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东山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观光等5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并与当地居民生态足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为4.6183gha,人均生态足迹是当地居民的2.98倍。各子系统人均生态足迹从大至小依次为旅游餐饮0.00390gha,旅游交通0.003848gha,旅游观光0.003165gha,旅游住宿0.00123gha和旅游购物0.00042gha。  相似文献   

2.
李舟 《环境保护》2007,(5B):55-57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已达1.2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出境旅游者达3100万人次。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中国正努力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迈进,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繁荣兴旺;同时,中国旅游产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张实 《世界环境》2009,(5):30-32
目前,研究与推动生态旅游大多都是站在旅游客体的角度,即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主体是旅游参与者。客体是旅游对象与方式。而作为行业协会,我们更多的是站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方式上。大力推动旅游景区、旅游方式与旅游观念的变更。大力宣传生态旅游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八台山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的热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其生态效应、环境效应。本文从环境容量方面,讨论万源市八台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综合分析得出其游客容量,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景区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包括嵩山在内的风景区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嵩山旅游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覃素平 《环境工程》2022,(1):290-291
<正>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众体育及民族体育旅游悄然兴起。根据体育旅游基础特征,相较于其它以观赏和娱乐为主的旅游项目,体育旅游更具民族性和地域性,同时蕴涵深刻的精神与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促使区域经济得到显著提升,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民族体育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体育旅游开发及环境保护措施成为当下重点研究课题。由冯凌和梁晶共同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5月出版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一书,基于相关论著和教材研究成果,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系统地论述生态旅游的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有关部门目前“盘点” “五·一”旅游市场,发现无论是旅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比去年有大帐增长,可谓财源滚滚,大发利市。确实,每年的“五·一”和“十·一”两个旅游黄金周着实极大刺激了国人的旅游欲望。从游客流向看,今年出现了明显的“东西南北大对流”现象,北方人南下避寒,南方人北上赏雪,东部人到西部探险,西部人到江南游玩。 通过旅游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感受一番全新的风光,这是人们热衷于旅游的根本原因。比如,北方冰天雪地,自然条件本来恶劣,可经过旅游部门的一番产品化设计,白雪变白金,还就吸引了不少南方人到此…  相似文献   

8.
西安碑林旅游环境容量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荣  李小丽 《陕西环境》1997,4(1):29-31,14
本文从旅游地理学角度,结合我们几年来连续对碑林景区游客的抽样调查工作,试对碑林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加以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湄潭县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介绍了湄潭旅游资源的现状,从缺乏旅游精品、资源整合不足、文化挖掘不深、旅游宣传不力、旅游设施滞后、旅游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从茶文化、乡村休闲度假和浙大西迁文化和湄江山水四方面设计了生态旅游产品;从低碳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和体验式生态旅游规划两方面规划了绿色服务产品,并提出从旅游者、从业者和政府三个层面构建管理型生态旅游;最后对湄潭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资源创造性利用是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动力,也是重大科学问题和现实需求。访谈表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仍存在认识不足、机理不清、促进效应有限等现实问题。鉴于共同富裕短板、弱项、潜力均在乡村,要从不同视角持续关注。紧扣这一问题,要厘清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驱动逻辑、创新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构建促进共同富裕模式与实现机制等;还要落脚于村民参与机制与内生动力培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及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机制、数字赋能机制与路径、旅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空间效应与土地利用优化等实践中,并促进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发展等。以便为乡村旅游资源创造性利用、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