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文章对传统的水解酸化过程进行了改进,在水解酸化菌(即絮状污泥)培养阶段,投加了不同的混凝剂,如PAM、PAC和FA。研究了混凝剂对絮状污泥的培养及后续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混凝剂与水解酸化作用在降解COD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投加了PAC和FA的絮状污泥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0%,优于单纯絮状污泥或PAC+FA(无絮状污泥)对COD的降解。表明PAC+FA与水解酸化表现为协同作用,使水解酸化菌代谢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洗衣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二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洗水废水的实际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混凝剂(PAC)投加量为20mg/L,水解酸化停留时间为6h,填料BOD5负荷为1.5kg/(m3·d)时该工艺对COD、BOD5、色度等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2%、90%,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采用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可行性,采用"水解+A~2O生化+混凝沉淀+臭氧催化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系统出水COD≤60.00 mg/L,氨氮≤3 mg/L。通过试验确定工艺设计参数:生化处理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90.66小时;生化处理运行负荷1.23 kg COD/m~3·d;臭氧投加量40.00 mg/L;PAC药剂投加量为400 mg/L。  相似文献   

4.
某企业污水站采用UASB-CASS工艺处理玉米酒精生产废水,为解决其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根据废水水质特点,对企业现有工艺进行改造,采用水解酸化-改良UASB-填料CASS工艺开展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前置水解酸化有助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改良UASB有助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和,CASS池中填料的投加有利于活性污泥附着、生长更新,该组合工艺在进水水质波动的情况下,出水COD质量浓度由工艺改造前的100.0~ 150.0 mg/L降至50.45~80.38 mg/L,出水NH4+-N质量浓度由工艺改造前的1.0~3.0 mg/L降至0.31 ~ 0.62 mg/L,大大削减了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昌邑市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设计参数、主要设备与运行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水解酸化+CAS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出水COD,BOD5,SS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而NH3-N,TN,TP的处理效果变差与污泥发生膨胀有关。水解酸化对COD平均去除率达23%,也降低了污水的pH值,而不受水温影响;水解酸化可为后续生化处理工艺起到稳定水质作用。水解酸化+CAST工艺处理吨水平均能耗为0.28 kW?h。污水厂的投入运行使得COD,NH3-N的年削减量分别为4074,174 t,可大大缓解当地的水体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根据食品添加剂废水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废水COD从进水2000~7000mg/L降到100mg/L以下,最低为33mg/L,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解酸化系统使废水平均COD从5290mg/L降到2323mg/L,并使大颗粒难降解分子部分转化为小颗粒可降解分子,为后续的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接触氧化出水平均COD为268mg/L。接触氧化出水含较多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经O3氧化预处理后在COD下降45%的情况下其BOD5/COD由0.3升为0.44,更易于生化降解。废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平均出水COD为66mg/L。中试研究表明,水解酸化系统和臭氧催化氧化(负载MnO2的陶粒为催化剂)-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解酸化+强化好氧+深度处理"的工艺技术方案开展印染废水小试研究。在工艺前端采用混流式和升流式两级水解酸化池,后续在曝气池投加活性焦载体,提高污泥浓度,强化好氧池处理能力,最后对生化出水加药混凝,并用生物活性焦滤池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适宜处理印染废水,处理效果达到处理提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SBR+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利用废H2SO4和废铁炭微电解,并以微电解-混凝沉淀+活性污泥为预处理,预处理控制工艺条件,S2-、色度、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98.9%,66.9%;试验的pH,VFA数据验证了水解酸化的稳定效果,稳定运行后,COD总去除率达96.0%,SBR出水经粉末活性炭吸附后COD出水300mg/L左右,达到三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9.
肖庆良  黄志雄 《环境》2005,(Z1):100-101
对800m3/d的牛仔漂洗废水采用絮凝沉淀+水解酸化与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通过6个月的调试与运行,挂膜好,处理效果稳定,CODCr去除率在89%以上.色度和COD.有大幅度降低,一般情况下能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化工厂液晶中间体生产废水,采用Fenton预处理+水解酸化+好氧+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发现Fenton技术具有良好的预处理效果,对COD的去除率在50%左右,且废水可生化性从原水的0.05提高至0.38,经过水解酸化及好氧单元的降解,废水ρ(COD)可降至150~200 mg/L,再通过超滤反渗透膜处理,COD浓度可降至50mg/L以下,达到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要求,出水可用作稀释水或厂内冷却用水。膜浓水通过自主研发的强化蒸发装置处理,可实现废水不外排。采用该工艺对厂内实际生产废水进行现场调试运行,处理规模为5 m~3/d,原水初始pH值为2.0~4.5,ρ(COD)为7 000~10 000 mg/L。稳定运行后,生化段出水pH值为7.5~8.0;ρ(COD)为150~200 mg/L,膜处理后ρ(COD)<50 mg/L,证明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混凝-Fenton氧化预处理抗生素废水,筛选出最佳的混凝条件及氧化条件,同时对经混凝-Fenton试剂预处理后的废水与未经处理的废水按同样反应条件开展好氧生化试验。实验发现,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复合混凝处理该废水,在pH为8,PAC与PAM的用量分别为400mg/L和12mg/L时混凝效果较好。混凝后的废水再用芬顿体系氧化,当pH为3,FeSO·47H2O投加量为0.01mol/L,H2O2/Fe2+摩尔比4:1下,反应30min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采用混凝-芬顿氧化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后,明显改善了其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处理丁苯橡胶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青  韦俊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2):232-237
以壳聚糖(CTS)为母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合成了壳聚糖季铵盐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以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去除率为指标优化合成条件,以HTCC分别与PAC及PAM复配,絮凝处理丁苯橡胶废水.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质量比MCTS: MCTA: MNaOH =1:2: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HTCC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去除率达96.46%;HTCC+PAC复配在pH6.0~8.0对丁苯橡胶废水的絮凝效果较好,出水余浊<2NTU,色度去除率达92.98%,COD去除率达32.0%;HTCC+PAM复配在pH5.0~8.9对丁苯橡胶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余浊<3NTU,COD去除率46.0 %,且投药量小, pH适宜范围宽,优势比较明显.以HTCC与PAC、PAM分别复配处理丁苯橡胶废水可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降低PAC、PAM的投加量,从而减小出水中残余铝和残余丙烯酰胺单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某县城采用CAST工艺处理市政污水,由于工业废水、洗浴及供暖的地热水直接排放到市政管网,导致污水厂实际进水C/N在1.4左右,且水质波动较大,改造前污水厂CAST工艺中污泥浓度过低,出水碳氮磷等指标均不达标。中试研究将原来的CAST池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CAST工艺通过优化填料加入量及位置、控制污泥龄、增加负荷等策略,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可高效处理低温、低C/N比市政污水,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COD及氮、磷等指标可稳定优于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4.
