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云南省独龙江全流域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云南省新兴旅游发展开发区。独龙江干流分为2个水功能区,独龙江藏滇缓冲区和独龙江自然保护区,规划水平年水质目标都为Ⅱ类。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独龙江水质稳定达到二类水质标准。现状调查显示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时有发生,存在处理水质不达标现象;全乡所辖各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还未全覆盖,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还不健全;对于独龙江马库断面,影响独龙江水质的主要指标为氨氮和总磷。提出对策措施:严格环境准入,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效率;加大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力度;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环境教育及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切实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奎独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特征污染的复合型大气污染,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而这一环境问题是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模式难以解决的。本文通过分析"奎独乌"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地域关系、复杂的行政区划管理层级、大气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资源现状,提出整合区域内现有环境监管资源,探索建立跨"奎独乌"区域环境保护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绿色龙江     
<正>绿色龙江是黑龙江省一家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环境保护类组织。绿色龙江致力于黑龙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公众环境教育,号召本地社区与公众、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和媒体等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推动公民社会发展。2002年底,哈尔滨市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自发形成高校环保社团联盟,并于2005年4月29日在东北虎林园举行正式成立仪式。在发展过程中,绿色龙江坚持以  相似文献   

4.
广西龙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系统采集广西龙江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测定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物可利用态含量,结合富集因子(EF)污染评价方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PCA)分析等统计方法,查明了龙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Pb、Sb、Zn和Tl)的污染现状、可能来源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龙江表层沉积物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As、Cd、Pb、Sb和Zn)污染现象,它们的最大值分别可达67.0、7.42、227、229和807 mg·kg-1.而Tl含量较低,变化范围较小.重金属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干流龙江河中下游、支流大环江下游以及东小江.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CdSbZnPbAsTl.As、Cd、Pb、Sb和Zn主要来源于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工业、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活动等人为源,而Tl主要来源于矿物、岩石自然风化等自然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主要受到来源控制.重金属高生物有效性区域主要集中在人为污染强烈的区域(干流中下游和大环江下游),其中As、Cd、Pb、Sb和Zn的平均生物可利用态比例分别达到26%、51%、49%、38%和47%.龙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高富集系数以及高生物有效性极可能对龙江生态系统造成极高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黑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保护环境不动摇,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在建设大美龙江上实现新跨越。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造福黑龙江,无愧子孙。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努力建设大美龙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实施富民强省战略部署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梳理,分析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旨在探讨和提出建设大美龙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盘龙江是滇池最大的入湖河流,径流量约占滇池水资源的三分之一,由于沿河生活和工业污水的加入,水质逐年恶化,1988年测定:由南坝下泄滇池的氮、磷各为930吨和80吨,COD约为600吨(一年),因此,加强盘龙江的水质管理,对于保护滇池水资源和沿岸用水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九龙江流域潜在病原菌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丽媛  胡安谊  马英  于昌平 《环境科学》2014,35(5):1742-1749
近年来,由于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原因,九龙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全面认识九龙江流域病原菌的分布状况,应用16S rRNA基因-454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九龙江支流西溪、北溪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16S rRNA基因V1~V3高变区,共获得204 216条高质量序列.通过与病原菌参考数据库对比分析发现,九龙江分布有68个潜在病原菌属,占序列总量的6.1%.其中梭菌属(Clostridium)、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在所有样品中都有检出,且丰度最高,分别占病原菌属序列总量的54.5%、5.9%和5.6%.在种水平上,九龙江分布有48种病原菌,占序列总量的0.76%.其中Afipia felis、Mycobacterium asiaticum、Clostridium baratii、Brucella melitensis和Delftia tsuruhatensis是丰度最高的5种病原菌,分别占病原菌种序列总量的48.9%、20.3%、8%、2.7%和1.7%.统计分析表明,九龙江水体中分布的病原菌种类数(属或种)显著高于沉积物中,且西溪水体检出的病原菌种类(属或种)和丰度最高,说明九龙江水体,尤其是西溪水体受病原菌污染的风险较高.此外,相关分析表明,九龙江水体中病原菌的种类数(属或种)和丰度与营养盐(氮、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九龙江水体中分布的病原菌与沿岸的人类活动,如养殖业、污水排放等密切相关.因此,为保证流域的公共卫生安全,需进一步加强污染源清理整顿工作,开展水环境病原菌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保护和有效管理的特殊地域的总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到1990年,我国共有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606处,总面积达40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计划到2000年达到5%。  相似文献   

