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斯米尔诺夫(1977)强调指出,必须统计内生成矿作用在地壳发育过程中的定量演化关系。地壳经历了太古代(3500—2500百万年)、早元古代(2500—1900百万年)、中元古代(1900—1400百万年)、晚  相似文献   

2.
<正>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是当今地学研究中的几个重大课题之一。目前普遍接受的地球年龄是45亿年左右,太古代与元古代的时限在25亿年左右。太古代是地球的最早历史阶段,研究这个阶段形成的各类岩石是了解地壳起源与演化的直接途径。太古代花岗岩类包括英云闪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侵入岩长石Pb同位素组成和Nd同位素模式年龄研究,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由几个晚太古-早元古代和中元古代块体组成的变质基底;其地壳的形成具有多阶段演化的特点,大致是:晚太古代(>2500Ma)形成古陆核,早元古代(2500-1900Ma)陆壳初步形成,中元古代(1800-1200Ma)陆壳快速增长,晚元古代(1000Ma)以后区内陆壳增生基本趋于停止。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几年,在世界上一部分太古代地质学家纷纷转向元古代地质研究的同时,另一部分地质学家仍在锲而不舍地钻研太古代地质问题。在所有的太古代地质难题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绿岩带赖以形成的基底存在与否及其性质。提出该问题的原因是,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绿岩带都被后来的、大量的、多期次的花岗岩(以TTG质花岗岩为主)侵入穿切和包  相似文献   

5.
<正> 由于太古代地壳在今天仅有很小的比例(约3%)可以观测到,故人们对于太古代构造模式的一些争论主要是推断性的。 关于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的太古代岩石中石膏一-酸酸盐组合以及巴西卡莱巴杂岩中可能有蒸发岩系  相似文献   

6.
<正> 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花岗岩和侵位于低级变质地体的大量太古代后的花岗岩都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地球化学、实验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的大多数或全部可能是通过壳内熔融形成的。这一成因意味着,部分熔融的残余物位于地壳深部,并应该  相似文献   

7.
<正> 地球在其存在的全部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演变。这种演变特别涉及到地球的表面部分——地壳,因为在地壳中进行的地质作用最强烈,地壳的最主要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又相毗连。这种演变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前太古代地壳  相似文献   

8.
<正> 引言沉积岩中一直很好地保留着在过去地壳中稀土元素(REE)的相对丰度。沉积岩的REE研究结果表明,在最近的3Ga中。地壳中REE的相对丰度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是观测到太古代后的沉积岩中的Eu相对亏损(Wil-deman和Haskin,1973;McLennan和Taylor,  相似文献   

9.
<正> 地质概况 一般特征 萨法尔托克碳酸盐岩杂岩体位于北纬66°30′,西经51°15′,处于南面的太古代麻粒岩相片麻岩杂岩体与北面的元古代纳格苏格托基德活动带之间的过渡带。太古代片麻岩的走向和倾角变化很大,而纳格苏格托基德片麻岩的走向平行于具有NW缓倾斜的过渡带NE-SW走向。片麻岩属于花岗闪长岩质,其中有闪岩夹层和大量基性岩墙。  相似文献   

10.
太古代是金矿化的主要时期。太古代岩石仅占出露地壳的~12%,但产金却占世界金的一半以上。最主要的脉金矿床形成于2.7±0.2Ga。这一时期与地壳增厚和稳定的时期相应,其中大部分时间为麻粒岩形成的时间。地幔CO_2沿剪切带向上连续流动是导致角闪岩脱水形成麻粒岩的一种方式,同时引起大离子亲石元素向地壳上部的迁移。太古代脉金矿床是在地壳中部沿剪切带形成的。它们的周围为CO_2交代作用带,许多这种交代作用带延伸达几公里;δ~(13)C资料表明,这些CO_2为初生的。业已证明,某些大型太古代金矿床是由比较氧化的热液流体形成的。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的CO_2流可能只是在比较氧化的条件下发生,因为这样的条件允许游离的CO_2蒸气存在于地壳下部。这样的条件也有利于金的和有伴生硫化物的溶解,并有利于它们呈CO_2-H_2O流体迁移到地壳中部,流体中的H_2O来自角闪岩的脱水。  相似文献   

11.
地壳花岗质岩石源区的Nd同位素体系可用来估算与陆壳年龄呈函数关系的陆壳Sm/Nd比值。现已发现,从早太古代到晚元古代,陆壳内花岗岩岩浆源的Sm/Nd比值随年龄的减小而增大,即从球粒陨石值的47%增至64%。这一变化趋势与根据沉积岩的稀土(REE)模式推测的变化趋势相反。观测到的这一变化趋势可能仅适用于地壳的长英质部分,但只要较老地壳比较年轻地壳含有更多的镁铁质(50%对0%),该变化趋势也可应用于整个地壳。因为地球上最古老地壳的某部分可能已被继后的地质过程所破坏,所以该变化趋势可能是地壳组成的保留倾向所致(preservational bias),而不是地壳组成真正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同位素数据和地壳年龄的分布表明,整个陆壳的Sm/Nd比值不低于球粒陨石值的60%。地壳的Nd浓度的这个极限值和估算值与质量平衡(要求大陆的Nd含量与约700km深处的地幔中丢失的Nd的量相等)一致。  相似文献   

