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C-MS法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前后微量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吴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及生物处理曝气池出水中的微量有机物进行了检测,测得进水主要有机污染物53种,出水主要有机污染物55种。微量有机物总去除率与CODCr去除率相近。  相似文献   

2.
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通过测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色度、BOD5、CODCr、TOC、NH3—N、NO2^-—N、NO3^-—N、TKN、TP、总硬度等指标来分析渗滤液的水质特性。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组分进行了鉴定,共检测出主要有机污染物63种。  相似文献   

3.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技术,它集采样、萃取、浓缩、解析、进样为一体,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SPME和GC、GC/MS等仪器联用分析有机污染物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因其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成本低、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因而SPME技术将会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相微萃取技术 (SPME)是 2 0世纪 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技术 ,它集采样、萃取、浓缩、解析、进样为一体 ,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 ,SPME和GC、GC/MS等仪器联用分析有机污染物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因其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成本低、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 ,因而SPME技术将会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毛细管GC分离、GC/MS定性的方法,初步探查了江西省蓬塘镇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状况。从该地区地下水中,可定性鉴别出60个有机污染物,主要是高烷烃、有机酸、酰胺及邻苯二甲酸酯等化合物,对其中某些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当地工业污水的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焦化厂A/O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和鉴定了上海宝钢焦化厂A/O生化阶段出水的有机污染物组成,共检出各类有机污染物70多种。结合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的混凝处理实验结果,指出了各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众多,成分复杂.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超声波辅助萃取后用GC/MS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与传统振荡萃取相比,超声波辅助萃取明显提高了萃取效率.在GC/MS分析部分,研究了不同极性色谱柱对有机污染物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极性柱比较适于测定垃圾渗滤液中极性大的有机酸、醇类等物质.非极性柱能大大提高难生化降解的烷烃类、酯类等物质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痕量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过程中,除使用多种不同富集方法外,在样品经过多种处理后,大部分分析测定工作在将样品使用各种分析手段,例如GC、LC、GC/MS等进行分析测定时,为了满足检测仪器对样品中欲分析测定物质的检测限,大部分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9.
吹扫 -捕集法为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推出的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富集方法 ,它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富集率高、快速、精密、准确、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 2 0多年以来 ,吹扫 -捕集器和GC、GC/MS等仪器联用测定环境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而吹扫 -捕集法将在有机污染分析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吹扫—捕集法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吹扫-捕集法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推出的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富集方法,它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富集率高,快速,精密,准确,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20多年以来,吹扫-捕集器和GC、GC/MS等仪器联用测定环境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吹扫-捕集法将在有机污染分析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源水、出厂水有机污染物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1998年对成都市饮用水源水、出厂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GC/MS分析,该市饮用水和出厂水均存在有机物污染,且含有优先控制污染物;污染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枯水期有机物检出率高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12.
采用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与吹扫捕集/GC—MS法对实验室加标固体样品和实际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进行比对测定,探讨了便携式顶空/GC—MS法现场快速测定固废中VOCs的标准曲线时间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便携式顶空/GC—MS法测定固体样品中54种VOCs的准确度(以加标回收率计)和精密度分别为70%~123%、4.8%~17.6%,均能满足应急监测分析的要求,其检出限略高于吹扫捕集/GC—MS;其标准曲线在3d内有效性很好,7d后有效性明显下降,14d后需重新做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便携式顶空/GC—MS测定固废中的VOCs基体加标回收率为69%~145%,测定结果与吹扫捕集/GC—MS相比,相对偏差小于10%,现场出具的监测数据有效,可为后续固废属性的鉴别和固废的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萃取(SPE)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对2个再生水厂的进水和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讨论了这2种不同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厌氧/缺氧/好氧(A2/O)+连续微滤技术(CMF)+加氯消毒处理工艺和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简称气—质联用GC—MS)已趋于成熟,成为有机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强有力手段,在许多领域内获得广泛的应用。然而它仍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局限性,最主要的如:只能分析全部有机化合物的20%左右(若不进一步衍生的话),而对其余大部分则无能为力。液相色谱由于分析范围广且仪器技术的不断改进,已成为近几年内发展最快的一种分析仪器。但是,在检测器的通用性、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存在困难。为了解  相似文献   

15.
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是环境保护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水中通常包含着多种有机污染物;并且含量非常低(ppb级),因此,分析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例如提取、浓缩、预分离等. 六十年代以来,色质联用应用于水质分析,开创了这一分析领域的新纪元,它提供了一种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有效的分离鉴定手段.在美国环保局的几个实验室中,大都装备着这种仪器进行水质常规分析;对于鉴定ppb级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可得到确切可信的结果.而利用气相色谱直接注入水样  相似文献   

16.
河南境内黄河流域集中式城市饮用水源水有机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摘要为探查和研究与公众生命健康关系密切的饮用水有机污染现状,采用GC/MS、HPLC、GC/ECD等多种分析技术,对河南省黄河流域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分平、丰、枯三期进行了有机物监测和研究。12个点位三期共检出599种有机物.根据毒性资料筛选出62种主要污染物。主要有毒化合物的浓度水平绝大多数远低于我国新颁布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个别点位的极个别化合物如苯并(a)芘有超标现象.显示出明显的潜在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了环境中金属有机化合物形态分析方法的近期进展。在分离方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应用逐渐增加;等离子体激发的原子发射光谱作为检测器其应用也不断增长;HPLC与炉式原子吸收在接口上的困难已经解决;新的衍生技术已用于非挥发性物质的衍生以便于气相色谱分离;序列分析系统如GC/HPLC—AAS、GC/HPLC—AED、GC/HPLC—MS等的应用逐渐增多,所有这些联用系统都是相当灵敏的,而且很特效。  相似文献   

18.
核酸适体是通过体外筛选获得的短链DNA或RNA序列,是一种能与多种目标物质结合的生物识别分子。核酸适体具有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及易于修饰等优势,近年来在环境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详细介绍了核酸适体的结构特点、体外筛选法及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核酸适体可结合不同的分析技术实现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毒素等环境污染物的高效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芬顿氧化工艺对焦化反渗透浓水(以下简称浓水)的TN和COD去除率,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解析了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1)SBR稳定运行225d,浓水经过SBR处理后出水TN平均质量浓度为10mg/L,去除率为79.2%,达到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的排放限值(20mg/L);(2)当pH=4.0,Fe2+质量浓度为200mg/L,芬顿氧化出水COD平均质量浓度可降至60mg/L左右,SBR—芬顿氧化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可达44.4%,也达到了GB 16171—2012的排放限值(80mg/L);(3)目标筛查共检出8种多环芳烃,浓水进水、SBR出水和芬顿氧化出水的多环芳烃总质量浓度分别为1.950、1.390、0.917μg/L,组合工艺对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4)GC×GC—TOF/MS非目标筛查在浓水进水、SBR出水和芬顿氧化出水中分别检出237、125、53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称GC/MS)自1957年问世以来,随着六十年代商品仪器的出现,及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成功,作为分析环境样品中复杂混合物的有效手段,它已成为环境研究机构所必备的多组分分析、结构鉴定仪器,七十年代以来,质谱用于环境方面出版物的成倍增长就清晰地说明了这个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