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塑料已在多种海洋生物体内检出,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但由于技术限制,关于海洋鱼类对小粒径微塑料摄入和排出过程的定量研究仍比较缺乏.该研究针对生物体内小粒径微塑料定量示踪的技术难题,提出荧光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并对比了两种方法的检测限、灵敏度和定性定量的方便程度等;同时以PS(聚苯乙烯,polystyrene)为微塑料代表,采用荧光法和C-14同位素法定量研究了PS微塑料(< 1 μm)在海水青鳉(marine medaka,Oryzias melastigma)成鱼和仔鱼中的摄入和排出情况,以及摄食行为对微塑料赋存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荧光法适用于直观观察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高浓度暴露时的荧光定量,而C-14同位素法因具有更低的检测限和高的灵敏度,在复杂介质中的定量检测更具优势.②海水青鳉成鱼和仔鱼摄入微塑料的量随着培养时间而变化,且均在24 h摄入较多微塑料,成鱼(以鱼湿质量计)摄入的微塑料含量[(246.8±38.1)mg/g]显著(P < 0.05)高于仔鱼[(4.32±0.77)mg/g].③微塑料在海水青鳉体内主要分布部位为肠道(99.9%),极少量在鱼鳃(0.07%)和体表(0.03%)中,表明摄食是微塑料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在不喂食72 h后,微塑料在肠道内仍有一定量残留[(1.29±0.52)mg/g],鱼鳃中微塑料则完全排出至检测限以下.研究显示,海水青鳉通过对水中悬浮状态微塑料的摄入,将海水中的微塑料由初始悬浮分散态变成粪便团聚体沉入水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赋存形态,由此对微塑料环境过程和生态效应产生的未知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沙蚕作为底栖生物,通过模拟海水养殖环境,研究在外源汞(Hg (NO32)胁迫下,沙蚕对汞(Hg)的甲基化和甲基汞(MeHg)的富集,以及沙蚕的生物应激响应.结果表明,海水养殖区沙蚕一方面自身具有将汞转化为MeHg的能力,同时沙蚕扰动会促进沉积物中Hg的甲基化,沙蚕扰动沉积物中MeHg的含量为无扰动沉积物中的1.93倍.随着外源汞含量和暴露时间的增加,沙蚕对MeHg的富集量逐渐增加,而富集速率逐渐降低.沙蚕体内MeHg富集含量为0.007~0.079mg/kg,占沙蚕体内总汞(THg)含量的31.20%~86.90%.与无机Hg相比,MeHg会对沙蚕造成更大的氧化压力,具有更强的生物毒性.沙蚕的SOD,CAT活性和GSH,MDA含量与暴露时间及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当沉积物中外源汞输入含量超过0.5mg/kg,沙蚕抗氧化应激系统将超过防御极限.  相似文献   

3.
2018年7月于海州湾潮滩设置3个断面共9个站位,通过对海州湾潮滩沉积物中以及沙蚕体内微塑料的丰度和形态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沙蚕体内微塑料的来源,以及沙蚕对潮滩沉积物微塑料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0.49±0.17) n·g-1,处于国内近岸环境研究的较高水平.所有检测到的微塑料中,最为丰富的形态和颜色类型分别为纤维和黑灰色,材质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酯纤维(polyester,PET)和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为主.沙蚕中微塑料检出率为77.78%~86.67%,平均丰度为(6.68±2.21) n·ind-1,其丰度与个体质量显著正相关(r=0.42,P=0.002),个体质量1.5 g以上的沙蚕中微塑料丰度显著高于<0.5 g和0.5~1 g两个组别(F3=141.029,P=0.000),微塑料形态以黑色或蓝色小纤维为主,主要材质同样为聚乙烯和聚酯纤维.通过对0~3 mm范围内的微塑料各项特征分析发现,沉积物与沙蚕中的微塑料丰度强相关(r=0.79,P=0.01),其主要形态组成(r=0.90,P=0.035)和材质组成(r=0.73,P=0.024)同样显著相关,表明沙蚕会摄取沉积环境中的微塑料,存在与沉积物之间的微塑料交换,沙蚕作为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指示生物物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微塑料日益引起关注.人体可通过摄食等途径摄入微塑料,进而引起潜在健康风险.目前有关微塑料的研究日益增加,但关于人体微塑料暴露水平及其潜在健康危害方面的相关研究有限.本文在梳理微塑料的人体暴露途径及水平的基础上,从体内、体外两方面试验研究总结分析了微塑料暴露对细胞、哺乳模式动物小鼠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类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接触的方式摄入微塑料,其中经口摄入是最主要的接触途径.(2)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及代谢物中均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范围为0~134.3个/g.(3)动物试验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蓄积于心、肝、脾、肺、肾和睾丸等器官中,引起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损伤、菌群失调、代谢紊乱等,甚至可能产生跨代效应.(4)细胞试验表明,粒径较小的微塑料可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中,引起细胞形态及功能改变,导致细胞活力下降,影响细胞生长与增殖,还可诱导ROS生成甚至产生DNA损伤等细胞毒性作用.微塑料的毒性作用可能与其类型、粒径、染毒浓度及受试物类型等有关,建议今后加强环境低浓度下微塑料及其吸附物质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毒性蓄积与变化的研究,以及开...  相似文献   

