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原动力。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电”日益影响着工业的自动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然而,当电能失去控制时,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是各类电气事故中最常见的事故。  相似文献   

2.
电气火灾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晓兵 《安全》2011,32(9):32-33
从2010年火灾直接原因看,电气火灾排在首位,因此,电气防火不仅对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电不仅方便了生活,甚至也已成为一种生理需求。它维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我们需要电,企业需要电,各行各业都需要电。几十年来,由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人口增加,对电的需求也急剧上升。电力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用电设备越来越多,在设备周围作业的工人也越来越多,电气安全市场也随之扩大。根据芝加哥研究咨询公司CapSchell最近的统计,美国每天发生5~10起电弧爆炸事故,有  相似文献   

4.
<正>钮英建,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前副院长,第四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安全类分委会专家,北京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理事。随着电气行业的发展与新能源的开发,电气设备已成为各生产环节与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电气事故也严重威胁着生产生活安全,如频发的触电事故、雷电事故、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特别是电气引发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对当前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电的现象发现很早,但直到19世纪以后,电才逐渐应用于生产实际。进入20世纪以来,电的利用和电气技术的发展则是一日千里。目前,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不仅在工厂里广泛利用电作动力,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诸如照明灯、电风扇、洗衣机、收录机和电冰箱等,都离不开电。电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芳芳 《安全》2000,21(5):21-23,5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及乡村的生活与生产越来越现代化,电气化程度日益增高.电作为一种潜在的危险火源,因此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人们在使用电能的过程中违反科学,导致电气火灾数目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电气火灾在全国总火灾数中所占的比例在1980年还仅为7.28%,但到1994年就上升为43.4%,在某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达到本地区火灾总数的70%~80%.控制电气火灾的发生,是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减少火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防止电气火灾,应深入探讨电气火灾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安全生产已成为各级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要抓的头等大事.如果在特种危险场合保证电气运行的安全,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其中对电气的选用,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文论述了对特种场合防爆电气的选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公共娱乐场所也逐年增多,电气引发的火灾成逐年上升趋势。为彻底消除电气所带来的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遏制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邢祎烈 《安防科技》2011,(6):45-47,40
电气作为一种极洁净又高效的能源,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来全国电气火灾已占全国火灾的30%左右,特别是电气照明火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公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各种照明灯具的增多,电气照明引起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预防此类火灾事故,本文就电气照明火灾的成因和对策作一探讨,以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电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不论是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各行各业生产和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电是不可想象的,建国以来,我国在电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人均用电量仅为美国的1/25,可是我国的用电死亡率却是发达国家的将近20倍,国外资料统计,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工伤死亡人数的5%左右,而我国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0%,同样,在人造板企业中安全用电是非常重要的,这和企业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只有认真学习、研究、分析人造板企业的电气安全隐患并采取有力应对措施才能提高电气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各种电气事故,使电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服务,以下从管理、人员、环境、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亮 《劳动保护》1993,(10):18-20
电梯属国家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也是现代化城市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与汽车一样,是城市的动脉之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3年来,无论是林立的高层楼宇还是成片的工业厂房;无论是生产建设还是工作生活,处处显示出电梯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市电梯占有率明显高于许多内地城市,电梯的年递增平均近600台,总量已达近 6000台.人均使用电梯数量位于全国城市之首。我市在第一个建设高潮安装的电梯运行已近10年,各类问题逐渐暴露,电梯安全管理的形势不乐观,伤亡事故较多。近四年…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公共娱乐场所也逐年增多,电气引发的火灾成逐年上升趋势。为彻底消除电气所带来的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遏制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从第一个真正的白炽灯泡的发明到建设美国首个中央电站,GE(通用电气)一直以电和光推出改变生活的创新。GE通晓电力。电在人们生活工作的每个建筑物里的每堵墙里运行,但不代表它没有危害。实际上,电是最危险的工作场所危害之一。电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这一现实使之更加危险,因为当员工认识不到电的潜在风险时,他们不会积极地参与电力安全项目。幸运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亲身见证过电气事故。发生在工作场所的一个主要电气危害可能就是电弧闪光——包括熔融金属、热金属氧化物和有毒燃烧烟雾等热能的释放。电弧闪光往往是猛烈的,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用电量也越来越大,电能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命脉,它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但电能也潜伏着危险,特别是低压电网和低压用电设备在安装、使用或检修处理不当时,就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的事故。预防低压电力系统引起的人身伤亡或火灾事故,采取触电漏电保护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安全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为了安全而产生的文化,它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为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李发荣 《安全》2001,22(5):12-15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用电量也越来越大,电能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命脉,它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但电能也潜伏着危险,特别是低压电网和低压用电设备在安装、使用或检修处理不当时,就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的事故.预防低压电力系统引起的人身伤亡或火灾事故,采取触电漏电保护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工厂中一般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等都接有地线。其实电气工具如电钻、电焊机等也应接有良好的地线。 因为这些电气工具和电气设备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外壳没有电,可是当它内部的线圈由于年久失修或者腐蚀和机械性损伤等原因,其绝缘一旦遭到破坏时,它的金属外壳就会带电,如果人站在地上,手接触到带电的电气工具外壳,手与脚之间就产生了电 压,若电压超过40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我 们所使用的电气工具的外壳,应接上良好可靠的地线, 就可避免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电气工具为什么要接地线?$大连化工厂安技科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无论是人们的生产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或多或少地离不开"电"这一能源。然而,电却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以至于很多人将电称为"电老虎"。对于运用电气设备设施生产"电"的电力企业来说,电气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一旦电气设备发生事故,不仅可能危害到人的生命,致使电力企业受损,还可能会扰乱其他企业的正常生产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稳定。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除了要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家用电器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多样,除基本的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等普通电器外,各种电压力锅、电烤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也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此同时,各种大型商场、市场、娱乐场所等高层建筑、公众聚集场所不断增多,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用电设备的增多,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电气线路配置不达标,一旦操作不慎或在故障  相似文献   

20.
聚四氟乙烯是一种新型塑料,由于它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化学试剂、极低的摩擦系数以及优越的电性能等等,故获有“塑料王”之称。氟塑料已成为现代国防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机械工业上所必需的重要材料之一。 我国工人、科技人员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照耀下,国内生产聚四氟乙烯塑料的合成和原料加工生产不断发展,这对加强国防建设,发展尖端科学,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四氟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对四氟生产中所产生的危害、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