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楠 《绿色视野》2008,(8):40-44
【案情】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强度大,波及面广。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如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江苏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劲  徐亮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2009,28(5):96-98,10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强烈地震和引发的海啸,其波及范围之大,影响之广为历史罕见,在救灾工作紧张推进的同时,从事地震和海啸研究的科学家们也陷入了沉重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一、地震的双重效应地震是地球运动和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是从地球内部传播出来的地震波,包括 p 波、S 波、瑞丽波和勒夫波诸种弹性波所造成的地面震动。这种震动有的烈度很大,可使人工建筑和自然面貌遭受破坏。怛是,对地震所造成的宏观性遗存应加以积极保护和开发利用。其中一部分是有社会历史、观赏、科考价值的地震遗迹,可直接列入旅游资源范畴,使之成为旅游总资源体系的一个分系列或子系列,  相似文献   

5.
科学触惑:关于印度洋海啸必须解答的三大疑问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强烈地震和引发的海啸,其波及范围之大、影响之广为历史罕见。在救灾工作紧张推进的同时,从事地震和海啸研究的科学家们也陷入了沉重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情况与数字     
<正>我国是自然灾害导致流离失所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据统计,2011年,发生在中国的10起包括洪水、地震和风暴在内的自然灾害,导致450万人流离失所,居全球新增流离失所人数之冠。地震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过去20年间,超过100万人死于地震,约30亿人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区。缺乏设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8,(5):5-8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地震波及到全国大部分省市,灾区人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血浓于水,生死相随,全国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一切为了灾区人民的安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至党中央,下至社会民众,社会各界立刻开始组织救援行动,关注的目光顷刻向灾区聚集。此次地震灾情严重,如果引发次生环境事件,会给灾区社会稳定和灾后群众重建家园带来危害,灾区环境问题牵动着环保部门的心,整个环保系统上下一心,为全力保障灾区环境安全紧密配合,精诚合作,为灾后重建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8.
此次地震发生在岷山—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而地震短短几分钟,地球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惊人地改变了川西北的地貌,一眼望去,满目疮痍,就在这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天府之国”很可能失去它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帮助灾区恢复生态,重现天府之魅,是环境保护部近期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公司在尼泊尔建设的两座水电站在8.1级地震中遭受严重损坏,毗邻尼泊尔的中国西藏地区也受强震影响发生5.9级地震。这都警示中国政府: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需要重新认识,慎重建设。中国水电项目在尼泊尔的损失情况目前还没有统计。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说,地震发生后,第一要务是救援,电站建设情况评估等灾区情况稳定后再进行。研究南亚问题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谢超告诉  相似文献   

10.
此次地震发生在岷山—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而地震短短几分钟,地球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惊人地改变了川西北的地貌,一眼望去,满目疮痍,就在这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天府之国"很可能失去它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帮助灾区恢复生态,重现天府之魅,是环境保护部近期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晓东 《青海环境》1997,7(2):65-68
通过全面考察1995年1月17日发生在日本关西地区的大阪-神户7.2级地震,对城市地震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综合起来有:(1)地震对城市环境的巨大影响主要来自于生命线系统的被破坏,生命线系统的抗震防灾是重中之重;(2)地震应急的速度至关重要,更深刻地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和利益的观点。(3)震后次生灾害发生,尤其是火灾,将大大加重地震灾害的损失,同时对城市环境造成损害。(4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岷江上游流域震后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强度最大、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使本就脆弱的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岷江是成都市和都江堰市的主要水源,本次地震又发生在这两大城市的上游,震区中岷江水质直接关系到这两个城市的用水安全。本文根据跟岷江映秀段的水质监测结果,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震后岷江水质特征,为岷江的水环境保护及成都与都江堰的饮用水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衣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防御旱灾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干旱给陕西省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威协和损失,对干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气候资源合理利用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14.
题记:中国俗称滑坡为“走山”,称大规模的滑坡、崩坍为“山崩”,其主要发生在地质薄弱的断层带、植被受破坏的斜坡以及设计不周的工程点。本世纪最大的滑坡事件发生在中国海原(1920年),这次地震中丧生23.4万人,实际上大部分死于滑坡。1981年,四川盆地的洪水引发了6万多处滑坡和泥石流,灾民达北多万人。以往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山区和黄土高原的山崩、滑坡。近1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长江上游日渐频繁.近几年且有随大江东去之势。长江中下游的最新崩岸记录1996年,入汛之前,长江中下游频频发生滑坡、崩岸等灾情。有北门口崩岸一…  相似文献   

15.
张庆阳  田晓阳 《环境教育》2016,(Z1):107-108
正世界上有2条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日本地处世界最活跃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只占世界的0.25%,但其6级及6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却占全世界发生总数的20.8%。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多达1500次以上,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是名副其实的地震国。日本地震灾害占世界的比重较高,但其灾害损失占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地震造成灾区尤其极重灾区严重的生态破坏。论文以都江堰市为例,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对震害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进行监测,对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到都江堰市地震生态受损及灾后两年生态恢复信息,并结合DEM对变化信息进行空间分析,研究灾害发生、生态恢复与坡度的相关关系,从而为灾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和保障生态安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1,(11):10-11
10月24日.在土耳其东部凡省埃尔吉斯,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寻找生命迹象。土耳其副总理兼政府发言人阿林奇24日在安卡拉说,土耳其东部凡省23日发生强烈地震。截至当地时间10月30日.土耳其东部地区凡省发生里氏72级地震已至少“杀死”了601人使4152人受伤。10月24日.在土耳其东部凡省埃尔吉斯.救援人员在废城中寻找生命迹象。  相似文献   

18.
文摘     
模拟地震时所产生的机械作用、评定工业产品对这种作用的耐抗性,是西德电工委员会编制本暂行标准的出发点。 本暂行标准从地震环境的阐述和分级入手,将相应的自由场列入流行的地震标度,并说明如何根据工业产品的安装地点和安装类型,来考虑地震时地面所出现的加速度的作用。本世纪初,麦卡利就提出依据建筑物损坏来划分地震标度,但未考虑建筑技术的影响。因此这种地震标度分级本身包含明显的不确切性。对地震强度的概括性定义是震级。震级标度(利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00,(1)
1999年9月21日凌晨1点47分,台湾省花莲西南发生7.6级强烈地震。在此之前的8月17日,土耳其当地时间凌晨3时左右,发生了里氏7.4级的强烈地震。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里氏7.2级大地震。往前追溯。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区发生了7.8级大地震,整个唐山处于瘫痪之中。这次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42分。被称为上世纪十大地震之一的1906年4月12日的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发生在凌晨5点12分。上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1960年5月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日趋恶化的地球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此,人类已将更多的注意力从依然存在的战争危险转向和平发展中的全球问题,其中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是没有国界的,因此真正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必须维护人类所居住的整个世界的完整性。所以70年代以来环境方面先后制定的国际公约、条约和议定书已达100多项,超过了以往所有国际环境立法总和。同时,为鼓励科学界对全球问题的研究,素有科学家最高荣誉之称的诺贝尔奖金从1992年开始增设一项地球奖,以表彰在核。人口、资源、环境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