12.
<正> 挪威总的说来,挪威的波罗的地盾部分,在赋存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方面,要比瑞典和芬兰的相应部分差得多。在芬马克郡(Finnmark)挪威北部地盾区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岩带产出的矿床,上文已简略提及。在这一地区域内,悉德瓦兰  相似文献   

13.
导言燧石质含铁建造在每一个大陆的古老地块上都是一个特征的、丰富的岩石类型,这点是愈益明显了。它们的年龄遍布前寒武的整个范围。大约可以分为太古代型、元古代型和后元古代型。所有这三种类型都具有詹姆斯(1954)所描述过的各种相:燧石-赤铁矿、燧石-磁铁矿、燧石-含铁硅酸盐、燧石-菱铁矿和燧石-黄铁矿。  相似文献   

14.
<正> 始生宙远太古代 1.45(50?)—≈44亿年 地球和太阳系从原始行星系星云中形成。行星内部物质强烈分异,形成各圈成份不同的同心圈状地球,包括局部为似花岗状成分(“初始花岗岩”建造)的地壳以及基本为氢组成的大气圈,这时的大气圈因受逃逸作用而不稳定。刚形成的地壳受  相似文献   

15.
新疆库鲁克塔格新元古代花岗岩年龄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新疆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孤山岩体(或太阳岛岩体)的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组成。研究表明:该岩体主要由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组成,结晶的时间为795 Ma。其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Na、LREE、LILE及亏损HREE、HFSE,因此具有高的(La/Yb)N及Sr/Y比值,与现代的艾达克岩相似。然而该岩体具有低的Nd初始值及太古代的Nd模式年龄,因此推测其岩浆来自太古代基性下地壳的重熔。鉴于在库鲁克塔格地区发育有800 Ma左右的蛇绿岩,因此我们推测该岩体是碰撞造山引起的加厚的下地壳重熔的结果,代表了塔里木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尔泰地区矿产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差异,究共原因是阿尔泰处于三大板块的会聚部位.不同的基底性质有所不同。该地区前寒武系基底主要由元古代克木齐群和富蕴群岩石组成,克木齐群属中下元古代,主要分布于阿尔泰西部和南部.富蕴群属中上元古代.主要分布于阿尔泰东部、东北部。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克木齐群更多具有上地幔和下地壳的成分.富蕴群则具有上地壳的成分;稀土元素分配特征和铅同位素特征表明东西部矿床和各自的基底关系密切,后者的差异导致了新疆阿尔泰地区矿产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现有资料表明,鲁西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有两个大构造层,即太古代泰山群和早元古代济宁群。前者为鲁西台块的古老结晶基底,广布于泰山、鲁山、蒙山等山区,及丘陵地带。济宁群仅发现于济宁、东平等地的钻孔中。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 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构造背景 中国东部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包括多个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见图1)北部山东隆起和合肥凹陷,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华北地台起始于太古代的一些孤立陆核,在元古代未发育成现今的地台。其南为大别隆起,属泰岭褶皱带的东端,起始于上元古代,可能延伸至古生代末,由华北与杨子两个古板块的会聚而褶皱。南部长江下游过渡带和苏北南黄海凹陷,属扬子地台的一部分。扬子地台由一  相似文献   

19.
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性岩墙群广泛出现在全世界前寒武纪地盾中 ,它的发育往往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有关 ,并可能与地幔柱有密切联系。前寒武纪出现的基性岩墙群以拉斑玄武质占绝对优势 (>80 % ) ,但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高Mg的苏长质组分和苦橄质岩石也占重要位置 ,碱性岩类则相当稀少 ;而在新元古代碱性岩墙则变得很重要。基性岩墙群总体以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 ,其中在苏长岩中更为富集。基性岩墙群的岩浆有多种来源 ,其中苏长质岩浆主要来源于太古宙的陆下岩石圈 ,而拉斑玄武质岩浆多来源于主要由主体地幔组分 (PREMA)构成的地幔柱。地壳混染总体说来不是造成基性岩墙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 众所周知,花岗伟晶岩以挥发份(其中包括卤素)的含量高为特点。目前,关于卤素与金属呈络合物状态参与伟晶岩形成作用的观点广为流行。但在所有的这种情况下,主要都是对氟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而对于碘则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本文阐述了碘在伟晶岩及其围岩中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 稀有金属伟晶岩省为一北西-南东向狭长的地堑-向斜,是由与太古代基底呈地层不整合产出的早元古代变质沉积岩和火山岩所构成。这套岩层可以划分出几个不同成分的岩系。最早期的为含十字石-石榴石-黑云母片麻岩夹层的黑云母片麻岩和石榴石-黑云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