5.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范围逐年扩大,导致农药残留问题也逐渐显现。空气、土壤、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流动最终在人体内汇集,影响人体健康。文章综述了拟除虫菊酯农药的饮食摄入与非饮食摄入2种暴露途径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针对易感人群婴幼儿的暴露途径及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评估微塑料的生物效应,对生物体内微塑料进行准确定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的微塑料研究中,利用荧光强度进行生物体内微塑料定量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而对生物样品进行消解则是重要的前处理方法.然而,消解可能会对微塑料产生破坏,影响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导致微塑料浓度的测定值与真实值存在巨大偏差.目前关于消解对微塑料荧光强度影响的研究比较匮乏,而荧光强度直接影响微塑料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研究了文献中常用的6种消解剂,分别为KOH、NaOH、H_2O_2、HNO_3、HNO_3∶HCl和HNO_3∶HClO_4,探究了不同消解方法对微塑料荧光强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并选出最合适的微塑料消解方法.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消解方法中,KOH消解法(100 g·L~(-1),60℃)对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影响最小,且对微塑料的表面形态没有明显影响.而另外5种消解法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并造成了微塑料表面损伤,主要包括团聚、气泡、轻划痕以及深凹陷等.此外,利用KOH消解法对生物样品中的微塑料进行提取效率评估,回收率高达96.3%±0.5%,表明KOH消解法是一种合适的生物样品中荧光微塑料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塑料污染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海洋微塑料及其生物学效应,对淡水生物潜在影响的研究还很有限。本文选择淡水模式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受试生物,以2 μm、20 μm和50 μm聚乙烯微粒(polyethylene,PE)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尺度微塑料对大型溞的急性活动抑制效应。结果表明,3种粒径的微塑料均可被大型溞摄入,并在肠道中积累,造成大型溞的活动抑制,并可能影响其脂类代谢;水中高浓度的PE微粒可粘附在大型溞体表,限制其活动,影响其摄食。在5~80 mg/L浓度范围内,2 μm PE微粒对大型溞的抑制率呈现线性增长趋势(96 h的EC50为50.86 mg/L);而20 μm和50 μm的PE微粒的抑制率随暴露浓度的增加呈现倒"U"形曲线。暴露48 h后,3种PE微粒的LOEC值分别为60、20和5 mg/L,即随粒径增大,毒性效应增加。粒径大小是影响大型溞摄入和积累微塑料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果为深入理解微塑料对淡水浮游动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评估微塑料的生物效应,对生物体内微塑料进行准确定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的微塑料研究中,利用荧光强度进行生物体内微塑料定量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而对生物样品进行消解则是重要的前处理方法。然而,消解可能会对微塑料产生破坏,影响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导致微塑料浓度的测定值与真实值存在巨大偏差。目前关于消解对微塑料荧光强度影响的研究比较匮乏,而荧光强度直接影响微塑料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研究了文献中常用的6种消解剂,分别为KOH、NaOH、H2O2、HNO3、HNO3:HCl和HNO3:HClO4,探究了不同消解方法对微塑料荧光强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并选出最合适的微塑料消解方法。