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加速城镇化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核心学术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80年代中期起,中国就进入了城镇化加速中期阶段.该阶段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大量减少;种植业土地集约度出现拐点.影响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农业劳动力的变化、政府生态保护的政策.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土地政策存在"三元悖论",即在满足粮食安全、城镇化发展、生态保护三者的土地需求之间,存在冲突.粮食安全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属于生存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之间,属于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之间的矛盾;而生态保护与城镇化发展之间,是经济与生态效益间的矛盾.统筹和协调土地利用冲突,关键是把握土地的合理需求、集约用地的规律以及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因此应加强下列三个方面的学术研究: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研究;②土地利用的合理需求分析;③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评估.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必须走一条低度消耗资源和适度消费的道路,而保护土地与环境是土地利用的基本战略。土地利用效率要提高,传统农业生产要转型,要根据不同的地区条件制定相应的政策。本文提出了一些实现上述战略的途径:控制人口和消费;保护和开拓林业;土地制度改革;理顺土地产品价格;强化土地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以及耕地和水域面积比例的减少。在此基础上建立驱动因素体系,利用相关分析和主因子分析方法,并构建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非农化、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劳动力的非农化。但是不同的时期,主要驱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土地利用的特点不断变化:人口的非农化(城市化率)的作用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明显的减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建设用地比例增加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4.
交易费用视角下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江苏省宿迁市A镇、南通市B镇、昆山市C镇的实地调研,采用案例比较法和交易费用法,分析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宅基地置换主要采用了置换宅基地、置换小产权房、置换商品房三种模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区域土地稀缺程度、非农就业机会大小、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是导致宅基地置换模式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昆山市C镇因土地稀缺程度较大、非农就业机会较大、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较高,宅基地置换交易费用较小,采用类似市场制的置换商品房模式;相反,宿迁市A镇因土地稀缺程度较小、非农就业机会较小、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较低,宅基地置换交易费用较大,采用类似层级制的置换宅基地模式;南通市B镇因各项指标处于中等水平,宅基地置换的交易费用中等,采用类似中间混合制的置换小产权房模式。鉴于此,在推行宅基地置换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农民对农村生活生产环境的依赖程度、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宅基地置换模式,避免发生一刀切等将农民转移到城镇的强制行为。此外,需要不断完善农地流转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替代农地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保障农民能够获得稳定持续的经济收益,从而促进农民不断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5.
分析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以及驱动因素,可为优化区域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1998~2008年苏州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运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程度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指标测算模型分析土地利用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8~2008年,苏州市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农业结构调整明显;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急剧增加,与耕地减少呈显著负相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提升;苏州全域耕地、园地、城市用地相对变化率最大的均为昆山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用地相对变化率最大的分别是张家港市和吴江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的人文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驱动因素主要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实现“效率型”土地利用模式,注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是今后土地利用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滁州市1996 ~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有关结构数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分异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揭示滁州市近几年来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2)滁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更趋多样化和平均化;(3)1996 ~2005年滁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强度是:牧草地>交通用地>园地>未利用地>林地>居民点与工矿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和耕地、园地、牧草地来进行平衡;(4)1996年~2005年滁州市主城区和各县(市)各类用地的相对变化及结构变化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未利用地>交通用地>其他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园地;而下辖各县(市)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是牧草地>未利用地>耕地>林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交通用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为耕地、有林地(森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迹地、水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8类.以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通过自动分类和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以上土地利用类型,并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驱动力做了分析.以Costanza等人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测结果为基础,对各种地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重新赋值,进而估算近30年大宁河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了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近30年,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总的变化趋势是林、灌、草地经历了不断破坏和缓慢恢复的过程,耕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后减,建设用地不断扩展.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国家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历了一个先损害后恢复的过程,表现为生态服务价值从1973年到1995年不断减少,而1995年到2002年连续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提升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时序演化上,2000~2018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值为1.003,历经“增长-下降-平稳”三阶段变化过程。全局Moran’s I指数大于0,正向相关性显著,溢出效应与集聚特征明显。(2)空间演化上,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快,集聚人口能力强,盘活建成区存量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效率较高。外围城市囿于土地政策不完善和城市格局的约束,效率亟需提升。(3)区域一体化中要素空间集聚、规模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效率变化,且不同因素的作用强度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与产业活动集聚具有涟漪效应,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机遇等优先向邻近城市扩散,促进本城市和相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因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单纯增加建设用地和资本要素的投入规模,对土地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只有盘活城市内外发展要素,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有效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土地是支撑乡村发展的资源载体,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功能转型是实现乡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利用1995~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及东中西乡村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耦合协调演变特征,并讨论了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结果显示:时间上,1995~2015年全国乡村土地利用社会与生态功能降低,其中社会功能缘于空间承载和就业支撑的持续弱化,生态功能缘于环境净化功能持续弱化;空间上,东中西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优弱势差异,具体指东部的就业支撑、环境净化,中部的经济产出、空间承载和西部的食物供给等相较其他地域空间同一功能呈现相对弱势;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转型呈现权衡关系,子功能两组(即“食物供给、经济产出、民生保障和生态维持”功能组与“空间承载、就业支撑和环境净化”功能组)呈现组内协同、组间权衡关系;目前,乡村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之间耦合协调度主要处在初级协调阶段,整体上向更高耦合协调程度递进式演化。可通过采用多功能协同转型提升模式,具体可选择动力内生型、环境友好型等路径全面发展中国乡村。  相似文献   

