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TBE装置处理的物料(混合C4、甲醇)具有易燃易爆性,若发生物料泄漏,将导致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为了确保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基于MTBE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全面系统分析了装置的潜在危险性,总结出导致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物料泄漏;在此基础上,采用挪威DNV公司的SAFETI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建立混合C4、甲醇泄漏扩散模型,对物料泄漏导致的主要事故类型(喷射火、池火等)进行模拟,得出泄漏扩散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危害范围。结果表明:该模拟研究能够反映出泄漏扩散过程和破坏范围,取得了较真实的事故影响范围曲线图,可以为设计人员更加详细了解MTBE装置发生事故的危害性及企业加强重点部位监控、制定防范措施、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MTBE裂解与MTBE合成相配套,形成了比较先进C4分离和制备高纯度异丁烯的工艺路线。这种方法与传统的硫酸抽提法比较,不存在污染和腐蚀;就其制取的产品纯度而言,优于吸附分离法。本文主要探讨MTBE裂解制异丁烯的生产工艺。MTBE是高辛烷值汽油的掺合组分。由蒸汽裂解或催化裂化的C4馏分与甲醇醚化生产MTBE的工业正在大力发展,国内也已建成多套MTBE生产装置。由于混合Ct中异丁烯和甲醇的  相似文献   

3.
液化石油气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份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习惯上也称碳三和碳四。另外还有丙烯、丁烯、少量的碳五成份戊烷(钢瓶中的残液成份)、硫化物和水等杂质。为了探讨液化石油气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现作如下分析。第一、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从科学角度讲,液化石油气还是具有毒性的,与城市管道煤气相比,它的成份中不含有剧毒的一氧化碳,不会直接造成人体一氧化碳中毒。因此,相比之下毒性较低,因为组成液化气的所有碳氢化合物,如:丙烷、丁烷…  相似文献   

4.
一、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的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炕、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  相似文献   

5.
碳四抽提装置火灾的事故树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碳四抽提装置的一起着火事故,编制了碳四抽提装置的火灾事故树.应用事故树分析中的最小割集对火灾事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倒空阀关闭不严导致火灾发生;应用最小径集分析得知,共有三种途径可以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应用结构重要度分析,得出杜绝电气设备打火、静电引起打火、雷击和人为携带火源,是预防碳四抽提装置发生火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经计算,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时,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爆炸燃烧.因此,液化石油气钢瓶应置于远离灶台、空气流通又便于人们操作和观察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一、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经计算,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时,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爆炸燃烧。因此,液化石油气钢瓶应置于远离灶台、空气流通又便于人们操作和观察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一、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  相似文献   

9.
一、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的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炕、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经计算.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至35.8%时,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爆炸燃烧。二、电线不穿管预埋。人们在装修过程中,为了追求装修的美观,往往将电线不经穿管保护而直接预埋于墙体中。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家用电器的增多.一旦线路故障或损坏…  相似文献   

10.
正兰州石化公司甲乙酮装置球罐区,现有12具400 m~3的球罐,于2004—2009年,分3批安装投用。该罐区主要危险化学品有: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烯、顺丁烯、反丁烯,都属于易燃易爆介质,一旦泄漏很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球罐区输转涉及助剂厂两套3万吨/年甲乙酮装置和顺酐装置,当一套甲乙酮装置停工检修时,顺酐装置和二套甲乙酮装置可能还在使用,12具  相似文献   

11.
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是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组成的烃类混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添加恶臭剂后,有特殊臭味;气态相对密度为1.5-2;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体,液态相对密度约O.5;微溶于水。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受限空间内甲烷-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特性参数分布规律,在20 L球形压力容器装置内开展甲烷-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实验,探究掺氢比变化对当量比为1的甲烷-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过程的影响;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层流有限速率燃烧模型,探究混合气体爆炸过程中燃烧特性(爆炸温度、压力、密度等)与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过程中,添加一定氢气时爆炸压力峰值、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峰值增大,而到达峰值时间缩短;反应初期,中心点火处密度下降,反应釜各处密度持续上升;距离点火点越远,密度变化越大,反应釜中压力分布基本相同。研究结果可为甲烷-氢气-空气混合燃料的安全使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兰州石化公司助剂厂(简称助剂厂)位于兰州西固区厂前居民区,是以一个碳四(C4H10)加工为主的生产厂,拥有5套生产装置,存在6个重大危险源,装置区与公共建筑、居民区安全距离不足。其中,碳四球罐区列为公司一级重大风险源。助剂厂生产工艺具有典型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临氢腐蚀等特点,由于各装置物料较轻,系统物料很容易发生泄漏,如安全管理不  相似文献   

