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这次会议对于奥巴马总统和其他国家领导人来说,并不是一次突破性的成功会晤,对于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来说,这次会议也并不能算是他们悲惨的失败.哥本哈根会议上的谈判可以说是成效甚微.会议不仅受到地缘政治动态转换的影响,也在会议程序上受到一定的阻碍,更因为很多人关注此次会议,导致哥本哈根分议难以最终达成共识.这次会议非常糟糕.目前这种由联合国组织全球共同参与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是不大可能实现的.对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来说,他们很高兴看到哥本哈根会议的这个结果,他们宣称气候变化是一个假象,但在此次会议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认为气候变化是假象.事实上,哥本哈根会议将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定义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而且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来自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的代表将在丹麦哥本哈根聚首,争取达成一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今年虽然是全球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巨大进展的一年,但仍有许多观察人士开始担心各国将无法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充分弥合分歧.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首脑齐聚哥本哈根,这是联合国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家元首集会.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为期两周的会议被迫拖期一天,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相似文献   

4.
<正>哥本哈根如何成为一个骑车出行率达40%的首都?丹麦如何成为全球环保优等生?"30年前,丹麦的哥本哈根有太多的汽车,而中国北京则是自行车王国。现在哥本哈根成了自行车王国,而北京则到处是汽车,到处堵车。"丹麦哥本哈根(丹麦首都)自行车协会负责人CEO Klaus Bondam先生面对到访的中国环保记者一行,用这句话作为演讲的开篇。整个演讲的主题是:为什么40.5%的哥本哈根人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英国潮流杂志《Monocle》再次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哥本哈根已经连续三年位列榜首。报告称,哥本哈根将"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独树一帜的自行车文化、绿色空间、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和便捷的全球旅游通行"完美的融合,并第一次称哥本哈根在自由与管理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人们可以在公共场所尽情享用啤酒,还能在街道上举办狂欢节。哥本哈根能够让每一个人积极  相似文献   

6.
离开了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但美人鱼凝神沉息的神情仍深留在回忆中.两年来,全世界的人们都注视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公平、公正、有进取心和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强制性减排目标、技术和长期资金等问题上能有实质性的承诺.而哥本哈根最终达成的协议远远低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且没有约束力,令全球各地关注这次会议的人们深感失望.  相似文献   

7.
从"欧盟2020战略"看欧洲低碳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3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2020战略",该战略是继里斯本战略到期后,欧盟即将执行的第二个十年经济发展规划.伴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和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为了促进欧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欧盟2020战略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莺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将发展低碳经济看作是引导欧盟走出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聚焦COP15     
《环境》2010,(1)
本期每月聚焦,特约了2位青年作者,创作了3篇评论和日记。他们中既有哥本哈根大会的亲历者也有旁观者,文章既包括感受也包含思考。我们希望,经由《环境》杂志这一媒介,在这场全球背景下,被广泛视为是"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的盛事中,他们能够坚定而清晰地传达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及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不仅是为了达到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所承诺的减排指标,更为了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而环境材料对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综述在阐述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环境材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重点介绍环境材料在建筑业、汽车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刚从哥本哈根参加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归来后,我们不禁要问这个问题:如果国际气候条约谈判进程完全失败了怎么办?缔约方第15次会议远远没有达到它的预期目标.它没有建立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无论是短期(2020年)还是长期(2050年);没有规定具有约束力的条约的出台期限;没有通过193个国家都支持的"通过减少毁林与森林退化来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哥本哈根会议未能实现一项成功协议所必备的3个要素:公平、积极、具有法律约束力.最贫穷的国家认为它不公平,欧盟和气候学们认为它不够积极有力,哥本哈根会议本身还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即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这次会议在气候变化领域和全球政治进程中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其被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下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解析哥本哈根会议,介绍了UNFCCC大会的特征和机制。本次会议尽管在资金援助、MRV等问题上存在模糊和不足,但会议首次提出2℃升温控制;建立4个新机制;解决了REDD问题;明确提出考虑将航空、航海纳入减排领域等都是重要进展。同时,115个国家领导人和4万人参加了会议,标志着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解析哥本哈根会议,介绍了UNFCCC大会的特征和机制。本次会议尽管在资金援助、MRV等问题上存在模糊和不足,但会议首次提出2℃升温控制;建立4个新机制;解决了REDD问题;明确提出考虑将航空、航海纳入减排领域等都是重要进展。同时,115个国家领导人和4万人参加了会议,标志着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孙钰 《环境保护》2006,(20):4-7
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于2006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审议全球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制订全球行动计划实施行动方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约7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对GPA协调办公室协调员范德威尔女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邹晶 《世界环境》2009,(4):42-43
自2008年12月世界瞩目的气候变化波兹南会议以来,联合国气候谈判就一直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以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和6月,联合国又在德国波恩举行了两次全球气候谈判会议,但似乎都并未带来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即将到期,特别是全球肆虐的金融危机的“添乱”,将于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2009联合国气候变化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成为人们期待的“最后稻草”。  相似文献   

16.
环境新闻报道关注环境,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以《人民日报》关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在环境报道上的不足,认为作为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将商讨《京都议定书》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力图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这次会议决定的碳减排目标和责任分担,将时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走向起到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COP14)将在波兰的波兹南召开,这是巴厘路线图所启动的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关键的里程碑.其实质就在于打破长期以来的谈判僵局,凝聚各国制定全球协议的政治意愿和合理预期,会议将把国际社会对于未来气候制度的讨论及进展转化为未来一年谈判的细节,就具体方案和行动达成一致,为2009年底哥本哈根谈判确立基调.  相似文献   

19.
11月2日到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进行的气候谈判是12月哥本哈根会议之前的最后一站。虽然,本次会议并不是部长级的,但其重要性同样不容轻视,各国政府必须在这次会议上针对一些关键议题取得进展。才可能保证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拯救气候的真正协议。  相似文献   

20.
孙钰 《环境保护》2008,(5):72-73
2月20-2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10届特别理事会暨全球环境部长级论坛在摩纳哥举行.与会代表就"筹集资金,迎接气候挑战"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磋商.本次会议通过了UNEP中期发展战略以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