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湿式纤维栅振动除尘机理与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提出了湿式振动纤维栅除尘机制的理论模型。在风流作用下,纤维振动所产生的水膜增加了湿式振动纤维栅水的活性表面积(称为二次造膜机制),是提高除尘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单层湿式振动纤维栅除尘效率的计算式;并从理论上解释了“过滤风速越大,除尘效率越高”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了湿式振动纤维栅的一种新型过滤材质——扁平形金属丝带。根据影响除尘性能的因素,分别研究了风速和过滤片数对金属丝带纤维栅的除尘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解释了金属丝带纤维栅的过滤阻力增加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金属丝带纤维栅。矩形金属纤维栅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风速下,随着过滤片数的增加,除尘效率增加。当风速为3.3m/s,过滤片为6片时,全粉尘的除尘效率达99%;呼吸性粉尘的分级效率大于94%,达到了与化学纤维栅相同的水平。过滤阻力随着速度和过滤片数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当湿式振动矩形金属纤维栅为6片,风速为3.3m/s时,纤维栅在当量直径为0.074mm和0.109mm时的最大过滤阻力分别为488Pa和500Pa。  相似文献   

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 ,称为机械振动 ,简称振动。物体离开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单位时间内(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它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足部和臀部) ,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动反应的振动。局部振动主要是手接触振动为主 ,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常见的振动作业全身振动的频率范围主…  相似文献   

4.
根据旋风除尘理论及湿式纤维栅除尘理沦,提出了一种旋风-湿式纤维栅除尘器,并对影响其性能(效率、阻力)的有关参数(旋流入口风速、喷水量等)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旋风-湿式纤维栅除尘器不仅性能优良,并对资源回收利用及污物的后处理提供很多便利。  相似文献   

5.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振动。物体离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单位时间(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它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纤维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技术纤维的内容、发展现状,三大类高技术纤维(高功能纤维、高感性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材料、种类、加工方法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影响湿式振动矩形纤维栅除尘效率相关的各项因素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回归分析原理,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已知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除尘效率的模型公式,并对最终的模型公式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邬长福    李义杰    陈祖云    陈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3):162-168
为研究除尘系统结构最优配置,实验采用新型高效水雾荷电振弦栅除尘方法,以除尘效率及阻力损失为参照结果,选定纤维栅板数量、纤维栅与喷嘴间距、纤维栅材料和间隙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针对各因素对纤维栅除尘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块纤维栅除尘效果明显优于单块纤维栅,正常处理风速时3块纤维栅的除尘效率最高,纤维栅阻力与其数量呈正比;纤维栅除尘效率随间距增大而先增后减,间距为230 mm时除尘效率最高;塑胶纤维栅除尘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材料,各阻力值排序为:塑胶>涤纶>不锈钢>尼龙;纤维栅除尘效率随纤维间隙增大而降低,其阻力随间隙增大而减小;利用SPSS软件进行4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在特定条件下除尘效率显著性排序为:纤维栅数=纤维栅间隙>纤维材料>纤维栅与喷嘴间距;阻力损失显著性排序为:纤维栅数=纤维栅间隙=纤维材料=纤维栅与喷嘴间距;试验最佳配置为3块间隙0.6 mm尼龙纤维栅板,且纤维栅板距喷嘴最小间距为185 mm。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露天矿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框架建筑的动力响应,开展了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测得爆破地震波参数和框架结构主体、砌体填充墙的固有频率及其动力响应;采用ANSYS程序计算出框架结构主体和砌体填充墙的固有频率,并分析了模型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填充墙体的固有频率高于建筑主体的固有频率,且接近于爆破地震波的输入频率,数值模拟计算的固有频率与现场测试结果一致;填充墙体的振动速度高于建筑主体的振动速度.虽然爆破地震波地表振动速率满足《爆破安全规程》,但框架结构主体和砌体填充墙固有频率的差异和频繁爆破震动使得砌体填充墙与梁、柱连接处产生裂缝.因此,评估露天矿周边框架建筑的振动安全性时,应考虑建筑的动力特性和露天矿爆破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谈谈振动     
什么是振动呢? 物体往复通过平衡位置,沿直线或曲线的运动过程称为振动,如钟摆在工作时就处于振动状态。振动又分为简谐振动、周期振动和随机振动。 简谐扳动 物体最简单的振动形式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符合正弦运动规律,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 X—瞬时位移; A—振幅(最大位移); ω——振动圆频率; θ——初始相角。 通过式(1)可以看出,如果简谐振动的振幅为A。振动频率和初始相角θ已知.那么、任意时刻的振动位移X(t)可以计算得到,或能预知在某一段对间内的振动过程。式(1)可由图(1)直观表示: 振动物体往返一次通过平衡位置并恢复到原来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深海钻井过程中不同海况下海流对隔水管振动情况的影响,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圆柱绕流二维仿真模型,对刚性圆柱展开绕流仿真,研究了不同雷诺数(2.5×104Re4.0×105)下隔水管绕流的漩涡脱落形态、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涡泄频率,斯特哈尔数(Strouhal)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雷诺数增大,升、阻力系数减小,涡泄频率增大且近似呈线性关系,斯特哈尔数(Strouhal)在亚临界流区域及亚临界流向临界流过渡区域内基本不变。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及经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仿真方法对隔水管振动研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涡激振动是立管发生疲劳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加准确预测其疲劳寿命,基于Van Der Pol尾流振子模型,考虑内外流共同作用对立管的涡激振动影响及横向和顺流向的耦合作用,建立了立管涡激振动方程,用Hermit插值函数和Newmark-β法对方程求解,进一步采用P-M准则对立管疲劳寿命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设计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研究管内流速对位移响应和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立管振动位移随内流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造成立管疲劳寿命降低;通过增大顶张力可以有效消除内流的影响;立管两自由度涡激振动疲劳寿命大体相等,因此双向耦合作用在立管振动分析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薄膜结构风致振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膜结构具有质量轻、刚度小、自振频率低的特点 ,因而属于风敏感结构。作用在薄膜结构上的风荷载 ,除与气流本身的特性有关外 ,还与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有关 ,从而引起附加的气动力。因此 ,在研究薄膜结构的风致振动时 ,必须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笔者对薄膜结构的风振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 ,主要介绍了简化气弹力学模型方法及简化流体力学解析模型方法 ,并分别用于分析小于临界风速时结构的反应和确定结构的颤振临界风速。  相似文献   

