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资源,但是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又忽视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被各国人们所接爱今天,我们应该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来分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本文从环境资源有无价值出发,进而分析、比较了商品与环境资源的价值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提出了环境资源的正价值和负价值,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环境资源正价值和负价值社会经济的关系。最后文章提出了环境资源价值与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浅谈环境资源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确认证环境资源价值对人类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环境资源及其价值的内涵,分析了构成和分类,对现有的计量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主动环保战略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实施主动环保战略才能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环境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环境资源的相对劣势,是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客观条件,并已日益成为主要因素。目前我们必须针对环境资源特征主动地实施国土全域控制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环境文化,创新环境科学技术结构,改革政府职能,才能主动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资源的有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资源、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辨析,确定了环境资源的概念,从哲学,经济学和法学角度对环境资源的有价性进行分析,对环境资源的价值提出其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按照环境无害化管理原则,严格限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活动是中国履行《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梳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主要规定和中国立法管理实践,全面分析了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管理进展。从打击非法转移、完善法律基础、建立预警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了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面临的形势,并从强化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管控、严厉打击非法出口行为、联合海关部门加强日常监管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全面履行《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要求、控制和防范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环境风险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体之一,也是环境制度压力的主要调控对象,如何引导和控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已成为一个亟须研究的重大议题。根据制度理论,以中国上市公司7459个观测值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估了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还引入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压力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提升;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因素正向调节了制度压力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并且制度压力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更强。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这些结论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运用企业环境战略、内部控制等企业自身因素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同时为政府根据企业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环境价值理论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环境价值的构成及讲量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水环境价值的概念,对水环境价值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了水环境价值模型。  相似文献   

8.
包存宽 《绿叶》2013,(1):43-51
未来十年。“自上而下行政力与制度优势+自下而上的民众需求与倒逼压力”,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保障。为此,需要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探索逆向战略环境评价新模式.推动环境政策超越传统的、部门性”环境保护”,将“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或至少是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实现环保从“末端”、“结点”治理转向“源头”、“各方面”和“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9.
简要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相关理论,回顾了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历程及"最佳管理实践措施",并分别从财政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项目补偿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经验,从而提出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启示。重视激励促进作用,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构建监督执行机制,完善技术保障体系等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中国高职环境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探讨了高职环境教育的中国特色及其内涵,并指出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如何走中国特色的高职环境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保持人类的生存环境。经济的“量”增长应向“质”的发展转化,而经济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协调完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盲目用科学手段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应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经济发展是人居环境改善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新疆沙湾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调度模型,对1999-2008年沙湾县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年来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逐渐上升,可以划分1999-2004年缓步上升和2005-2008年波动上升2个发展阶段.目前,沙湾县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已到达高度协调状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之更近一步达到优质协调,从而实现沙湾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化进程加快,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得到飞速的提升,但是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公共配套、社会民生4个维度构建生态宜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10~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宜居水平.结果显示2010~2018年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宜居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4.
A systems approach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examin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oastal zone. This complex system is envisaged as comprising three sub-system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A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 system based on these three sub-systems has been set up to evaluate the nature of development in the coastal zone.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the Municipality of Shanghai and Chong Ming Island (in the Yangtze Estuary) have been selected as two coastal zones in which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The approach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Shanghai is one of weak sustainability with relatively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cost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degradation. In contras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ong Ming County has been limited to protect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dicating a more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黄河三角洲的成因及自然生态环境概况,详细论述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及采取的有效措施,对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了解牙哈凝析气田开发建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根据牙哈凝析气田6年的大气环境监测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牙哈凝析气田开发10年来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回顾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牙哈凝析气田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MHC(非甲烷总烃)均总体呈下降趋势,NO2呈上升趋势,而在2008年急剧下降,整体大气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牙哈凝析气田开发区块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各项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生态县建设指标包含三部分,即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这三个指标的完成需要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参与。经济实力弱、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意识差、环境及资源承载能力较低、环境综合治理缺少投入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涞源县的生态县建设。只有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机制,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重点推动经济现代化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县建设,才能加快涞源县生态县建设的步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功能区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监控体系建设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4个方面提出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以遏制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磊 《四川环境》2000,19(4):43-45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是指城市的发展必须满足目前的需要又满足未来的需要。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庆石油管理局2000年度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排放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总结了大庆石油管理局2000年环境保护工作,并针对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脱硫、废钻井液处理、垃圾处理和资源化等技术提出重点注意的问题。最后介绍了管理局“十五”期间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环保科技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