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级山区公路的线路设计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关联约束关系,山区公路地处生态保护敏感区,会途经大量的水源地、动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等,综合考虑公路设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山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进行高等级公路设计,避免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减少因为山区公路修建对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从山区高等级公路选线、公路设计和公路施工等方面出发,分析环境因素对公路的制约条件,根据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根据环境保护视角,进行高等级山区公路优化设计,降低山区公路修建对环境的破坏,促进公路建设与山区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了实行山区内在式发展政策的原因、目的和政策制定的探索,也谈到了山区内在式发展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互联系,为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树立一种可行的建设模式,倡导山区地方自治和山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实行山区内在式发展政策的原因、目的和政策制定的探索,也谈到了山区内在式发展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互联系,为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树立一种可行的建设模式,倡导山区地方自治和山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立体综合开发发展山区药材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刘先齐,刘思勋山区立体综合开发是根据山区特定的自然、地形、地理、气候条件而提出的一种科学开发山区,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发挥山区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山区经济发展的一种科学模式。本文在调查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区农村环境遭受污染影响的分析,剖析污染源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当前山区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山区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通过采取政策措施,营造山区农村洁净秀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山区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山区公路的快速建设,公路施工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结合山区公路的施工内容和施工过程,详细分析了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并就产生的环境问题探讨了山区公路施工期间的环境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区小城镇的生态化建设在中国山区的城镇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株洲市炎陵县山区小城镇生态化建设是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山区城镇特有的地形和生态特征,以株洲市炎陵县下村乡为例,尝试从生态城镇的三个结构构成部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山区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发展优势,提出相应的山区城镇建设策略,来探讨山区小城镇生态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旅游通常被认为会增加碳排放,但山区避暑游是从高碳排放的客源地到低碳排放的目的地的旅游,可能具有减碳效应,因此需要测算山区避暑游的减碳量,研究其减碳机理。以川渝地区为案例,从客源地和目的地整体视角出发,研究山区避暑游的减碳效益和机理。四川盆地盆中夏季炎热,但周边高山夏季凉爽,就近山区避暑游是盆中成渝地区居民夏季旅游的主要形式。基于推拉理论,构建了山区避暑游旅游流预测模型,得到旅游流数据;再以空调使用、旅游交通和房屋建筑改造的碳排放量为测算指标,计算山区避暑游的减碳量。研究表明:(1)游客去山区避暑游,由于旅游交通和建筑改造,碳排放量会增加,且排放量并不低。(2)从客源地和目的地整体视角测算比较,川渝山区避暑游是减碳的,并且减碳效益明显,在7-8月份之间,最高可实现的减碳量为35.82万~115.92万t。山区避暑游的减碳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山区避暑游对促进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协同推进山区林业产业发展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国家实施林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揭示山区林业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林业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5.953时,林业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降低。(2)山区林业产业规模通过就业和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负向影响,山区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则通过收入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相对于跨越发展县,林业产业发展对生态发展县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更大,相对于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增收效果更明显,林业产业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严格保护夯实山区林业产业发展资源基础,以科技创新引领山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山区林业产业迭代升级,以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山区农村居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海南中部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多基于现场监测和统计数据,而且在指标选取上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考虑较少,缺少反映当地热带雨林等特殊生境特点的指标类型。据此,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以客观反映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建立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角度评价了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演变特征: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空间分布不均,随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对该区的生态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不是建城化,不是城市的蔓延,不是简单的农民市民化,更不能把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为城内贫富二元结构。山区城镇化不可丢失民族文化与地域特点。山区城镇化作为城镇化一盘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不可或缺的板块。没有山区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就是不完整的。中国是山地大国,70%的陆域国土是山地。山区城镇化面临着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种制约因素,城镇化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山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城镇化过程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亚热带山地逆温资源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给出了我国亚热带山区不同山系逆温发生几率,逆温层平均海拔高度、厚度及最大逆温强度,描述了山区逆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某些因素对逆温暧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山区逆温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山区贫困的一般原因。讨论了山区有效资源不足和“单向流失”现象与山区贫困化的关系,并列举了山区工作中的历史失误。本文总结了一些地区采用“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发展战略,开发优势资源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粤北山区的发展,正在遭遇一个兼具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 在这个新发展期里,机遇意味着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引擎效应,已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牵引的积极作用,山区经济发展动力正在增强;同时,这也意味着挑战随之而来.在建设绿色广东,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大背景下,兼顾山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提高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时代的迫切性——而这是一个挑战,它需要山区经济的创建者和经营者善于创新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三面环山,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56.5%,人口占34.9%耕地占34.6%,山区的经济建设对振兴湖北经济有重要战略意义,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潜力很大.但是,由于过去“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和工  相似文献   

16.
山区县由于受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生产力落后,工业基础薄弱,要建设生态县较为困难。文章对凉山州德昌县进行生态县建设规划,分析了山区生态县的特征,对山区生态县建设规划进行探析,得出山区生态县建设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7.
山区幼儿园就其质和量上都跟不上发达地区,所以要有自己的操作模式和操作理念,在思想上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模式思路上要紧扣山区。由于受经济、交通、自然环境、城乡差距等制约园本研修,山区的园本教研还存在诸多问题。寻求适合山区幼儿园发展的最佳园本教研模式,使园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的"泉头活水",成为了学前教育管理者的重心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云南早期温度层结探空实测资料对山区逆温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季逆温出现频率高,山区逆温维持时间长,逆温主要发生在低层。并对同一区域内代表不同下垫面的山区与河谷同期探空资料作了逆温层结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山区不断的发展,需要新建更多的高等级公路,而面对山区地质环境的特殊情况,就需要选择合理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全面勘察山区公路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施工安全。本文主要就是探索分析隧洞工程地质岩土勘察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20.
纽约州Adirondack山区湖泊酸化问题是当年酸寸热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最近基于同一组数据的2项调查表明,Adirondack山区湖泊正经历一个长期而缓慢的从酸化恢复的过程。Syracuse大学的环境工程师Charlie Driscoll报告说Adrondack山区是美国对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