14.
涡激振动现象会引起海上钻井平台隔水管发生结构失稳和疲劳破坏。针对附属管线安装位置对隔水管的涡激振动影响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采用CFD大涡模拟计算方法,对不同来流角度α、直径比d/D和间距比G/D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隔水管所受的升力和阻力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频谱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隔水管所受的升力和阻力对来流角度的变化很敏感,阻力系数CD和升力系数均方根CrmsL随来流角α的增大而减小,并在α值为30~45°范围内降至最低;用来表征隔水管后方漩涡脱落频率的St数随α的增大略有增大,但总体稳定保持在较低值范围。根据模拟结果,附属管线在直径比d/D值应在0.2~0.3范围内,间距比G/D值在0.3~0.4范围内的布置方式对隔水管涡激振动的抑制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障碍物场中预混燃烧火焰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k-ε湍流模型和拉切滑(SCASM)预混燃烧模型,对障碍物场中预混燃烧火焰进行了三维空间数值模拟。通过对控制方程添加不同的源项以反映障碍物对流场的影响,采用交错网格控制容积法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模拟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改变了燃烧流场的结构,成为加速燃烧甚至诱导爆炸过程的不稳定因素。该研究结果对有效预测障碍物场中火焰走势及其流场的分布情况,加强人们对火焰传播规律的认识,对预防工业灾害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固耦合的多弯管路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弯管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流固耦合和有限元原理,对充液L型管道的固有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TMM(传递矩阵法)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建立了水下多弯管路的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态分析,研究了壁厚、管径对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并对非定常流下多弯管路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壁厚和波动速度对管道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管内、外流体与管道三者耦合时的管道固有频率比只考虑管内流体与管道二者耦合和不考虑耦合时小,但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模态振型的影响较小;管道的固有频率随管径和壁厚的增大而增大, 气体与管道之间耦合作用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小于液体;非定常流下,多弯管路的振动幅值随着壁厚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波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机器振动对厂房结构影响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振动测试方法,对机器振动对厂房结构的影响进行检测及分析.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在机器振动产生的动荷载作用下,厂房结构振动响应不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要求.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对厂房结构进行安全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