11.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只有当两者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喀斯特地区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了城镇化质量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后,分别计算了两者的综合指数,并采用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模型以及剪刀差方法对两者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城镇化质量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综合〖JP+2〗指数大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先后经历了从亚健康到初级健康再到中级健康的状态;(2)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耦合度在研究期内一直处于拮抗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先后经历了从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初级协调的状态;(3)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演化速率的剪刀差较为稳定,波动趋势比较平缓,贵阳市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这两个系统发展演化速率的差异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在未来应当采用促进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双向提升的优化路径以提高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耕地利用压力区域差异的RBF模型判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目前耕地利用压力程度度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ANN模型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RBF网络,并对200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耕地利用压力程度进行了评价。网络运行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利用压力程度的区域差异显著。耕地利用压力程度较高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耕地利用压力程度较低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耕地利用压力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和中西部及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耕地分区保护的对策和措施。RBF模型的应用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评价耕地利用压力区域差异简便、实用,且避免了人工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是一条具有发展和应用前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边际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急剧膨胀,建设用地的需求丕断增加,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对其关系分析判断及其规律的把握成为制定和实施土地资源保护与控制、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与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得出我国每增加1单位二三产业产值、建设用地供给呈现不断减少的基本判断.然后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构建了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与二三产业产值关系的计量模型,并通过中国1989-2006年1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我国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量与二三产业产值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二者相互影响;其二,我国边际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量(MLU)不断减少,其边际使用量的变化率(CMLU)不断趋向于0,我国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最佳使用量将在2047.24年达到.  相似文献   

14.
农地城市流转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土地资源竞争配置的结果,本质上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农业用途和非农业用途的合理分配.农地城市流转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3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采用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对农地选择价值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得出农地流转为其他不同用途地类的选择价值,拥有一期选择权的农地,流转为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最高的为173.95元 /m2,最低的为4.44元/m2;流转为居住用地的选择价值最高的为158.40元/m2,最低的为4.16元/m2;流转为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最高的为39.52元/m2,最低的为3.58元/m2.影响选择价值大小的相关因素有农地流转为市地后的每期净收益,农地流转开发为市地过程中的开发成本,市地地价的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且具有固定性的生产要素,因此"地根"是宏观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及其它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区域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如何分配是当前其产业和用地空间集聚规模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本文借鉴国外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的经验并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构建区域农地非农化指标二次配置及其利益主体内部之间利益分配的初步构想,并通过经济模型和以河南省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配置为例论证其可行性,经分析土地开发转让后,河南省的农业产值和非农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权空间转让后的土地配置方式不仅有利于非农经济发展的集聚发展,区域的非农经济和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提高,而且其利益分配方式体现了利益主体经济收益的公平性,促进区域地区间农业和非农建设的分工与协作,减少非农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耦合关系的中国区域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土地利用的属性决定了土地利用能同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而这两种效益的交互耦合进一步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本研究建立了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模型,设计了分别测度这两种效益的指标体系,用熵值赋权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土地利用中这两种效益的系数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系数。结果显示:第一类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均较好的上海市;第二类地区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较好但生态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的地区;第三类是生态环境较好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第四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环境建设更为落后的地区;第五类是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但社会经济发展更为落后的地区。最后,对每一个类型的成因和未来发展思路作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又说明了中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仍较为有限、整体效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益的现实选择等基本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快速工业化区域是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新兴地域类型。普遍存在着建设用地总量急剧扩张、空间无序分散、城乡缺乏统筹等问题。本文从佛山市南海区典型案例入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归纳和解析了快速工业化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主要问题,认为双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土地产权不完善、城乡土地市场发育不平衡和部门规划不协调等是建设用地发展的主要体制性障碍因素,并从管理、产权、市场、规划等方面系统提出相应的制度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Rapid urbanization in Beijing stimulates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diminishes available agricultural land. Monofunctional agricultural land use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nd urbanization any more, so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land use is going to be promoted in the city.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evolvement of the land use change from 1992 to 2004 and discusses some evolvement views.  相似文献   

19.
土地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两方面分别设定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基于CD生产函数的空间面板模型,考察1999-2008年土地投入对中国和东、中、西三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由于综合考虑了经济增长本身和投入要素的空间相关性,空间Durbin模型分析结果比普通面板的分析结果更加可靠;②土地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贡献率为36.63%;③土地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远不及资本、劳动力投入的溢出效应,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空间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69,0.337和0.503;④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土地贡献率与经济水平成反比,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贡献率分别为23.21%,51.47%和54.61%。研究结论:①制定土地政策时应优先投入资本及劳动力等要素,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增长;②对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政策:东部地区应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部地区应严格控制土地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西部地区则仍需依靠土地投入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Rapid urbanization in Beijing stimulates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diminishes available agricultural land. Monofunctional agricultural land use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devel- opment of the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nd urbanization any more, so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land use is going to be promoted in the city.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evolvement of the land use change from 1992 to 2004 and discusses some evolvement vie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