9.
龙江是福建省福清市的一条集发电、防洪、灌溉、游览、城市供水排水于一体的重要河流,根据福清市环境监测站对龙江1996至2002年连续七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和环保部门环境统计数据进行了总结,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和分担率评价方法,找出主要污染因子和类型,分析了龙江水质污染的现状、特点及其污染趋势,提出了控制龙江水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九龙江下游潮间带沉积物铅污染及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九龙江下游潮间带23个表层沉积物及周边地区典型端元组分的铅含量和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7Pb和208Pb/206Pb),以评估铅的空间分布,并采用铅同位素二元和三元混合模型探讨铅来源及各源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九龙江下游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铅含量范围为38.50~128.50mg/kg(平均80.60mg/kg),地质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的铅为轻度~中等污染与轻度潜在生态危害.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中206Pb/207Pb和208Pb/206Pb的范围分别为1.1651~1.1924和1.9640~2.1071,大多数采样点处沉积物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九龙江上游铅锌矿和土壤母质,受汽车尾气的影响很小;九龙江河口上端沉积物Pb主要来源为铅锌矿、土壤母质和燃煤,相对贡献率范围分别为26.74%~56.61%、18.85%~19.91%和24.20%~58.53%;九龙江河口外端沉积物Pb主要来源有铅锌矿、土壤母质、燃煤和船舶油漆,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0.06%、13.75%、7.52%和58.67%;其余采样点处Pb主要来源为铅锌矿和土壤母质,相对贡献率范围分别为20.00%~95.62%和4.38%~80.00%.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龙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流域污染源调查和控制基础上,应用一维水质预测模型计算龙江流域维持河流水环境质量的环境需水量,分析流域污染负荷与环境需水量之间的敏感关系.龙江流域污染物排放与环境需水量之间呈线性关系.证明了龙江流域环境需水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指导东南沿海重污染山溪性河流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分配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玉  蒋治  王浩森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0):2444-2459
北京减量提质发展背景下,农业地域功能主要体现在优质农产品生产、生态保护、高端休闲娱乐供给、新业态示范、产业链拓展与融合以及就业收入拉动等方面。以184个街道、乡镇为基本研究地域单元,测算了北京农业地域功能并剖析了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农业地域功能空间分异与城市空间开发结构密切相关,总体上表现为自城乡结合部核心区、拓展区到远郊区呈圈层递增态势;城乡结合部拓展区农业地域功能衰退趋势显著,对城市空间开发的约束变弱;远郊区农产品供给、生态保护和就业安置等基本和传统功能较强而产业融合、新业态等高级与现代功能偏低,农业地域功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OLS基本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发现,土地因素是影响北京农业地域功能的关键因素,其中区位因素决定农用地规模进而影响农业地域功能,房价因素通过加速农用地流转对功能最弱地区的农业地域功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非农产业对农业地域功能具有促进而非挤压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背景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条件价值评估等方法,对昆明市盘龙江上段截污工程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估,估算了环境整治后盘龙江上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盘龙江上段综合整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体现出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九龙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林承奇  胡恭任  于瑞莲  韩璐 《环境科学》2017,38(3):1002-1009
分别用改进的BCR四步提取法和稀硝酸单级提取法分析九龙江17个表层沉积物中15种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特征.BCR四步提取法表明,九龙江表层沉积物中大部分重金属(Fe、Ni、V、Tl、Ba、Sb、Ga、Cr和Sr)以残渣态为主;Mn可提取态含量最高(占总量83.8%),其次为Cd、Pb、Zn、Co和Cu(分别占总量80.0%、75.5%、74.3%、70.8%和57.7%).稀硝酸提取法表明,Pb、Mn、Cd、Co、Zn和Cu的稀硝酸可提取态具有较高比例(分别占总量70.4%、65.4%、58.7%、48.4%、44.5%和45.5%).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评价结果表明,九龙江表层沉积物中Pb、Mn、Cd、Co、Zn和Cu具有较高生态风险.综合对比两种提取方式分析结果,各有优缺点.一般情况下,稀硝酸单级提取法已足以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中,一个十分耐人寻思的现象是,围绕污染信息是否及时发布的问题,主流媒体和当地政府针锋相对,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2012年1月30日,有媒体批评柳州市官方在获悉龙江镉污染后数日内"保持静默",该消息引来公众的广泛指责。2月1日,柳州官方对此迅速做出回应,宣称柳州市政府在1月18日凌晨3时30分得知镉污染消息,已于当晚发出第一道通知,告知龙江河沿岸居民不要使用龙江河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24条主要入滇河道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超标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对盘龙江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主要24条入滇河道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劣Ⅴ类水质断面明显下降,由70.8%下降为8.3%;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占比逐年上升,由0%上升为41.7%。滇池流域整体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断面超标率逐年下降,CODCr、总磷、溶解氧三项指标超标率分别下降了83.3%、45.8%、33.3%,LAS已不再是污染因子;但氨氮、总磷、CODMn等仍是入滇河道水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盘龙江水质逐年向好,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是盘龙水质改善的影响因子,但不是决定因子,相应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完善优化排水系统、防洪调蓄、河道管理能力提升是水质向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简述龙江近几年来水质的变化情况及其污染特点,分析其污染原因,提出龙江水资源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层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显得更加紧迫。但现阶段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技术上仍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阶段。基于此,文章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识-评-落-融-分"的技术流程,提出了一套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体系与划分方法。结果表明:宜昌市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划分为3个层级: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保护黄线区和生态保护绿线区;生态保护红线区、黄线区和绿线区分别占全市面积的48.83%、31.50%和19.67%。  相似文献   

19.
受1月底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影响,“龙城”柳州的龙年春节变得有些紧张.由于担心饮用水被污染,市民们纷纷到超市、商店抢购瓶装水.据统计,截至2月2日,龙江河宜州拉浪至三岔段共有不同规格133万尾鱼苗、4万千克成鱼死亡,经检测是镉超标所致.相关专家表示,距此次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阶段结束大概还要一个月.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社会与经济结构原本严重失衡的地域,一旦保护与受益分离,肯定会导致保护能力和动力的消耗甚至消逝。这无疑还是困扰香格里拉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