14.
生物碳是有机垃圾热解的产物。生物碳具有多孔性、高比表面积、高度芳香化结构,充当土壤活性调理剂能增加土壤微生物吸附性能,保水、保肥,促进作物生长,同时还具有贮碳功能。综述了近年来有机垃圾热解及热解生物碳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生物碳的形成条件、特征结构、在土壤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氧化过程,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壤环境效益等研究动态。展望了有机垃圾热解生物碳技术用于城镇有机垃圾处理的发展前景,提出应重点加强的几个研究方向:1)实现不同混合垃圾制取相似结构的生物碳;2)垃圾热解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3)有机垃圾生物碳的土壤环境行为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某工厂碳四装置醇精制单元ZM1601气相平衡碳钢管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开裂泄露,通过宏观检查,表面PT检测、金相观察、能谱分析对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裂原因为碱液进入管道,在工作温度下发生碱应力腐蚀开裂,引发泄露。  相似文献   

16.
利用位于石家庄市大气梯度监测站(20 m)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分析了冬、春季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混合状态,并采用ART-2a分类法对气溶胶分类。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大气中主要存在8类颗粒物,即元素碳(EC)、有机碳(OC,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高分子有机碳(HOC,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50)、混合碳(元素-有机碳混合,ECOC)、重金属、左旋葡聚糖碎片(LEV)、矿物质和富钾颗粒。8类颗粒中绝大部分包含SO_4~-、NO_2~-和NO_3~-等二次离子组分,表明采集到的颗粒物大都经历了不同的老化,或与二次组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混合。冬季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是OC(数浓度36.1%),谱图含有C2H+3、C_2H_3O~+、C_5H_3~+、C_6H_5~+等离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生物质等燃烧产生的一次排放颗粒,以及由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氧化而成的二次有机颗粒;春季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是EC(数浓度43.6%)和矿物质(数浓度15.4%)。EC中含有一系列单质碳峰,来自化石燃料或木材等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一次排放;矿物质颗粒中含有Mg~+、Al~+、Ca~+、Fe~+及SiO_3~-,主要来自扬尘。发生灰霾时,冬季OC和ECOC颗粒占比增大,EC颗粒占比减小;春季矿物质和ECOC颗粒占比变大,OC颗粒占比变小。随着灰霾天气发生,冬、春季碳气溶胶与二次无机气溶胶颗粒的混合加剧,而NH_4~+与碳气溶胶的混合加剧最为明显。冬季气溶胶的数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高于春季,而低风速、高湿度和低气压易导致灰霾出现。石家庄市春季和冬季气溶胶污染应分别从机动车尾气、扬尘及燃煤、制药企业加以管控。  相似文献   

17.
南黄海东部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垂直一维物理-生物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南黄海东部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物理亚模型为一维POM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基于文献结果对垂直混合系数Kh和Km进行了调整;生态亚模型为ERSEM模式(European Regional Sea Ecosystem Model),主要考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底栖碎屑和营养盐(氮、磷、硅)等状态变量.模拟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出现一年双峰的态势和夏季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现象,春、秋季水华期间,表层叶绿素峰值分别为3.25 mg/m3和0.71 mg/m3.浮游动物和细菌在春季水华后表层出现峰值,分别为143.6 mg C/m3和23.55 mg C/m3.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垂直分布均在5-11月呈现表层浓度低、底层浓度高的分布.通过计算碳通量可以看出,在春、夏季,浮游植物对无机碳的摄取量分别为58.944 g C·m-2·quarter-1和68.276 g C·m-2·quarter-1,高于细菌对非生命有机碳的摄取.在冬季,细菌对非生命有机碳的摄取超过浮游植物对无机碳的摄取量.浮游动物在冬季主要摄食细菌,占71%;春、夏季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可达67.5%.浮游植物对碳的释放主要是以DOC的形式,约占90%.  相似文献   

18.
有机碳的变化能反映好氧堆肥及蚯蚓处理这两个过程中污泥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通过超声强化10 min,研究4种不同的污泥混合比例,在蚯蚓放养密度为80 g/kg的条件下,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污泥过程中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经过超声强化的污泥,有机碳的分解率高于未经超声强化的污泥;有机碳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好氧堆肥阶段的有机碳分解率高于蚯蚓处理阶段。经超声强化的实验组别有机碳平均分解率为43.36%,其平均降解速率常数k值为0.007 3 d-1。从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来看,使用超声强化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剩余污泥系统,宜选择的工艺参数是,超声处理时间10min,蚯蚓放养密度是80 g/kg,混合超声强化污泥量60%。  相似文献   

19.
上海石化总厂年处理2.5万 t 的碳五分离装置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已于1990年初在上海石化总厂精细化工研究所破土动工。碳五是石油烃类裂解制取乙烯过程中的副产品。为了及时排放碳五分离装置中塔、釜、容器等设备内的不平衡气体和物料,以及事故紧急泄放,装置中设有火炬焚烧系  相似文献   

20.
《安防科技》2011,(6):68
NEC推出了世界首款非接触式双生物认证设备。这款名为"HS100-10"的手指混合生物识别装置,将于近日投入市场,预计在日本、北美、亚洲各国展开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