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NOx分解还原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评价了NO_x分解还原的3类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金属离子置换的分子筛。在NO_x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HC-SCR反应)中,同样有3类催化剂,即金属氧化物、贵金属和分子筛。由于Cu-ZSM-5是目前最有希望投入实际使用的一种,故本文重点介绍了它对NO_x的HC-SCR反应的催化机理,以及温度、O_2含量、Cu~(2+)的置换度、不同种类HC及HC含量等各种因素对Cu-ZSM-5的影响,并对其工作台试验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ZrO2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CO+NO(O2)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月娟  周仁贤 《环境化学》1999,18(5):432-436
本文运用固定床微反技术考察了Cu,Fe,Mn,Cr,Co和Ni负载(ZrO2载体)氧化物对CO+NO(O2)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NO和CO在不同比例时,催化剂对N2O和N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CO反应中,NO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活性和N2O,N2生成均有明显的影响,CuOx/ZrO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N2O是NO+CO反应的中间产物,低温或NO过量时有利于生成N2O,高温或NO不足时有  相似文献   

3.
SO2在Co—Mo/AC催化剂上的还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守军  刘振宇 《环境化学》1999,18(6):519-525
本文研究了活性焦(AC)担载Co-Mo催化剂对SO2还原的催化性能。考查了催化剂不同的预处理方法,H2/SO2摩尔比和还原温度对还原过程硫产率的影响,并就硫化后的Co-Mo和活性焦在催化床不同的构成对硫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硫化后的催化剂在SO2+2H2→S+2H2O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最佳反应温度300℃,H/SO摩尔比为3,空速6000L;kg^-1.h^-1条件下,生成硫的产  相似文献   

4.
DyFeO3上CO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yFeO3钙钛矿结构用XRD测定,催化剂对CO的氧化还原机理用CO还原脉冲及O2再氧化脉冲证实,在DyFeO3上CO氧化动力学服众Redox机理方程,用正交设计法估计动力学方程中参数,讨论了幂函数速率方程及Redox机理方程中CO反应级数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与铜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向土壤溶液中加入Cu2+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加入铜可以显著改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吸着平衡,并降低了其水溶性.影响程度在0.8mmol·l-1Cu以下随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加入0.5mmol·l-1铜的土壤中 WSOS含量从 0.27mg C·g-1降至0.047mg C·g-1,吸着系数从6.6×10-3l·g-1降至3.3×10-3l·g-1.另一方面,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铜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液相浓度单位取mmol·l-1,固相浓度取mmol·g-1土),k=9.l×10-3;n=3.40. 加入DOC后,k=9.2×10-3;n=3.66,没有明显改变土壤对铜的吸附性能.加入小同浓度的DOC,结果仍说明该浓度范围内DOC(<8mg C·l-1)的加入没有明显改变土壤对铜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6.
Fe2O—SiO2对燃煤过程中石灰石固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丽萍  朱素渝 《环境化学》1998,17(6):532-536
本文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a/S摩尔比,添加剂Fe2O3或SiO2以及不同比例Fe2O3和SiO2的混合物对石灰石固硫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能够大幅度地影响Ca/s比与石类石固硫能力的关系。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Fe2O3和SiO2时,其促进作用较大,固硫能力大大优于纯石灰石。  相似文献   

7.
蜂窝陶瓷表面预处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对蜂窝陶瓷载体进行涂层,以CO氧化作反应模型,考察了浸渍次数、分散剂及La,Ce,Zr,Y,Co等组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La2O3对催化剂耐热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两次浸渍的催化剂活性较高,浸渍原液中加入分散剂提高了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使最低完全转化温度降低了13℃左右.在La,Ce,Zr,Y,Co等组分中,Ce是最有效的活性助剂,当CeO2含量占Al2O3涂层的18%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而La和Zr的加入对催化剂活性无明显作用,Y和CO的加入则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在700℃下7h的热老化实验表明:La2O3的加入对催化剂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是,1050℃温度下24h热老化后的活性评价表明:La2O3的加入对催化剂热稳定性作用显著,与未加La2O3的催化剂相比,最低完全转化温度降低了15℃左右.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兰州市SO2、NOx,CO,总量浮颗粒物(TSP)和降尘这五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综合指数和污染负荷系数的计算,排出了五种污染污染严重程度的顺序:TSP〉降尘〉NOx〉SO2〉CO;以及一年四季中大气污染严重程度的顺序:一季度〉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表明兰州市大气污染具有如下两大特点:(1)冬季污染最严重,以“尘污染”为主,是一个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城市;(2)NOx的污染负荷系数大于SO  相似文献   

