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制成一种红外线成像装置,使汽车司机在夜间行驶时能看清物体,从而大大减少交通事故。 这种装置由一红外线摄像机和投影装置构成。这种红外线摄像机曾用于挑战者号坦克,能对热作出反应,利用液氮保持冷却。即使在最暗光线下它所拍摄的图像也像是在大白天所拍摄的那样清楚。红外线摄像机安装在汽车前部。 投影装置的研制原是供军用飞机使用的,它能把信息投射并显示在挡风玻璃上,使驾驶员不用往下看控制装置就能知道飞机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兴隆庄煤矿、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科技处共同研制的 KKQ 1型煤矿安全考勤系统 ,填补了我国红外线矿山考勤装置的空白 ,已经由专家通过了技术鉴定。这种红外线矿山考勤系统主要是由微机、地面主机、考勤分机、红外线编码发射装置、数据传输通道等五个部分所组成的 ,利用安装于矿工帽灯内的红外线编码调制发射电路发出考勤编码信息 ,矿工门在井下的指定位置只需要将打开的矿灯指向考勤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口 ,即可以完成考勤步骤。在微机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的支持下 ,最终可以实现矿山下井人员考勤的…  相似文献   

3.
英国研制成功一种 新型的气体污染监测装 置──激光检测器。 这种检测装置十分 灵敏,具有自动故障检 测等优点,可以检测许 多用其他技术无法检测 的气体,而且可以自动 纠正任何微小的误差, 气体浓度较低时,也能 被检测出来。检测精度 为1.0ppm,检测时间为 10毫秒。 这种检测装置是根据大多数气体吸收红外线能量的原理,运用比尔──朗贝尔定律进行检测的。激光器产生一种能够被污染气体吸收的红外光波,照射在100米之外的信号检测器上,信号检测器根据激光器的光强,确定污染气体的浓度。这种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不受大气温度、压力、湿度、粉…  相似文献   

4.
司机警醒器     
一种能防的。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它每隔4分钟就发止汽车司机驾出一种嘟嘟声,司机必须紧握方向盘一次以车时睡着的新示对嘟嘟声作出了反应。据不完全统计,在所装置“司机警有严重的公路交通事故中,有20%至30%是醒器”前不久由于司机疲劳所致。给司机配备这种装置就已被英国人研是为了防止由子司机疲劳所致的交通事故。制出来。这种(摘自《中国交通安全报》1995.5.12·李装置是佩戴在根柱/荐)司机手腕上司机警醒器@李根柱~~  相似文献   

5.
秋千动载性能是小型游乐设施秋千的一项重要安全性能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系统所研制的秋千动载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自动提升起吊机构、可调节秋千支架、能量补给装置、红外线传感器等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
日本先锋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新型防止汽车事故装置,在驾驶员打瞌睡和情绪焦躁时,这种装置会自动播放音乐,让驾驶员振作精神.这家公司计划两三年后将这种装置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7.
在冶金、机械、陶瓷、玻璃等行业中,生产工人经常接触炉窑等高温热源辐射出的大量红外线。由于红外线不能被人们肉眼观察到,也不易引起急性眼疾病,所以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红外线对人的眼睛会产生慢性损伤,轻则可引起早期老花,重则有失明的危险。 为保护高温作业工人的健康,我们研制了一种防红外线眼镜。这种眼镜属于反射式眼护具。由于黄金昂贵,来源又比较困难,不便于大量推广使用,镜片采用铜镀膜。其方法如下: 将纯铜55毫克放入真空镀膜机的蒸发舟内,后把镀膜基片(有机或无机玻璃片)洗净烘干,固定在蒸发舟的上方。只要基片的温度能保护在…  相似文献   

8.
日本先锋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新型防止汽车事故装置,在驾驶员打瞌睡和情绪焦躁时,这种装置会自动播放音乐,让驾驶员振作精神。这家公司  相似文献   

9.
汽车气压应急制动装置本刊讯一种用于防止汽车气压制动失灵的新型安全装置──WTY140汽车气压应急制动装置,日前由北京铁石交通安全技术工程公司研制成功。这种应急制动装置兼有应急制动、行车制动、驻车制动三种功能。重载情况下有良好的防抱死功能,平顺性、稳定...  相似文献   

10.
美国将红外夜视和激光测距这两种功能组合,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车用(夜视)自动防撞系统——红外激光复合汽车防撞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当人或物体进入汽车前方的危险区域时,由于人或物体不断向周围辐射的红外线传输到系统内的红外传感器,使其发生自动跟踪。然后激光测距装置对被跟踪的危险目标发射激光束,并依据其往返时间精确测定车离目标的即时距离。司机通过显示屏可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移动的目标,根据微电脑分析相撞的可能性而发出报警信号,及时采取避让措施。更可贵的是,在特别危急情况下,该系统能直接自动控制刹车。  相似文献   