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 present in natural waters and wastewater, decreases adsorption of micropollutants, increasing treatment cost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mechanisms of competition for non-imprinted polymers(NIPs) and activated carbon with humic acid and wastewater.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ated carbons(Norit PAC 200,Darco KB-M, and Darco S-51) were used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NIP. The lower surface area and micropore to mesopore ratio of the NIP led to decreased adsorption capacity in comparison to the activated carbons. In addi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single-solute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MB) dye,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with humic acid and wastewater, and pre-loading with humic acid and wastewater followed by adsorption of MB dye using NIP and Norit PAC 200. Both the NIP and PAC 200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of 27% for NIP(p = 0.087) and 29% for PAC 200(p = 0.096) during simultaneous exposure to humic acid and MB dye. There was no corresponding decrease for NIP or PAC 200 pre-loaded with humic acid and then exposed to MB. In fact, for PAC 200,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increased when it was pre-loaded with humic acid by 39%(p = 0.0005). For wastewater, the NIP showed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adsorption capacity during either simultaneous exposure or pre-loading.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AC 200 increased by 40%(p = 0.001) for simultaneous exposure to wastewater and MB. Pre-loading with wastewater had no effect on MB adsorption by PAC 200.  相似文献   

15.
水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在处理屠宰废水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卓奋  张平 《环境工程》1998,16(5):7-9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将水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HA—SBR)处理工艺应用于屠宰废水治理工程中,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600~2000mg/L、BOD5400~1000mg/L、氨氮40~100mg/L时,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新扩改一级标准。该处理工艺除设备简单、占地少、运行管理简便外,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和不产生污泥膨胀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水解酸化工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解酸化工艺特点,从酸化率、酸化水平、酸化速率等7个指标综合建立了水解酸化工艺效果评价体系,并采用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抗生素废水考察了其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水解酸化工艺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预处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工艺效果评价体系,将会推动该工艺的高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陕西省某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污水处理工艺中基于PLC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目的、控制系统结构、并分述三个PLC子站各自功能及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探讨典型CAST工艺中计算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城市CAST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提供借鉴,推动该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广西象州县污水处理厂CAST处理工艺的设计,包括运行方式、基本设计参数、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及工艺特点等,并指出CAST处理工艺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工艺设计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有保障等优点,且对规模较小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废粉末活性炭的循环利用,采用水热炭化对吸附处理染料废水产生的废粉末活性炭进行再生,考察了水热炭化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初始pH和再生次数等因素对废粉末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320℃的水热条件下反应8 h得到的再生粉末活性炭用于吸附处理染料废水,色度去除率在95%左右,废粉末活性炭再生率可超过60%,且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活性炭再生.经过5次吸附再生循环,废粉末活性炭再生率为55.54%,再生率仅下降6.06%.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新粉末活性炭、废粉末活性炭和再生粉末活性炭的官能团种类基本一致;表面官能团Boehm滴定测定结果显示,再生粉末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含量降低、酸性基团含量增加.由于升温改变了废粉末活性炭的吸附平衡,有机物从其表面脱附,部分有机物在再生液中降解;此外,废粉末活性炭表面不易挥发和脱附的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炭化所得的产物能进一步吸附有机物,因此导致了废粉末活性炭的再生.研究显示,水热炭化对废粉末活性炭有较好的再生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某日化厂皂脚废水为治理对象 ,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预处理 锅炉烟气脱硫除尘 混凝沉降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工艺 ,并由中试确定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应用后表明 ,皂脚废水按相应工艺处理后 ,处理水可回用于烟气脱硫除尘 ,而回用外盈余水经生化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该方法处理成本适中 ,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