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漯河市乡镇饮用水源地现状的调查,针对乡镇饮用水源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指出,漯河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目前的保护措施目前尚不完善,从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措施看,应加大对面源的控制和对水污染源的控制;从饮用水水源地监督与管理看,应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督与管理,建立建全饮水水源保护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地下水井群的隔离防护工程,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并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
对荆州市境内所有139个乡镇以上所有饮用水水源地和44个典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饮用水水源地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分散式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污染情况,并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市183个饮用水水源地有达标个数为85个,达标率为46.45%。其中,河流型水源地达标率为79.01%;湖库型水源地达标率为40%;地下水型水源地达标率为12.5%。最后总结了荆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是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我国人口众多,饮用水需求量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源地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文章以安徽省桐城市“千吨万人”水源地为例,梳理了水源地环境概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策与措施。目前,桐城市“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但少数水源地个别指标偶有超标现象,超标因子主要是总磷。需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巡查监测制度,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制定饮用水水源地长治改善计划,守护饮用水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4.
对阜新市8个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基础环境调查和采样监测分析,建立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的指标体系,对水源地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了各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工农业生产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经济发展的代价便是环境的破坏,当前城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管和保护,科学合理的制定水源地保护措施便成为了环保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作为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内容,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是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现状,并结合笔者实际研究,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泸州市境内10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展开调查和评价,分析水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水源地保护对策,为当地水源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村饮水安全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河北省历来重视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先后编制了《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河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及《河北省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一系列的工作为"十二五"期间开展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调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加强南京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市的生活饮用水主要来自长江,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江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着潜在的问题。针对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一些环境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15年,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 774-2015)为依据,对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全省13个城市水源地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1个城市水源地综合评估结果为不合格.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6.4%,环境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建设率低、二级保护区整治不彻底、应急管理能力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为湖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铁岭地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措施仅以保护取水口和井口为主要目标,没有考虑到水源地的卫生防护距离、地质防污性能、补给水域的环境、周围环境突发性影响等因素,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存在潜在的危险。为保障集中饮用水水源安全,提出了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涉及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长江流域的环境管理策略大致经历了以水量管理、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和水质目标管理三个阶段.在统一生态环境监管职能、实现五个“打通”的新形势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策略必将由水质目标管理快速向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转变.在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的积极进展和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①规划和建设服务于应急预警和管理决策的长江生态系统观测网络,推动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空天地一体化的多源数据融合,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数据时空精度和反应速度,开展水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观测;②加强长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主要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研究、重点区域生态系统研究和突出生态问题专题研究,不断创新科研与管理深度融合的科研模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③制定长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分阶段分区域目标,促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陆域生态和水陆交错带的持续改善以及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协同;④提出长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和重点区域、突出问题的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12.
环境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质监测采样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并以实验室内分析COD样品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环境水质监测中COD的控制方法,从而论证了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十二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调整工作要求,吉林省在辖区内所有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及采样点基础上,完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国控监测断面的优化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从国家尺度上,既能充分反映吉林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又能满足国家对地表水环境管理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确定国控监测断面及采样点的布设中,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据审核是水质分析工作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环境监测中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水质监测人员监测和数据审核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数据质量,为环境水质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流域水质监测站对发生在江河中的重大水质污染事故中承担着前哨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起江河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多年来松花江水质监测的实际工作,对环境水质监测部门开展重大污染事故应惠监测措施研究的必要性、应急监测工作必需的配置、预警监测断面在应急监测中的功能与作用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应加大江河水环境监测的投入,切实加强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尽快建成主要江河应急防控体系,提高江河重大污染事件的预警预测、监测、处置、后期评估等方面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十二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调整工作要求,吉林省在辖区内所有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及采样点基础上,完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国控监测断面的优化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从国家尺度上,既能充分反映吉林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又能满足国家对地表水环境管理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确定国控监测断面及采样点的布设中.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信息技术,通过建立水环境和部分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系统,对水环境污染事故实施有效监控。采用航天卫星、低空遥感、地面监视监测相结合的技术,实现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视监测;构建基于3S技术的大辽河(营口段)水质自动在线实时监控与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写及技术审核中,经常会出现验收报告中的水量统计等数据跟环评报告中的一样,污水处理设施各环节的监测数据缺乏逻辑性,数据的合理性经不起推敲等问题.验收监测报告,不能过度依赖环评数据,应根据现场核实的实际生产工艺制作水平衡图,由原辅材料用量、水量等数据的相关性获取真实数据,才能反映污染物的产生量等真实情况;应通过掌握设施的进、出水量,将设施各工序的实际处理效率与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参数做比较,才能对设施的处理能力、处理效果作出准确的评价.才能保证验收监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管理中日益体现出快速便捷、信息量大、代表性强的优势。近十年,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各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强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创新运维模式、加强数据质控管理,确保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等,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政府环保责任目标考核、流域生态补偿、总量减排、监控预警等环境管理工作发挥着El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认为今后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是有机污染物水质监测、农村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并探讨了主要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