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炭微电池电解反应器-填充流化床反应器,并对该反应器的水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床层压降法测定临界流化气速,建立了关于临界流化气速Uc的经验关联式:Uc=0.0156C^0.27,Vt0.14,H0.31,通过脉冲示踪物信号法测得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接近于完全混合反应器。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内循环反应器试验装置,综合研究了内循环反应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反应器主要性能参数(液体循环流速、总平均气含率、液体混合时间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表观气速存在一个不利于液体循环的过渡区,在该过渡区随表观气速增加,液体循环流速增大缓慢,甚至减小,但较高的底隙高度会减弱这种效应;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高径比下,随底隙高度增加,液体混合时间、总平均气含率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底隙高度下,液体混合时间随着高径比增大而增大,体积氧传质系数、总平均气含率随高径比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在自行设计的新型蜂窝断面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进行了气含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总平均气含率和上升区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呈直线增加;并且随固含率的增加,气含率也相应增加.根据流体力学的连续性原理,推导出了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上升区气含率与下降区气含率的理论关系式,并对其中的重要参数a的取值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上升区气含率与下降区气含率满足直线的关系,说明随着表观气速和气含率升高,上升区实际液速与下降区实际液速的比值(VLr/VLd)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逆流湍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液相混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仁村 《环境工程学报》2009,3(9):1547-1551
研究了实验室规模逆流湍动床的水力学特性。以亚硝酸钠作为示踪剂,采用刺激响应技术,通过测定停留时间分布(RTD),考察了反应器的内部流动状况。考察了不同固含率(0~0.3)、表观气速(1.1~8.8 mm/s)和表观液速(0.66~1.7 mm/s)对RTD的影响。研究表明,表观气速增大、固含率减小和适当提高表观液速都会使反应器返混增强,更接近CSTR。反应器死区百分率低,结构性能良好;死区百分率与表观气速和液速相关性不强,而与固含率负相关。逆流湍动床的RTD可用轴向扩散模型、等体积多釜串联模型和不同体积2釜串联模型来模拟,这些模型的特征参数PeNα分别为1.25~1.79、1.46~1.67和0.74~0.90。  相似文献   

5.
鉴于对传统内外筒结构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存在的一些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循环流化床原理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新型反应器采用蜂窝状断面结构 ,机械分离与气浮原理相结合的三相分离器。为了减少反应器运行中的能耗 ,筛选出了一种新型轻质橡胶载体。并且针对这种新型反应器进行了气含率的测定 ,得出在实验范围内总平均气含率随进气量呈直线上升 ,还分别得出了上升区气含率和下降区气含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上升区与下降区气含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设计的新型蜂窝断面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进行了气含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总平均气含率和上升区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呈直线增加;并且随固含率的增加,气含率也相应增加.根据流体力学的连续性原理,推导出了三相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中上升区气含率与下降区气含率的理论关系式,并对其中的重要参数a的取值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上升区气含率与下降区气含率满足直线的关系,说明随着表观气速和气含率升高,上升区实际液速与下降区实际液速的比值(VLr/VLd)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微孔分布器对光催化臭氧氧化反应器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开发高效的光催化臭氧氧化反应器,以不同孔径钛微孔气体分布器对臭氧气液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观气速和表观液速对液相总传质系数的变化影响规律,获得了液相总传质系数与表观气速的关联公式和微孔板孔径与表观气速对液相总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公式.利用无因次吸收数对微孔分布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表观气速下微孔分布器的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影响臭氧在水中传质效率的三大因素:表观气速μobs、初始气泡直径d、液位高H。通过实验设计,以臭氧氧化柱式反应器中气泡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废水COD去除率及臭氧利用率为指标,考察了这三大因素对臭氧传质效率的影响,且探讨了体系中引入搅拌对强化臭氧传质的贡献。结果表明,适当地提高表观气速μobs、初始气泡直径d及液位高H都可强化气液传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而对于传质控制型反应效果更为显著。在低、中表观气速下,搅拌能促使气泡均匀分散,从而提高气液传质效率;而在高表观气速下,搅拌作用的强化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对搅拌作用下反应器内流体热视图分析可知,反应器内中心气泡密度、尺寸均高于近壁面位置。n=100 r·min~(-1)时,反应器内气泡直径小且分布均匀;n=200 r·min~(-1)时,反应器内气泡破碎严重,搅拌杆有气穴生成;n=500 r·min~(-1)时,反应器中心出现明显旋流与气液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9.
新型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的设计及气含率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鉴于对传统内外筒结构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循环流化床原理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新型反应器采用蜂窝状断面结构,机械分离与气浮原理相结合的三相分离器。为了减少反应器运行中的能耗,筛选出了一种新型轻质橡胶载体。并且针对这种新型反应器进行了气含率的测定,得出在实验范围内总平均气含率随进气量呈直线上升,还分别得出了上升区气含率和下降区气含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气升式反应器气液两相流流态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曝气强度对气升式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特性的影响,组合多相流Eulerian—Eulerian模型和液相Standardk-ε湍流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建立了气升式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的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在曝气管布局方式一定的情况下,模拟计算获得了反应器内x轴截面处不同径向位置的气含率、液速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曝气强度范围内,气含率随着曝气强度增加而增加,越靠近曝气池底部,升流区局部气含率越高,且气含率值波动较大;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加,曝气孔附近液速增加较明显,但随着气液两相流的上升,液速增加幅度降低;同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液相速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在进水COD分别为20 000~25 000 mg/L和40 000~45 000 mg/L2个浓度范围下,研究了不同HRT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HRT的调整,在达到相同有机负荷(OLR)下,进水COD为20 000~25 000 mg/L的COD去除率和产气量,明显比进水COD为40 000~45 000 mg/L的运行效果好;进水COD为20 000~25 000 mg/L,HRT为14 h,相应的OLR为41.09 kgCOD/(m3.d)时,COD去除率仍然维持在68%以上,沼气容积产气率达到14.55 m3/(m3.d)。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具有较高的COD去除率、产气效率以及抵抗低pH、高负荷冲击的能力,运行过程中没有发生反应器堵塞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用污泥加硫酸化液沥滤镍镉电池中的重金属是一种全新的工艺,该工艺主要由生物酸化反应器和金属沥滤反应器两个反应器组成.生物酸化反应器中产生的酸液就是沥滤电池中重金属的反应液.研究表明,酸化液在沥滤反应池的停留时间对沥滤的效果有显著影响.在1、4、7、12 d 4个停留时间中,4 d的效果是最好的,对金属Cd和Ni都用40 d左右基本实现了全部滤除;1d略微慢一些,Cd用了40 d,Ni用了45 d;7 d和12 d的沥滤时间都长于50 d.4 d产生的金属废液量是1 d的1/4,考虑到后续处理金属沥滤废液的工作量,选择4d的停留时间要优于1d.  相似文献   

