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沉水植物在东五里湖恢复的可行性,在测定东五里湖底泥污染指标的基础上,选择了在梅梁湾及贡湖适宜生长的季节上互补的2 种典型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菹草石芽萌发及轮叶黑藻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东五里湖底泥重金属污染Cd>Cu>Pb>Zn>Cr;东五里湖与梅梁湾底泥上菹草石芽萌发率的统计学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石芽在东五里湖底泥中出现了休眠现象.在同一底泥中,不同N、P 水平上覆水下轮叶黑藻的POD、SOD 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底泥,同-N、P 水平下轮叶黑藻POD、SOD 活性t 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轮叶黑藻在东五里湖底泥中衰老较快.底泥对轮叶黑藻抗氧化酶系统起主导性作用,东五里湖水生植物恢复主要受底泥重金属Cd的胁迫.  相似文献   

2.
太湖不同湖区浮游甲壳动物季节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3 年10 月~2004 年9 月对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大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浮游甲壳动物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3个湖区中,五里湖营养水平最高,大太湖最低.梅梁湾浮游甲壳动物数量和生物量最高,其次是大太湖,五里湖最低.3 个湖区浮游甲壳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即数量最高的季节为夏季,数量最低出现在冬季.大太湖和梅梁湾的第一和第二优势种都是简弧象鼻溞(Bosminacoregoni)和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而五里湖的优势种为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相关分析表明,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都与总磷和水温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对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底条件和栽培方式对芦苇和香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太湖西五里湖湖滨带生态恢复示范工程区,通过人工栽培的方法研究了3种基底条件和2种栽培方式对芦苇和香蒲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波浪影响的条件下,芦苇在原状土基底上成活率较高,在生土和生土上覆湖泊底泥基底上,芦苇成活率较差. 芦苇群落侧重于靠增加其分蘖数来提高对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贡献,而香蒲则利用增加地上部分的高度来提高对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贡献. 以西五里湖湖泊底泥作为回填土处理比采用原土回填的方式更有利于芦苇的生长发育. 由于试验选用的香蒲根部比重较大,营养吸收能力强.试验期间,基底条件和回填土处理对单株种植的香蒲成活和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单株种植的芦苇成活率、日生长量以及地上部株高增量均不如单株种植的香蒲.虽然芦苇分蘖数较多,但从总体上看,芦苇不适合单株种植.   相似文献   

4.
无锡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里湖曾是太湖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水质一度恶化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劣Ⅴ类。随着太湖水污染防治成为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五里湖也经历了1998年的“零点行动——聚焦太湖”治污行动。现在的五里湖,从劣Ⅴ类水变成了现在的Ⅳ类景观水和Ⅳ类饮用水,与此同时,无锡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并持续保持两位数的经济高增长率。这就是坚持环境优先,开展环境资本运作,加强环境保护,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型范倒,它留给人们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太湖北部贡湖、梅梁湾湖滨带观测场为期1年的野外现场调查,研究了两湖滨带沿岸浅水区水生植物现状及水质、底质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①贡湖湖滨带水生植物群落可划分为芦苇群落、马来眼子菜+荇菜+穗花狐尾藻群落和马来眼子菜单优群落;梅梁湾湖滨带水生植物群落可划分为芦苇+水花生群落、芦苇群落和菹草群落.②两湖滨带沉水植物生长有明显季节性差异, 贡湖湖滨带沉水植物生长期为春、夏、秋三季;梅梁湾湖滨带沉水植物生长期为冬、春两季.③两湖滨带观测场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现存种存在明显差异,水动力条件、水体总氮和底质营养盐含量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沉积物磷形态的垂向变化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分析了太湖北部梅梁湾和五里湖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垂向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湖泊,不同地点沉积物磷形态的垂向变化有差异.五里湖西部沉积物中铁/铝磷、无机磷和总磷在深度7~12cm处含量最高,往深层方向呈先增后减的垂向分布特征,而有机磷和钙磷含量则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梅梁湾小湾里沉积物中铁/铝磷、无机磷、有机磷和总磷含量均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至22cm以下略有增加,而钙磷却在柱样下部随深度增加呈累积趋势.研究还发现,近年来五里湖西部人为源的磷输入逐渐减小,可能得益于污水排放的削减;而梅梁湾小湾里沉积物中人为源的磷含量明显增加,可能与污水和农业径流输入有关.  相似文献   

