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内部填充有陶粒的生物滴滤塔净化苯乙烯废气,考察了气体流量、液体喷淋量及氮源对苯乙烯废气净化效果的影响。,进口苯乙烯质量浓度为300~4500mg/m^3时,气体流量和进FI苯乙烯质量浓度对苯乙烯的去除率影响显著,当气体流量为0.3m^3/h时,苯乙烯去除率达87%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气体流量为0.9m^3/h时,液体喷淋量对苯乙烯废气的净化效果影响不明显;降低进口苯乙烯质量浓度和增大生物滴滤塔的有效传质面积,有利于苯乙烯的净化;用浓度为0.0017mol/L的NaNO3作氮源时苯乙烯的去除效果优于用NH4Cl作氮源时苯乙烯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型生物滴滤池处理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 Envirogen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滴滤池 ,并实现工业化 ,用于处理喷漆作业排出的含二氯甲烷废气。在早期试验中 ,处理规模为 50 0 0英尺3/min的装置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基乙基酮、丙酮和二氯甲烷的分解率达到 99%。滴滤池内装有中空、穿孔且内有横梁的球形填料 ,以便为降解化合物的细菌提供巨大的表面积。含有污染物的气流从滴滤池底部进入穿过滤床 ,而水从上部滴下。与处理相同体积废气的传统生物滤池相比 ,这种新型生物滴滤池的体积小 2 0 % ,用水量亦少2 0 %。虽然其所用球形介质比普通有机介质贵50 % ,但所节约的运转费用远可…  相似文献   

3.
生物膜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技术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张丽  张小平  黄伟海 《化工环保》2005,25(2):100-103
综述了生物法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生物膜法处理VICs的装置及工艺流程。重点讨论了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池在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填料、生物量、湿度、pH和营养物质等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生物处理废气WaterEnvirnmentResearch,65(4)368-371(1993)通常废水处理中的生物处理也可用于处理被污染的废气。生物处理废水一般采用3种装置,即生物过滤器、悬浮生长生物洗涤器和固定膜生物洗涤器。在生物过滤中,废气和以...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涉及恶臭废气的吸收-生物处理方法:恶臭废气进入喷淋吸收塔,发生吸收、增湿和降温作用,然后进入生物滴滤装置,在上升过程中与附着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接触并被生物降解为无臭的化合物,净化后的气体排出。空床停留时间为11~45s。喷淋吸收产生的废水一部分可作生物循环水、其他经生化处理后重新作为喷淋水循环使用。吸收-生物技术能高效去除有机胺、氨气、硫化氢、硫醇、甲基硫醚(DMS)、二甲基二硫(DMDS)、苯乙烯、挥发性有机物(VOC)、二甲基三硫、苯甲胺、二硫化碳、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化工总厂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英杰  李旭祥 《化工环保》1998,18(3):131-135
黑龙江省化工总厂针对化肥改扩建后的废水水质情况,采用悬浮污泥法A/O生物脱氮工艺和生物膜法A/O生物脱氮工艺进行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法A/O生物脱氮地废水中的总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废水碳氮比偏低的情况下,总氮的去除率可达到84%左右。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填料塔处理三甲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芳  魏在山  叶蔚君 《化工环保》2006,26(6):463-466
为解决废气中有机胺类物质的恶臭污染问题,采用自制生物填料塔处理三甲胺废气,考察了生物填料塔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三甲胺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中三甲胺质量浓度为80.00mg/m3、气体流量为0.3m3/h(停留时间不小于30s)、循环液喷淋密度为0.5m3/(m2.h)的条件下,三甲胺去除率达99.9%,净化后气体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生物填料塔对三甲胺的总去除量与容积负荷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达0.9949,表明三甲胺废气的生物净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化工环保》2007,27(5):448-44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和粉末去除设备。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燃烧反应机、粉末去除设备及废水处理槽。粉末去除设备包括主腔体、第一废气排出管、洒水组件、废水排放管及废气排人管;主腔体包括废气人口、第一废气出口、叶片阻泥板(为多个叶片)和压力表。第一废气排出管的一端与第一废气出口相连,其另一端连接至废气处理装置的外部。洒水组件包括第一洒水构件,第一洒水构件位于叶片阻泥板的上方。  相似文献   

