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北京市新规划的11个新城中的门城卫星城(门头沟)为例,从灾害应急模式的系统构建、前期准备、应急互动模型、系统神经网络建设、体制建设等方面探索卫星城市应急救灾系统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加强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对提高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GIS技术、Internet技术、GNSS技术、GPRS/WIFI无线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洪涝灾害评估及指挥决策为支撑,以ArcGIS Server为二次开发平台,分析和设计了集城市洪涝灾害评估、应急指挥管理、灾情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综合系统,以期为相关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合我国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包含1个目标层、4个属性层、若干指标层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做了说明。以北京为例,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状况进行安全评价,评价结果与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现状建设情况相吻合。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客观评价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状况,对开展我国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安全评价、建设规划及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急避难场所是通过规划和建设从而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和能够临时生活的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是城市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事件中能起到关键作用,是城市公共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唐山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阐述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在城市防灾中的必要性。论述了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与使用的原则。本文可为其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综合评判物元可拓法为评价方法,对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适宜性进行评价,可检验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建设的有效性。以城市应急避难所建设标准为基础,从应急避难所建设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达性方面筛选适宜性评价指标因子,并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判物元可拓法构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适宜性评价模型,实现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市14处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中处于高度适宜的应急避难场所有3处;处于中度适宜的应急避难场所有6处;处于较适宜的应急避难场所有1处;处于较不适宜的应急避难场所有4处。评价结果可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未来规划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危机的危害程度日益加剧。基于我国城市危机应急管理总存在的不足,提出将兵棋推演运用到城市危机应急管理中,结合兵棋推演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出了一套城市危机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并讨论了该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体制的融合机制问题。该系统汇集中外危机处置案例,实现动态推演,弥补以往剧本式的应急演练的缺欠,为提高城市危机应急调度指挥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有效整合现有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为提升城市危机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和综合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对南京市环境应急处置体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环境风险、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环境应急指挥体系运行、环境应急监测体系以及环境应急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存在的环境应急机制,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且提出了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处置能力、队伍建设及环境预警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对于和南京拥有类似环境风险特征的城市环境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系统的构建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描述了浙江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概况,重点从"建设安全、监测安全、收运安全、管理安全、应急安全"等五大方面介绍了废物库运行管理的经验,同时对废物库内建有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辐射连续监测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废源信息管理平台、收贮车辆在线监测与实时跟踪系统、应急保障系统等六大系统进行了功能描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整体灾害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对备灾、应急工作至关重要。中国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宣传培训与演练、信息传递系统等。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也存在应急预案的不健全和缺乏针对性、物资储备系统有待健全、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应急救护体系不协调等不足。本文从改革和健全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大力发展红十字应急组织、深入推进红十字会物资储备库建设、普及全民应急救护、健全红十字应急网络、学习西方国家经验等方面提出加强红十字会灾害应急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鞍山城市紧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分析了鞍山市目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情况,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及疏散通道,并且对加强长期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提出建议。本文对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