11.
近闻,某私营企业投资数万元,对一些特殊的机械加工设备如剪板机,安装了“红外线防误装置”,以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这种“花钱买安全”的做法,不禁令人为之叫好。  相似文献   

12.
倒车雷达,对有车一族来说并不陌生。倒车雷达全称叫"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帮助驾驶员扫除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缺陷,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然而,倒车雷达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无形中助长了人们的惰性,驾车者往往把倒车的安全系数全部寄托于这种  相似文献   

13.
长沙眼镜厂1982年10月试制成功82-1型抗冲击防红外线眼镜.经长沙市科委组织专家、技术人员鉴定,这种防护眼镜,红外线在780~2,500毫微米之间、紫外线在280~313毫微米之间透过镜片率约等于零;抗冲击试验,在离地面1.3米高用直径22毫米、重45克钢球自由落下冲击镜片中心不破碎;镜片屈光度、平行差、耐热、耐腐蚀和可见光透过率均达到国家红外线标准(草案)要求。这种眼镜适于窑炉操作工、红外线设备操作工和从事红外线工作的科研人员使用。 长沙眼镜厂现已进行批量生产。抗冲击防红外线眼镜@徐福祥  相似文献   

14.
被动式红外线传感技术是利用红外光敏器件将活动生物体发出的微量红外线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处理,从而对被监控的对象实施控制。它能可靠地将运动着的生物体和飘落的物体加以区别。同时,它还具有监控范围大、隐蔽性好、抗干扰性强和误报率低等特点。因此,被动式红外技术在自动控制、自动门启闭、接近开关、自动照明、遥控遥测等方面,特别是在保安、防火、报警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线警报器,就是依据这种原理研制的。 警报器采用的传感器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件。热释电红外传感技术是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原理  相似文献   

15.
各种焊接过程都要产生大量的光辐射,形成弧光。弧光主要是由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组成。可见光是使人们能看见东西的光线,紫外线与红外线是人们眼睛看不见的光线,也是对人眼有害的光线。紫外线主要在250~320nm波段对眼角膜起光化学烧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光性眼炎。红外线又称热线,对眼睛伤害主要是近红外线800~2000nm波段。经常接触这种热线,容易患职业性白内障。可见光太强可以患日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装置正被广泛用于科研、医疗和生产。激光对人体能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 激光是由光子、量子形成的电磁能。最初的激光器的光谱是在可见光范围内的,以后又逐渐发展到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主要机理,产生于激光的热效应。激光伤害的主要部位一般是皮肤与眼睛。 激光对皮肤的有害程度,常取决于人体固有毛发及皮肤色素的沉着程度。皮肤吸收激光后会立即发红井失去知觉,这种现象可持续数天,有时甚至会被激光灼伤、结痂。这种皮肤性伤害通常是易于查觉的,且一般能很快自愈或采用植皮…  相似文献   

17.
标用上的“移它不得”汽车防盗报警装置,对于多数读者来说恐怕都是一个新词。这是一种防盗性能卓越的汽车防盗系统,在欧盟国家,自1996年起新车安装这种防盗装置已作为一种义务确定下来。 “移它不得”的英文原型是“Im-mobilizer”,意思是不防移动。要让靠发动机驱动的汽车不能移动,首先在汽车转向盘处的发动机钥匙插孔上和车钥匙上各输入一个专有ID  相似文献   

18.
阻隔防爆撬装式汽车加油(气)装置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保护》2006,(6):I0008-I0011
本标准对采用阻隔防爆技术的撬装式汽车加油(气)装置做出了技术要求规定,这种装置在采用撬装式加油(气)装置的汽车加油站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使用,可有效预防因明火、静电、焊接、枪击和碰撞等意外事故引发爆炸,对于提高加油(气)站地面储罐安全性,保证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智能定位技术——室内智能定位系统,是利用红外线的高精度室内智能定位系统。它从室内荧光灯获取电源的发信装置通过红外线发送位置信息,终端接收到信息后再发送给服务器,这样便可测定终端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是汽车上一种新的助力转向系统装置 ,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 ,由于它采用了可编程电子控制装置 ,在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分析这种产品特殊性的基础上 ,笔者结合电子控制装置的特点 ,指出了事关安全性的因素 ,提出了处理安全性的措施 ,并讨论了几个事关安全性的具体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现有标准不能够满足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安全性的需要 ;并提出了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进行安全性测评的思想。研究工作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开发以及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