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区域旅游发展及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概念释义、构成和特征入手,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制模型。研究提出,旅游资源、市场条件、旅游要素供给与相关产业支撑、政府和组织支持、文化和区域要素等是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资源和条件。基于以上认识,对北京东城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东城区建设国际会议旅游集聚区、国医健康旅游集聚区、国学修学旅游集聚区和旅游商品集聚区"四位一体、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高端旅游集聚区,并对集聚区建设的布局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全要素生产率与旅游经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提升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在理论上推导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全要素生产率和旅游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2001—2014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通过区位熵指数和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TFP状况;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产业集聚水平不高,TFP虽为正向增长但较为缓慢,技术效率为负增长,体现了旅游业粗放式的发展特征;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有正向影响效应,旅游业TFP的提高在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发展的传导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但TFP的推动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集聚和扩散理论,使用双重差分法对我国京津冀地区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定量分析了高铁对旅游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影响以及高铁效应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能够降低京津冀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促进旅游产业扩散,且这种高铁效应呈现逐年增强的变化趋势;高铁开通一段时间后,中心地区与外围地区的旅游产业向边缘地区扩散,促进边缘地区旅游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原城市群2015—2020年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且内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演进态势;(2)区域上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了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集聚的两极分化格局;(3)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其综合发展水平基本吻合;(4)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绿色生产、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经济绩效、游客体验性福利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程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值赋权法、功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对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情况与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6—2015年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极化效应显著,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市州数量较多;(2)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由"单极"向"面状"转变,分布不均衡;(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勉强协调型,发展协同效应较弱,耦合协调度在空间集聚方面的"趋同俱乐部"现象明显;(4)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耦合协调度越高的区域对经济、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流"的集聚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6.
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展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包括空间高度集聚、产业紧密联系和创新特质明显等三个方面;旅游集群产业的构成包括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要素产业和旅游辅助产业三个层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明确皖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受到了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以属于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省为研究案例,从休闲经济的视角探讨了国内同类型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了目前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在梳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从产品特色、休闲产业化、设施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策略措施,旨在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改革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核心期刊特别是CSSCI期刊文献的梳理,发现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三大方面,且前期更多关注效率改革,后期更多关注公平改革。其中,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宏观管理体制、旅游国企治理结构、遗产和景区管理体制、旅游价格管理体制等方面,而旅游综合配套改革、旅游全面深化改革研究则是对前一阶段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化。总体上,学界对旅游业改革的研究落后于产业实践,并受政策影响明显,学术前瞻性和独立性不够。今后中国旅游业改革发展及其研究需要守正创新——即公平效率原则,围绕国民健康幸福方向进一步展开,回归旅游休闲业发展的本质和旅游学科研究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采用仁慈型交叉DEA效率模型、冷热点分析、Tobit模型等方法对2010—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化及驱动机理进行了全面探析,结果发现:①2010—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②研究期内,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而融合效率增长率呈“东部—西部—中部”依次递减,但融合增长率都不高。③研究期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呈区域差异性和集聚性。④从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驱动机制剖析来看,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地区城市化水平、信息发达程度、创新能力、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是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驱动因素,促使效率时空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工业遗址、工业景观类资源景区不仅能成为旅游休闲中心,还可以以此为平台建设文创旅游产业园区,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中心乃至高端服务中心,从而延伸区域产业价值链,促进工业、商业、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集聚。通过实地调研与Google地图扫描展开案例分析,发现南风古灶陶瓷工业遗址景区经历核心资源景区化—旅游景区品牌化—资源景区创意园区化—创意园区中心平台化的过程,逐渐成为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文化体验中心+高端服务平台,可为其他城市或区域文创业、工业、商业、旅游休闲业的融合集聚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