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5,43(3)
EHS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岗位,环境管理人员需要专业化、职业化.我国正在试点推行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即是趋向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文章探讨了实现企业环境监督员资格化管理的路径:国家以立法确定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确立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实现企业环境监督员资格化管理;企业落实环境管理责任制,建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作通讯》2008,(11):I0013-I00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提出的“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施职业资格管理”、“扩大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实行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要求,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能力与水平: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我部于2006年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前,省环保局制定出台了《河北省重点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726家省重点企业和省“双三十”涉及的30家重点企业中分别设立1名环境监督员,以强化环境监管,落实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推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应先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让日本在较短时期内解决了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严重环境污染,改变了其公害大国的形象。今日,中国要推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可以从日本的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中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呢?  相似文献   

5.
任洪岩 《环境保护》2014,(11):23-26
近年来,我国企业污染防治实现重点突破,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引导性环境保护机制作用明显,但企业环境保护仍存在量化管理缺乏、行业管理薄弱、企业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从企业环境责任体系、重点企业制度、经济激励政策等角度,提出建立以企业环保为主体的污染防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乔永波  吴旭阳 《环境保护》2020,48(14):67-73
根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阶段性特征"观点,文章指出我国应根据所处的制度阶段,学习高环境绩效国家的共性经验,不能仅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借鉴。高环境治理绩效国家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处于规则阶段,共性表现为:有专门针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机构;针对未按要求披露等行为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出台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报告政策指南;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发布准则制度来指导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对外披露。从企业披露主动性、法律制度、秩序基础等方面,分析得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总体以惯例阶段为主。根据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阶段演进的各因素,提出提升企业会计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完善执行机制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阶段攀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对水污染物排放在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总量控制,对排污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运用行政手段,强化对水环境的管理,促进水环境管理由定性化向定量化转变,实行重点污染源重点控制,重点水域重点保护,加速环境目标实现的一种有效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注入企业管理机制,给环保工作带来生机。企业有了排污总量指标的自我约束和目标追求,推动环境管理从局部、零星的随机管理,转向系统化管理。把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控制排污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生产、环保“两张皮”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企业“三个效益”。  相似文献   

8.
建立中国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是最近几年国际上提出的一种企业自我环境管理的制度,是一种自愿性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手段。笔者主要介绍了这种制度的概念、类型、原理及国内外的有关实践,提出在我国建立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在江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江苏省提出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是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评价和分级,并定期将评级结果向社会公开的一项制度。根据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企业的环境行为被分为五类,分别以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五种颜色表示。绿色为环境行为的最高等级;蓝色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达到公众认可的一个标志;黄色是警告色,虽然做到了达标排放,但企业的环境管理力度仍显不够;红色是一种违章色,表示企业的环境行为没有达到基本要求;黑色是表示企业污染严重,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企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对国家安全管理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联络机制以及检查企业事故风险等方面内容做了详细规定。他们按照sevesoⅡ提出的要求制定预案、提交安全报告、开展隐患排查等,且无论发生任何事故,都能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这均得益于意大利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较为完备的监管措施。我国应从法律、宣传、教育等各方面提高企业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档案及数据库,为研究制定环境风险源分级标准、建立环境风险源评估制度、实现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奠定基础,为建立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对国家安全管理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联络机制以及检查企业事故风险等方面内容做了详细规定。他们按照SevesoⅡ提出的要求制定预案、提交安全报告、开展隐患排查等,且无论发生任何事故,都能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这均得益于意大利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较为完备的监管措施。我国应从法律、宣传、教育等各方面提高企业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档案及数据库,为研究制定环境风险源分级标准、建立环境风险源评估制度、实现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奠定基础,为建立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政府如何强化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进行了深层探讨.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建议成立国家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强化环境生态的管理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环境保护部门集中管理环境生态.  相似文献   

13.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的总体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比较了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行为与现阶段在推行清洁生产时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后,强调实施良好的环境管理对企业清洁生产行为的重要性。根据上海目前应加速推进清洁生产的进程,尽快建立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要应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从组织上获得企业对清洁生产的承诺和支持,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对清洁生产的实施和持续,以及资源的投入,以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实现  相似文献   

14.
企业热线     
《环境导报》2003,(6):14-14
问:企业的环境管理主要做哪些工作?答: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是地区环境管理的基础,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是保证区域环境质量的先决条件。该工作大体有七方面:(1)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清洁、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2)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及各项规定,建立和督促执行本企业的环保管理制度;(3)进行环境监测,掌握企业污染状况,对环境质量进行监督,分析和整理监测数据,及时向有关领导及部门通报有关监测数据,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4)充分利用资源与能源,…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企业实施环境管理过程中环境会计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借助对两个国际级环境管理机构制定与推行其管理措施的比较资料,分析了环境会计对环境管理产生支持效果的内在机理;进而构建了基于环境会计的企业环境管理的全成本评估架构:着重界定关键概念,推介并分析如何通过环境会计资料库系统进行清洁生产的全成本评估的方法和步骤,旨在协助企业选择较优的清洁生产替代技术,为企业获得生态效益提供理论基础扣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及借鉴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  夏光 《环境保护》1998,(10):41-42
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从70年代开始实施的“企业公害防止管理员制度:,公害防止管理员经过专门的资格考试,由企业选拔聘任,他们的作用是确保企业遵守 保法规和标准,对环境设施进行管理和保养,从量和质两方面掌握污染负荷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由于国内缺乏相应技术规范和指南的指导,国内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形式较乱且数量较少,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企业节能减排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环境报告书是企业向社会及公众公开其环境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的编制及成功发布为山东省建立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指导,其也将对中国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加强国家对环境管理的职责,可收到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之实效,所以世界各国均十分注重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模式亦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模式。1分散管理模式该模式的环境管理权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行使,这些部门主管的行业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或可能受到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影响。采用此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意大利、荷兰、苏联等。该模式的优势在于:由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熟悉本部门的工作,容易把环境管理与行业管理协调起来。不足之处在…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实施ISO14001标准认证,是为了建立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管理平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影响ISO14000有效性的因素有:企业一把手的环境意识、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地位、法律环境、审核认证的公正性、环境报告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2012,(13):13
当前,我国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工作比较滞后,部分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各类环境风险突出,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国家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社会对违法企业的批判声不绝于耳,对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未雨绸缪胜于亡羊补牢。提高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关乎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企业的重大社会责任,是检验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标度尺和风向标,是企业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是建立全防全控防范体系的基石。因此,企业在实践中需牢固树立防险胜于救灾的意识,不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发展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