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多方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制效果影响因素和管制力度相对不足的问题,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员工四方博弈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监管效果受到企业预期损失、安全生产管理成本和中央政府给予举报者的奖金额的影响。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中小煤矿企业有其自发管理的动力,地方政府监管力度较低;企业需要改进管理方法,降低管理成本,合理制定员工事故赔偿额标准,降低员工的遵守规章的难度,并适度提高对员工遵守规章行为的奖励力度,以降低员工从事不安全生产行为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包含煤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安全博弈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之间的博弈及其利益的得失,进而分析危机和矿难形成的原因和机理。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联盟动力很强,二者的联盟是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打破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之间联盟的根本是降低二者选择联盟策略的收益,压缩其博弈空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员工在奖惩机制下策略行为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生产安全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引入奖惩机制并考虑员工行为,给出了三方的演化稳定策略,探讨了奖惩机制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和企业安全生产中相关主体的决策选择。结果表明:上级政府对监管部门放松监管的处罚和监管部门对企业不监督的处罚会对监管部门和企业的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使得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的意愿和企业监督的意愿提高。企业的奖惩机制对员工的策略选择有着较大影响,无论是奖励或惩罚,都可以促使员工选择合规操作策略,且激励越大或惩罚越大,员工合规操作的意愿越强。同时,当激励成本过大时,企业会选择不监督。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基础上,探讨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指出政府监管的失效是矿难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基于公共选择的"经济人"假设理论,从地方煤矿监管中涉及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工人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角度分析政府监管失效的根本原因;根据地方煤矿安全政府监管的实情,提出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政府监管体系、运行机制和具体路径选择。该研究成果对提高政府监管执行力,减少地方煤矿事故频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理性的煤矿安全投资演化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限理性角度出发,采用演化博弈论建立了考虑政府监管的煤矿企业安全投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及动态进化过程,揭示了博弈双方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稳定状态的影响。分析了四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预测了煤矿安全投资的长期稳定趋势。同时分析了政府奖励、处罚和安全事故对煤矿安全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降低煤矿安全投资成本、降低检查成本、提高惩罚力度等都将使煤矿安全投资朝着良好的方向演化。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煤矿企业的安全投资和政府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矿工脱岗行为解决办法,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矿工与煤矿企业之间的策略博弈模型。首先根据矿工与煤矿企业间的利益相关性确定影响各方利益的综合因素,然后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确定两博弈方的收益矩阵,进而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博弈方进行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博弈方选择不同策略的概率取决于对手的得益,且两博弈方的策略相互影响,最终达到3个稳定状态,即(在岗,不检查)、(脱岗,不检查)和(脱岗,检查)。矿工坚守岗位与脱岗处罚、矿工损失、检查成本等因素有关,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验证,建议煤矿企业应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使脱岗矿工损失较大,以逐渐减少脱岗行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与监管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煤炭开采是我国最大的高危行业之一,本文针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繁的现状和特点,从煤矿的内部管理与政府对煤矿的监督两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中行为原因而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基于政府、煤矿和职工的三方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的求解结果,建立了能使三方达到均衡的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和完善监管体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固定工资和固定加安全绩效工资两种监理薪酬结构模式对煤矿企业与地方监管部门问的合谋行为以及中央监管部门的监督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发现,固定加安全绩效工资模式下的煤矿企业与地方监管部门合谋的最优概率较小。为了减少中央监管部门监督的概率,应当降低煤矿企业与地方监管部门合谋时的安全绩效工资。最后给出了降低合谋行为的发生和中央监管部门监督概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主体的利益博弈分析 我国从1982年开始对小煤矿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实际上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涉及4个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小煤矿矿主和小煤矿从业人员。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实际上就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小煤矿矿主3个利益主体能真正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过程,而小煤矿从业人员由于首要的是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缺乏话语权,对任何制度安排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经济博弈论方法,研究高危企业社会保险投资与员工忠诚度问题,建立博弈模型,得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并对影响企业社会保险投资概率和员工忠诚度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对于员工社会保险投资力度越大,或对于不忠诚员工的惩罚力度越大,或对于忠诚员工的奖励越高,越有助于员工忠诚企业。同时指出:企业对员工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会挫伤忠诚员工爱企强企的积极性;启发企业实行公平分配机制,来提高员工忠诚度和企业效益,要从积极的态度出发,以人为本,加大保险投资力度,为员工提供安全和生活保障;只有使双方的"非合作博弈"逐步过渡到"合作博弈",才能调动和爱护员工的爱岗敬业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零星危险化学品运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应用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快递企业、零星危险化学品托运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对零星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求得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基础上,对均衡解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检查概率与快递企业的安全管理成本正相关,与快递企业发生事故时的损失负相关;快递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概率与政府对快递企业的惩罚、快递企业发生事故时政府的损失正相关,与政府的检查成本、托运人选择托运且安全运输时的收益负相关;托运人选择托运的概率与快递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成本正相关。最后为有效杜绝零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发生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化工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对社会生活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化工企业监管治理问题,将公众参与行为纳入到监管过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地方政府、化工企业、公众三方博弈策略收益矩阵,对比分析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化工企业,降低企业安全投入成本、加大政府处罚力度和提高政府严格监管的概率,将促使化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投入策略;对于地方政府,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增大上级政府的问责和对疏忽安全投入企业的罚款力度,将有助于地方政府最终选择严格监管策略;对于公众,降低监督举报的成本和提高对公众监督举报行为的奖励,将有利于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实现对化工企业的有效监管治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危化品安全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并将危化品事故发生率引入模型,对比分析危化品企业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景推演模拟仿真,研究表明:危化品事故发生率,对危化品企业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当危化品事故发生概率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危化品企业和监管部门都会疏忽安全投入和监管;地方政府承受危化品事故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增大时,危化品安全监管系统演化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情景下,当上级政府惩罚力度高于危化品企业未投入安全生产受到的处罚和地方政府安全监管成本时,其最终都选择安全投入和严格监管策略。研究结论为政府监管危化品安全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煤炭企业和政府互动的角度出发,首先对煤矿安全投资项目存在的管理、技术及市场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安全投资整个生命周期的多阶段的内在特点,建立煤矿安全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动态决策模型,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考虑煤矿安全投资中煤炭企业投入和政府资助的合理配置与互动博弈,建立动态投资与政府资助决策模型.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模型全面、客观的对煤矿安全投资项目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对政府资助模式和决策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煤矿安全投资和政府资助决策、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