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消解方法中,KOH消解法(100g·L-1,60°C)对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影响最小,且对微塑料的表面形态没有明显影响。而另外5种消解法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并造成了微塑料表面损伤,主要包括团聚、气泡、轻划痕以及深凹陷等。此外,利用KOH消解法对生物样品中的微塑料进行提取效率评估,回收率高达96.3%±0.5%,表明KOH消解法是一种合适的生物样品中荧光微塑料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其环境效应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揭示不同粒径微塑料对淡水生物摄食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规律,以100 nm、5 μm、50 μm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塑料为研究对象,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研究微塑料在大型溞体内的积累量、停留量,以及对大型溞滤水率、摄食率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粒径的微塑料均可被大型溞摄入,100 nm和5 μm的微塑料在大型溞体内的积累量和停留量均高于50 μm的微塑料,50 μm的微塑料主要黏附在胸肢处,而100 nm和5 μm的微塑料能在大型溞肠道中积累.暴露于3种粒径的微塑料后,大型溞的滤水率和摄食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0.7%±9.5%和39.2%±10.7%.3种粒径的微塑料均能促进大型溞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升高,并诱导丙二醛含量升高,导致大型溞氧化损伤.研究显示,微塑料损伤大型溞的食物过滤器,堵塞消化道,降低其滤水率、摄食率,造成大型溞氧化损伤,微塑料暴露对大型溞的摄食和抗氧化防御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海洋塑料微粒污染多元化来源,在全球海洋广泛分布,近海海域分布相对集中,塑料微粒已逐渐汇聚于深海的特点。其生态反应影响体现在"塑料微粒生物附着"、"生物摄入"、"毒理反应"和"塑料微粒与其它污染物复合毒性"3个方面。未来应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中塑料微粒的污染现状及生物摄入状况调查研究,塑料微粒与污染物作用机制和复合毒性研究和塑料微粒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学研究。最后提出了防止塑料微粒污染需要经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各执行机关加大管理力度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淡水底栖动物颤蚓(淡水单孔蚓)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六氯苯(HCB)对淡水单孔蚓14 d和28 d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沉积物中HCB对颤蚓致死效应较低,当HCB浓度为190 mg· kg-,连续暴露28 d时,致死率低于8%.但HCB对颤蚓具有较强的慢性毒性效应,当HCB浓度为190 mg·kg-1,连续暴露28 d时,身体自断率高达90%,并且随着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颤蚓自断率明显增高.HCB对颤蚓自断14 d和28 d的EC50分别为>190 mg·kg-1和97.1 mg· kg-1.HCB对颤蚓行为(运动和挖掘)产生明显抑制作用.随着HCB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颤蚓运动强度减弱,并伴随摄食量减少与体重减轻现象.  相似文献   

12.
淡水沉积物中Cd和Cu对河蚬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淡水底栖动物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淡水沉积物中重金属Cd和Cu对河蚬的12h挖洞行为和10d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蚬对加标Cd和Cu的淡水沉积物均产生了明显的规避行为.在12h挖洞行为试验中,河蚬对沉积物中Cd的污染反应比Cu更加灵敏,暴露于Cd和Cu的10mg/kg的沉积物中时,河蚬的挖洞比率分别为0.39和0.43.在10d存活率试验中,河蚬的存活率随沉积物中Cd和Cu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Cd加标浓度为10mg/kg的沉积物中,河蚬的存活率为93.3%,当Cd加标浓度达到300mg/kg时,河蚬存活率降为43.3%;在Cu加标浓度为10mg/kg的沉积物中,河蚬存活率为96.3%;而当Cu加标浓度达到500mg/kg时,河蚬存活率降为34.3%.加标Cd和Cu的两种淡水沉积物对河蚬的LC50分别为285、690mg/kg,表明河蚬对Cd的毒性反应更加灵敏.比较河蚬的挖洞行为和存活率对重金属Cd和Cu的指示作用,挖洞行为比存活率更加快捷,对沉积物中Cd和Cu的指示作用更加明显,故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监测中应优先考虑挖洞行为.  相似文献   

13.