7.
泉州湾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州湾地处福建沿海中部,东与台湾隔海相望,南有厦门港,北有湄州湾。泉州湾海岸带为闽南“金三角”的重要一角,在福建对外经济开放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开发利用泉州湾海岸带资源并保护其环境免受污染损害,已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议题。一、海岸带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水产资源开发 泉州湾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大黄鱼、带鱼、红虫寻、蛏、牡蛎、紫菜以及节江瑶、西施舌等海珍品。多年来由于滥采酷捕,某些资源急剧衰竭。例如,1979年节江瑶采捕量高达7千吨,而今产量甚微。此外,本省最大的蛏苗基地——陈埭353公顷蛏苗也遭到严重破坏,1985年蛏苗产量仅为1984年的24%。  相似文献   

8.
治理     
太湖水网将“大换水”近日,从无锡举行的梅梁湖泵站枢纽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上传出信息:梅梁湖、五里湖、梁溪河乃至无锡城区河网2004年将“大洗脸”,调水工程关键在于提升整个水体流动动力,通过从外太湖调水入梅梁湖,再进入五里湖,让湖水有序地流动起来,并调水进入梁溪河和城区河网,以带动整个城区水环境的大流动,从而加快水体交换,降低污染指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快速有效地改善梅梁湖、五里湖以及无锡城区河网的水质,保护水质良好的太湖“湖心”。(本刊编辑部)南京市“蓝天工程”初显成效南京市“蓝天工程”的重头戏、已经连续开展两年的…  相似文献   

9.
朱家村被海水浸染的土地 ,如今又恢复了昔日的生机 :103亩大白杨葱茏挺拔 ,250亩芦苇随风荡漾 ,山鸡、“呱呱叽”、布谷鸟、水鸭都飞了回来 ,460亩绝产的土地 ,如今又变成了吨粮田。今年5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湛同志 ,常常伫立在他率领全村2400多老少爷们顶酷暑斗严寒、奋战数年、耗资400多万元建起的拦海大坝上 ,眺望远方。此刻 ,透过他那布满岁月风霜的脸庞 ,那深邃的双目 ,人们似乎看到他大海一样凝重而广阔的内心世界。(一)朱家村位于山东省莱州城北10公里处的渤海湾畔 ,全村居住着800户人家 ,2400口人只…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9,(9):46-49
金沙湾海滨度假区 景区介绍 金沙湾海滨度假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大鹏湾畔,是东部海岸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背依葱茏群山,面朝大海,有绵延3公里金色的海滩,最为洁净清澈的海水,沙滩生有万种风隋的松林。  相似文献   

11.
许家和 《环境》2001,(12):23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美人俗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一带,其自然风景,是江南典型的人间天堂,也是古代美人西施的故乡。那里风光旖旎,河湖密布,水网纵横,峰峦竞秀,木茂花艳。园林古色古香,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养育了多少靓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太湖水质及营养状态分区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家环保部太湖流域环境监测网中心站1994-2000年的水质监测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别对太湖进行了单因素水质评价分区和多因素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分区,结果显示太湖水质基本在Ⅳ类以上,污染较严重,太湖已全面进入富营养化状态,重富营养化区位于太湖北部,面积为5.9%,主要分布在五里湖、梅梁湾,竺山湖;中度富营养化区在西部岸边带和中北部岸边带地区,面积为33.2%;轻度富营养化区从太湖湖心向东到东太湖,面积最大,占6 O.9%.整体上呈现自北而南、自西向东从重度富营养程度向轻度富营养程度扩散的趋势.研究结果为太湖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确定太湖的重点治理湖区应是太湖北部的五里湖、梅梁湾、竺山湖和贡湖湾的西北部,同时太湖富营养化治理应注重控源和生态修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扎龙湿地芦苇生长与水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边缘区芦苇长势不同,研究了三区水的物理、化学综合指标,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综合指标的差异及其对芦苇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三区的水硬度非常相近且对芦苇的生长影响不大;三区溶解氧差异显著,溶解氧越高,越有利于芦苇生长;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差异显著,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越低,对芦苇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丽茹 《环境》2009,(8):17-18
了解了目前国内百姓普遍采取的几种饮水方式,我们已经可以大概对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摄取“生命之水”心里有谱了,那么国外又有何时尚风行呢?  相似文献   

