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协调发展既是国民经济乐观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江苏省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定位,发现环境发展中的薄弱点与发展潜力,促进环境与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环境安全理论为依托,以强调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建立江苏省环境与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及变异系数法权重均值赋权,借鉴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来计算协调系数。结果表明:2001~2010年江苏省环境与人口、经济系统的平均协调水平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并且有稳中上升的趋势,协调发展前景乐观;同时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江苏省协调发展机制、探讨环境安全维护体系建设、制订缓解人口压力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社区PREOD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社区PREOD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亚洲可持续发展——亚洲可持续发展问题中日研讨会综述刘传祥(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北京,100871)一、研讨会背景及基本情况地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地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地球的重要举措。地球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关系和含义的探讨,对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潜力与有利条件,以此探索实现上海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有效途径。认为,尽管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限制因素,但出众地具有经济作与协调发展的诸多潜力与有利条件:(1)两地具有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的强大政策优势;(2)长江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富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3)产业互补性强,有深远的合作前景;(4)各具区位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监控和考核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程和成效,构建了一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叠加、功效系数、模糊综合评价等三种数学模型,并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研究生态示范区多时空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在基准水平年(2000)、近期目标年(2005)和远景目标年(2010)生态示范区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0.268、0.541、0.859)、可持续功效系数(0.711、0.812、0.949)和可持续发展隶属度(0.129、0.332、\{0.671\})都逐步增加,而且在不同规划年限中均以自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最优,这与该县生态环境优越、经济社会水平低、发展潜力大的客观实际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6.
美国联邦政府自然资源管理与市场手段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土地的分类与市场手段的应用范围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出于保护资源的公共目的,把主要分布在西部和阿拉斯加的土地,保留为联邦政府所有的土地,并建立了由内政部和农业部所属的行政机构管理的4个主要系统。国家森林系统(TheNationalForestSystem),由森林服务局(ForestService)管理1.9亿英亩;土地管理局公地(TheBLMPublicLands),由土地管理局(BLM)管理2.7亿英亩;国家野生生物保护系统(TheNationalWildlifeRefugeSy…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娄底地区是我国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试验示范区之一,六年来的研究与实践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使该地区初涉走上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和推进清洁生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参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状,指出了与国外工商企业的差距,并就进一步引导中国企业界的广泛参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科技构成了其关键要素。本文基于PREEST系统模型。首先提出了一套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分析法。就中国1987~2001年度的综合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法在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一般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浊和社会五个子系统组成。本文从四个方面(人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资源环境的需求;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5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用于评价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结果表明: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26个指标中,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居民对水物满意程度(P13)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诱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是可持续农业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显示出,我国农户总体上表现出的技术采用偏好与国家的宏观技术取向存在着较大差异,缩小差异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农户技术采用偏好,以及二者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农户采用行为规律,提出了缩小这上差异的诱导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与生物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终解决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人口、资源、健康、医疗等方面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必须大力发展与农业、资源、环境、人口、能源密切相关的生物技术,推动我国在21世纪实现跨越发展,成为世界健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探索了利用生物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资源环境约束下构建区域技术创新决策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晨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阎题,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晨的根本途径。区域技术创新决策管理体系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在阐述技术创新重要作用等基础上。提出了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构建区域技术创新决策管理体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构建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理论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着重界定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创新主体,并提出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促进宁夏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是推动宁夏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实力、缓解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科技在促进宁夏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与经验,但是在支Ё撑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环境以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①科技资源布局不合理;②产业工艺落后,能耗偏高:③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成果转化率低;④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弱.文章最后结合宁夏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点提出了其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及重点.  相似文献   

16.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着重论述了绿色技术的概念、层次及意义,指出在我国尽快树立起崭新的生态伦理观,大力推行绿色技术,把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纳入协调发展的轨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高科技发展角度论述了高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已有的环境承载力理论做了补充和改进,使之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本文还对不同国家在处理高科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途径做了概要阐释。最后指出,高科技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高科技发展角度论述了高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已有的环境承载力理论做了补充和改进,使之更能体现持续发展的新发现观。还对不同国家在处理高科技发展与持续发展关系的途径做了概要阐释。最后指出,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under the UNFCCC Article 4.5 is to “…promote, facilitate, and finance as appropriate the transfer of, or access to,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ies and know how to other Parties particularly Developing Country parties to enable them to implement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The key challenge in this respect is that low-carbon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need to be adopted both by developed as well as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allow them to move quickly to environmentally sound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institution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above framework, this paper reviews key aspect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a range of perspectives in the literature and discusses insights from this literature for the transfer and innovation process needed to reduce glob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undertaken by the EU sponsored ENTTRANS project.  相似文献   

20.
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五要素典型组合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口规模的大小、自然资源禀赋的好坏、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经济社会制度的先进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演变进程的5个主要因素。本文以一些典型国家为例,对这5种要素的典型组合模式及其影响力大小和重要性程度进行了研究。人口规模过大或者过小可能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丰缺、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增加或者降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但人口、资源、环境这三个因素都不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因素,只有制度才是最终制约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制度不完善,则技术再先进也不可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