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是因为矿井下配备了基本的清理设备,如手推车、靠电池供电的大型清除设备,同时矿井内还有通风口和饮水储备,还预先存有罐头、牛奶等应急物资?还是因为充足的安全生产投入以及"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本刊邀请了安监部门、企业、媒体等几位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希望能为工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壮大的过程中提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勇 《劳动保护》2008,(2):106-107
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导致171名矿工遇难。从当时的事故报道中可以看出,事故发生时和发生后的5天时间里,该矿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对当班井下矿工人数和事故后安全升井人数始终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晓宇 《劳动保护》2005,(11):76-76
据媒体报道,8月7日,广东梅州兴宁市煤矿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12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生还希望渺茫。事故原因是矿主违法、违规、违章经营,梅州市政府、兴宁市政府同样也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两市市长停职检查。看了这则消息,笔者在对矿工生死未卜担忧、无比愤慨矿主的所作所为的同时,也对上级政府敢于动真格表示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智利矿工巴斯托斯6个月前,与妻儿刚刚逃过智利里氏8.8级的百年大地震,又因为改行当矿工遇上矿井坍塌,与其他32名工友被困井下。幸运的是,事故发生17天后,他和工友们仍然活着。是什么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是因为矿井下配备了基本的清理设备,如手推车、靠电池供电的大型清除设备,同时矿井内还有通风口和饮水储备,还预先存有罐头、牛奶等应急物资?还是因为充足的安全生产投入以及"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本刊邀请了安监部门、企业、媒体等几位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希望能为工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壮大的过程中提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矿工人体能负荷、疲劳与工伤事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煤矿井下事故对矿工威胁很大,体力负荷过重而导致疲劳是引起事故不可忽视的原因。测定不同工种井下矿工的体能负荷情况,并根据FIX疲劳指数的测定,分析矿工劳动负荷与工伤事故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疲劳状态下事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劳动负荷越重,疲劳越重相对的事故发生率也越高。减轻疲劳对预防事故发生与保证工作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07,(6):58-58
今年3月18日,山西省晋城市城区西上庄办事处苗匠联办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燃烧事故,井下21名矿工罹难。事故发生后,该矿投资人王建军、法人代表苗明庆、副矿长宋天炉等人不仅未积极采取有效救助措施,还对事故隐瞒不报,安排人员封锁消息,遣敞民工,掩埋证据,情节恶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应急救援时的事故状态是个非常态。按事故致因理论的能量说,事故状态是能量的不受控制和约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已发生多起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的事实,提醒人们注意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在崇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将事故的损害降到最小的程度,尽量不发生救援时的二次伤亡。救援人员的作业状态不同于任何其他正常状态下工作的人员,在人、机、环这个均衡系统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这个安全生产的最后屏障也就成为他们的重要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11月28日上午7时20分左右。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293名矿工.经抢救.有127名矿工安全出井,166名矿工被困井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10,(12):69-70
智利矿工巴斯托斯6个月前,与妻儿刚刚逃过智利里氏8.8级的百年大地震,又因为改行当矿工遇上矿井坍塌,与其他32名工友被困井下。幸运的是,事故发生17天后,他和工友们仍然活着。  相似文献   

19.
从近年来发生事故的矿井看,有些矿井并非是证照不全或者明令取缔的非法矿井,他们往往头顶着无数的光环,挂着“安全生产先进管理单位”的桂冠,还有的是安全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单位,这样的矿井在人们的心中,特别是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部门心中,是放心单位、信得过的单位。这些矿井发生事故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28日下午,连城县北团镇上江村煤矿13号井,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事故惊动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牵动了几十万人的心,经龙岩矿务局和苏邦煤矿矿山救护队长达23小时的奋力抢救,被困的井下7名矿工6人已死亡,1人幸存。这是连城县继1988年3月30日西山煤矿矿井火灾死亡7人事故以来的又一重大事故。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分析认为,造成这起重大火灾事故的起火原因是井下作业人员违反有关规定,违章带烟火物品下井,吸烟后将烟蒂丢在井下压风机房,引燃机房周围可燃物而引起矿井火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