15.
五里湖水环境治理经验对"十二五"治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里湖是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以五里湖21 a水质变化特征,分析水环境治理的3个主要阶段,探明了五里湖水污染的成因,回顾、评价了采取的重点措施及实施效果,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认为五里湖"十二五"治理应正确处理好的4种关系,提出了"流域控制与湖泊治理相结合,控源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治理与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是关键,控源减污是基础(重点面源污染控制),制度创新是保障的五里湖治理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移殖“标准化”背角无齿蚌监测五里湖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殖生物因子相同、遗传质量稳定和污染本底值低的“标准化”背角无齿蚌至太湖五里湖,并以仍养殖在未受污染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基地的同批蚌作为对照,每3个月回收蚌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研究了重金属Al、Cr、Mn、Fe、Co、Ni、Cu、Zn、As、Mo、Ag、Cd、Ba、Tl和Pb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标准化”背角无齿蚌对重金属的积累与特定的季节/时间密切相关,在夏季的含量明显低于春季.移殖五里湖3个月蚌样中Mo和Tl的含量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而前者Ba的含量显著低于后者(P<0.05).移殖五里湖6个月蚌样中As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重金属污染指数(MPI)和我国及国际上的相关限量标准评价显示,五里湖和南泉基地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处于相同水平,重金属污染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普兰店湾在潮汐作用下的水交换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普兰店湾排污口布局现状、海洋功能区划与2015年春季水质大面调查结果,讨论了普兰店湾现有排污布局的合理性。以ROMS模型构建的渤海-普兰店湾高分辨率嵌套潮流场模型为基础,利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计算了湾内的水交换时间分布,结果显示受岸线和水深分布的影响,普兰店湾水交换能力区域差异明显,西边界湾口开阔区域水交换能力较强,海湾中部和湾顶区域水交换能力较弱。海湾中部潮余流场呈现逆时针漩涡状结构,对湾中部与湾顶区域污染物向湾外扩散起到了阻碍作用,致使以上两区域的水交换时间达到300 d以上。普兰店湾内主要排污口大都分布于湾东部水交换能力差的区域,排海污水难以向外界扩散而易于形成聚集。2015年春季水质大面调查结果亦显示,普兰店湾中部与湾顶排污口聚集区域水质差于海洋功能区划的水质标准。应根据普兰店湾水交换能力的分布特点,合理规划排污布局,从而改善湾内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境内的“水俣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3年,在日本熊本水俣湾的一个小镇上,相继有数百人得了一种“怪病”,病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但病因不明,其中有41人死亡。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宗由环境污染所致的公害病——水俣病。 10年后确定,水俣病是由于水俣市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污染了水俣湾,人又因食入了海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发生中毒。 7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松花江流域发现了汞和甲基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上的大学。一个农村孩子,突然走进了城市,又走进的是我们这个区域比较有影响的学校,一切都很新鲜,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甚至不解。其中关于水的几个“精彩”故事,成了我们大学毕业十年相聚,以及同学间散聚的主要话题。有的老师对我们这届毕业生印象很深,甚至也源于水。  相似文献   

20.
五里湖生态重建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简要介绍了五里湖的概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对五里湖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过程的调查,并从水文、水质、底质等方面分析了五里湖生态重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蠡湖新城建设规划及五里湖综合整治规划,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重建对策,即通过控源、利用生境修复措施创造生态恢复条件、人工重建水生植被和湖泊生态系统管理,重建良性的湖泊水生态系统。同时,从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