9.
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恶臭气体的种类、危害、特征、处理方法及原理;概述了恶臭气体的3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器,介绍3种方法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亟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物滴滤塔处理甲苯废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生物陶粒和聚氨酯泡沫为生物滴滤塔填料,对甲苯废气进行处理,考察不同生物滴滤塔挂膜启动时间以及气体流量和甲苯质量浓度条件下生物滴滤塔对甲苯废气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所需要的挂膜启动时间更短;在气体流量为450L/h时,以生物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甲苯去除率稳定在72%左右,聚氨酯泡沫为填料时甲苯去除率稳定在65%左右。以聚氨酯泡沫为填料时,随甲苯质量浓度提高,甲苯去除率下降幅度较小,甲苯质量浓度为1.80g/m3时,甲苯去除率仍在7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低pH生物滤池处理甲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低pH生物滤池处理甲苯废气。实验结果表明,低pH生物滤池对甲苯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甲苯废气进气流量为420L/h、进气甲苯质量浓度为200~700mg/m3时,稳定运行阶段,甲苯平均去除效率在98%以上,出气甲苯质量浓度为0~30mg/m3。低pH生物滤池中,CO2的产生量与甲苯降解量的比(物质的量比)为2.60,小于理论值3.35。经过长时间运行,低pH生物滤池内的优势微生物由刚开始接种时的以异养细菌为主演变为真菌为主,优势真菌菌株分别属于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优势异养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相似文献   

12.
徐根良  卢景 《化工环保》1994,14(6):325-331
采用吸附法对含醋酸乙酯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回收净化处理,考察了活性炭对EA的静态和动态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采用AC固定床吸附回收废气中的EA具有良好效果,EA的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出口气中EA的浓度低于1mg/m^3,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嗜热菌生物过滤技术处理高温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馨月  王灿  季民 《化工环保》2011,31(1):34-37
介绍了嗜热菌的特点及其潜在优势,针对高温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硫化氢气体、芳香族挥发性有机物(VOCs)、脂肪族VOCs),详细阐述了嗜热菌生物过滤技术对高温废气的处理性能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嗜热菌生物过滤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并展望了嗜热菌生物过滤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物滴滤塔去除废气中的H_2S。研究了进气量及进气浓度对H_2S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生物滴滤塔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营养液喷淋量为6 L/h、进气量为0.8 m~3/h左右、进气H_2S质量浓度在0~70 mg/m~3之内随机变化时,生物滴滤塔对H_2S的去除率能稳定达到90%以上。此时生物滴滤塔的最高负荷为5 400 mg/(m~3·h)。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出H_2S去除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菌为硫杆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WSH-2型催化剂在环氧丙烷(PO)/苯乙烯(SM)装置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工业化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在废气处理量86 000 Nm3/h、设定反应器进口温度250~300 ℃、设定进口非甲烷总烃(NMHC)质量浓度1 000~2 200 mg/m3的条件下,无论单系列还是双系列运转,采用WSH-2型催化剂均可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气体中的NMHC、苯、甲苯、乙醛、SM等的含量均符合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NMHC去除率达到92.9%以上,装置运行稳定。按照目前的废气排放工况推算,预计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可达5 a。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生物滴滤现场中试装置,处理某生物发酵类制药厂生产车间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混合废气。该装置28 d挂膜启动成功,对废气中恶臭和VOCs组分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能适应现场废气浓度和气量波动的变化。总体而言,喷淋强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小,处理气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大。当处理气流量大于2 845 m3/h(对应空床停留时间40 s)时,对恶臭和VOCs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当处理气流量为2 000 m3/h时,VOCs的最大去除负荷为2.003 g/(m3·h),对应的进气负荷为2.119 g/(m3·h)。对该装置中填料上的微生物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发现金属杆菌(Metallibacterium sp.)、硫单胞菌(Thiomonas sp.)、黄杆菌(Fluviicola sp.)、支气杆菌(Cloacibacterium sp.)和嗜酸菌(Acidiphilium sp.)为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过滤法处理甲醛废气,研究了填料类型、填料厚度及植物(吊兰)根系对甲醛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土壤、陶粒和蛭石末的混合材料为生物过滤塔的填料时,甲醛去除率高于以普通土壤为填料;当甲醛进口质量浓度为0~0.300g/m3、混合材料厚度为100mm时,处理后出口甲醛质量浓度为0~0.003g/m3,低于GB/T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放标准(0.03g/m3);当混合材料厚度为100mm时,距离吊兰根系(水平距离)100mm处的甲醛质量浓度最小,表明吊兰根系对生物过滤塔的甲醛去除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物过滤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过滤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基本工艺流程,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生物滤池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填料、湿度、温度、pH和营养等,指出了各因素在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并对应用生物过滤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外动态     
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微乳液处理危险废物ChemicalEngineering ,2 0 0 2 ,10 9( 5 ) :19  LosAlamos国家实验室正在开发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微乳液工艺 ,用于去除混合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和有害金属。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物的处理费用一般约为 2万美元 /桶 ,而采用该超临界技术将有害金属去除可降低其处理费用。试验中 ,在温度为 4 5℃和压力为17 5~ 2 4 5MPa条件下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微乳液将废物中 99%的铜和铕 (一种放射性代用品 )去除。金属在二氧化碳中是不溶解的 ,而仅用水时 ,只有当水的用量很…  相似文献   

20.
《化工环保》2008,28(3)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定型机废气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与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气液分离装置通过废气管与生物处理装置连通,生物处理装置通过出气管与离子氧化装置连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