13.
将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分散型污水处理,分析了反应器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从动力学角度对反应器作了浅析,总结出一个动力学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对出水水质预测和水力负荷条件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厌氧接触式反应器预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接触式反应器,对自配丙烯酸(AA)废水进行预处理.反应器经污泥驯化稳定运行后,在HRT为12h,进水丙烯酸浓度为1000~3 000 mg/L,丙烯酸容积负荷为2~6 kg AA/(m3·d),污泥负荷为0.67~2.00kg AA/(kg VSS·d)的条件下,丙烯酸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丙烯酸浓度低于16...  相似文献   

15.
对ABR反应器的水力流态进行了示踪剂试验,分析了特征截面面积对ABR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停留时间分布(RTD)法研究了不同进水COD浓度和HRT条件下ABR反应器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进水COD浓度时ABR反应器的RTD曲线相似,表明进水COD浓度不是影响ABR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不同HRT条件下RTD曲线差异很大,表明HRT对ABR的水力特性影响较大,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N值增大,1/Pe减小,ABR的流态趋于推流流态,随着HRT的缩短,N值减小,1/Pe数增大,ABR反应器趋于完全混合流态.  相似文献   

16.
初步比较气升式内循环蜂窝陶瓷反应器(IAL-CHS)和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ITFB)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生物预处理的效果。IAL-CHS反应器比ITFB反应器挂膜启动速度快,但是在挂膜期承受冲击负荷能力较ITFB反应器差。在进水相同条件下,两者所能达到的最小水力停留时间、最大体积负荷和容积负荷相差不大,但是ITFB反应器的曝气强度却为IAL-CHS反应器的3.33倍,并且比IAL-CHS反应器出水SS高,浊度去除率低,单位载体的生物量及活性生物量小。  相似文献   

17.
The setup of the hydraulic model structure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calibr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models. The hydrodynamics of a full-scale municipal WWTP (Monterrey, Mexico)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use of tracer tests and of a commercial simulator. A presimulation approach allowed the authors to quantify the appropriate rhodamine mass, set up a sampling plan, and evaluate the anticipated visual effect of the tracer test in the receiving river. The hydraulic behavior of the aeration tank for the first treatment line, a 7-cell plug-flow reactor, was shown to be best represented by 5 virtual mixed-tanks-in-series. The second treatment line, which included a vertical loop reactor (VLR), was best modeled as 3 tanks-in-series. The VLR, alone, was shown to be similar to a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and not a circuit of tanks, as generally used to represent oxidation ditch reactors.  相似文献   

18.
以制药废水实验了50 m3螺旋式厌氧反应器(SPAC反应器)的稳定性。采用Augmented Dickey-Fuller(ADF)单位根检验表明,螺旋式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启动和运行稳定性。负荷冲击实验显示,SPAC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耐浓度冲击能力和耐水力冲击能力,所能耐受的最大浓度冲击强度大于60 000 (mg·h)/L(进水浓度提升2倍),所能耐受的最大水力冲击强度为300(m3·h)/d(进水流量提升50%)。SPAC反应器还具备受扰恢复能力。在反应液pH低于5.74,出水浓度、COD去除率和容积COD去除速率(VRR)分别为3 500 mg/L、22.30%和2.52 kg/(m3·d)的工况下,经过30 d恢复,出水浓度、COD去除率和VRR的恢复程度达到80%~90%。  相似文献   

19.
20.
以制药废水实验了50m3螺旋式厌氧反应器(SPAC反应器)的稳定性。采用AugmentedDickey—Fuller(ADF)单位根检验表明,螺旋式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启动和运行稳定性。负荷冲击实验显示,SPAC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耐浓度冲击能力和耐水力冲击能力,所能耐受的最大浓度冲击强度大于60000(mg·h)/L(进水浓度提升2倍),所能耐受的最大水力冲击强度为300(m3·h)/d(进水流量提升50%)。SPAC反应器还具备受扰恢复能力。在反应液pH低于5.74,出水浓度、COD去除率和容积COD去除速率(VRR)分别为3500mg/L、22.30%和2.52kg/(m3·d)的工况下,经过30d恢复,出水浓度、COD去除率和VRR的恢复程度达到8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