9.
罗孟飞  朱波 《环境化学》1996,15(3):193-198
本文考察了An-Mn,Ag-Co和Ag-Ce复合氧化物上CO,丙酮和吡啶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双组分Ag-Mn/Al2O3和Ag-Co/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均高于单组分Ag/Al2O3.在Ag-Ce/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速率言程可用r=kPo2^mPCO来表示,随着催化剂中氧化铈含量的增加,对氧的反应级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依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过氧化氢酶(Cat) 的保守性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自D.radiodurans 基因组DNA扩增并克隆了SOD和Cat 基因片段.SOD 和Cat 基因片段分别长453 bp 和673 bp,各编码151和224 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不同生物来源的SOD或Cat 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V2O5/AC催化剂对氨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考察了V2O5/AC催化剂对NH3选择催化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硝酸预氧化处理的活性焦为载体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提高,这是由于浓硝酸预氧化后,活性焦表面产生了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可能吸附更多的NH3,并且提高了活性组分V2O5的含量,反应气氛中加入SO2后,二都活性都增加,但差异消失,这是由于SO2存在时,反应生成的SO4^2-离子的酸性强于浓硝酸预氧化产生的含氧官能团的酸性,催化剂在使用前经过煅烧和氧化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改善。SO2存在时,V2O5含量为1wt%的催化剂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Al2O3负载金属Pd、Cu催化剂.通过元素分析(ICP)、氮气吸脱附(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1,2-二氯乙烷气相加氢脱氯为探针反应,考察了Pd-Cu/Al2O3催化剂的钯铜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活性以及反应产物乙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提高Cu负载量可在催化剂中形成Pd-Cu合金,并促进催化剂对乙烯的选择性.此外,当温度为250℃,Pd、Cu负载量分别为0.78%和1.9%时的Pd-Cu/Al2O3催化剂对1,2-二氯乙烷的催化加氢脱氯效果最佳,最终产物乙烯的选择性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固定床、柱塞流反应器中,以浓度跃变方法进行过程应答实验,研究了在V2O5-TiO2催化剂上,存在O2时NO与NH3进行的选择性还原反应。根据应答曲线提出了该过程的反应历程,认为:反应是在吸附态的NH3与NO物种之间进行的,其速率控制步骤是NO的吸附;催化剂表面Vs^4+—OH再氧化为V^5+=0所需要的氧,可以从气相、也可以从体相骨架中逐层获得,而从V2O5体相骨架传递氧到表面是通过一个“氧空穴  相似文献   

14.
全Pd三效催化剂研究涂层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作为Pd三效催化剂涂层材料组成的活性Al2O3/金属氧化物添加剂试样,用BET法、XRD法及H2-TPR法对这些涂层原材料体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添加剂提高了活性Al2O3的热稳定性;添加ZrO2改善了CeO2的热稳定性;与含Ca的试样不同,含La试样没有贮氧能力。用含有Al2O3-CeO2/ZrO2和Al2O3-La2O3/BaO的涂层材料制备的Pd催化剂有好的CO,HC和NOx同时净化的三效性能和低的起燃活性。加入0.003%(V/V)SO2降低了催化剂活性,含La2O3/BaO涂层材料的Pd催化剂上NOx反应易被SO2中毒。  相似文献   

15.
以Hβ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以钴为主活性组分,稀土元素为助剂的CoM/Hβ(M=La、Ce、Pr、Nd)催化剂,考察了在含氧条件下直接催化分解N2O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质谱联用系统、H2-TPR、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Co物种主要以Co3O4尖晶石形态存在.NH3-TPD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与催化剂的酸性有关.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稀土助剂的添加使催化剂活性得到改善,其中以Pr为助剂的催化剂活性最好,N2O转化率达到95%时的反应温度为398℃.  相似文献   

16.
六铝酸盐负载CuO催化还原NO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Al12O19六铝酸盐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CuO/LaAl12O19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H2-TPR和BET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CH4选择催化还原NO的性能.结果表明,CuO的负载并未改变六铝酸盐载体的结构,Cu在载体上以Cu2+的形式存在,活性组分CuO与载体LaAl12O19之间存在协同作用;CuO/LaAl12O19催化剂对CH4选择催化还原NO表现出良好活性,所制备的催化剂均能使NO的转化率达到99%;其中负载量为1.0 wt%的CuO/LaAl12O19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完全反应温度T99%为560℃,且在80 h稳定性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高温活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尹蓝  李胜利  鲍永征  玉晖  杨怀远 《生态环境》2006,15(6):1176-1179
NO如直接排放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NH3还原去除NO,这种新方法结合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和催化还原技术的优点来提高NO的去除率。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V2O5/TiO2,用NH3作为还原气体,升温的同时利用针头作为阳极,大地作为阴极进行放电处理。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含氧量为10%),当V2O5含量为4.5%,温度为310℃,脉冲电源电压在14000~22000V变化时,NO的去除率可达95.3%。还探讨了放电等离子体活化NH3去除NO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级锐钛型TiO2为载体,负载V2O5和WO3(或MoO3)制备催化剂,研究不同催化剂组分对NO和NO2脱除率以及N2O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2O5的加入使得MoO3(WO3)/TiO2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得到了改善.MoO3(WO3)的加入主要是改善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数量,从而使得V2O5/TiO2基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O还原NO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孟飞  朱波 《环境化学》1996,15(4):296-300
在一系列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考察了CO-NO和CO-O2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CO-O2反应活性高于CO-NO反应,催化剂表面NO解离是CO-NO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低温反庆有利于N2O的生成,高温有利于N2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在V2O5-WO3/TiO2催化剂上负载碱金属氧化物(K2O,Na2O),通过BET,XRD和SEM等方法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含量碱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脱硝活性、N2O生成率和SO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大含量的碱金属对催化剂微观结构有一定影响.碱金属氧化物与催化剂表面V物种的结合生成部分碱金属盐(如KVO3),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使催化剂中有效活性位的数量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两种碱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的毒性顺序为K2O〉Na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