淮河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GC-ECD对淮河江苏段表层沉积物中16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w(OCPs)为8.88~16.22 ng/g;组分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六六六类(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农药的来源可能与早期土壤的残留或大气远距离输送有关,滴滴涕类(DDTs)污染除了来自早期土壤残留外,近期可能有新的含DDTs农药成分的物质输入;相关性分析揭示总有机碳(TOC)是影响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的重要原因;与国内不同地区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相比,淮河江苏段有机氯农药污染水平中等;与淡水水域沉积物质量标准对照发现,其对水生底栖生物危害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4.
微塑料(粒径<5 mm)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收集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水处理厂在漓江支流桃花江的排口(S1)、桃花江和漓江干流的汇合处(S2)和支流汇合处的下游(S3)的表层水体、沉积物以及4种典型淡水生物样品,研究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淡水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淡水生物中微塑料的检出率为94.2%.污水处理厂在漓江支流桃花江的排口S1(2.7 n ·ind-1)淡水生物中的微塑料平均丰度显著高于排放口下游的漓江干流桂林市区河段S3(1.9 n ·ind-1,P<0.05).S1和S3生物体中的微塑料粒径均以<0.10 mm为主,占比分别为46.0%和30.5%.生物体中的微塑料仅有纤维一种类型,S1中主要的聚合物类型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3生物中主要的聚合物类型为聚丙烯.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淡水生物中微塑料累积.  相似文献   

15.
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products of triazophos in intertidal sedi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work presents taboratory studies on the degradation of triazophos in intertidat sediment. The overall degradations were found to follow the first-order decay model. After being incubated for 6 d, the percentage of degradations of triazophos in unsterilized and sterilized sediments were 94.5% and 20.5%,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temperatures of 15℃ and 35℃, the observed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kob,d) enhanced as the incub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Triazophos in sediment degraded faster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than under anaerobic one. The water content of sediment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degradation when it was in the range of 50%-100%. The values of kobs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riazophos in sediment, which could result from the microorganism inhibition by triazophos. Four major degradation products, o, o-diethyl phosphorothioic acid, monoethyl phosphorothioic acid, phosphorothioic acid, and 1-phenyl-3-hydroxy-1, 2,4-triazole, were tentatively identified as their corresponding trimethylsilyl derivatives with 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The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 of triazophos in intertidal sediment was propos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riazophos in intertidal sediment was relatively unstable and coutd be easily degraded.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和微生物抗生素抗性基因复合污染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海水中的微塑料残留日益增加,但是不同种类微塑料对海水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干扰和影响还不是很清楚.选择了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具有一定水溶性的聚乙烯醇(PVA)这3种乙烯基微塑料,采集海水并添加微塑料进行了曝气培养实验(49 d),利用高通量定量PCR技术,研究微塑料对海水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对照海水、添加PE海水、添加PVC海水和添加PVA海水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种类分别为20、35、42和64种,微塑料使得海水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种类显著增多;在丰度水平上,空白对照海水、添加PE海水、添加PVC海水和添加PVA海水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分别为4.01×106、2.75×107、4.54×107和1.05×108 copies·L-1,微塑料显著增加了海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因此,相较于空白对照海水,微塑料显著增加了海水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和丰度水平;OLS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抗性基因与16S rRNA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微生物的丰度和基因水平转移机制能够影响海水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存续和演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寡毛类蠕虫反应器处理剩余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考察了一种新型寡毛类蠕虫反应器(由游离型蠕虫生长区和附着型蠕虫生长区组成)处理排放剩余污泥的效果.在试验的启动阶段1^#反应器接种了颤蚓(Tubificidae),2^#反应器作为对照.对照试验的结果表明,整个试验运行期间,颤蚓始终存于1^#反应器中,并且主要附着在填料上和聚集在反应器底部.从第35天开始,2个反应器中均发现了游离型蠕虫如红斑瓢体虫(Aeolasoma)、仙女虫(Nais)和叉形管盘虫(Aulophorus).蠕虫生长有助于污泥减量和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并且颤蚓的存在和生长可导致更显的污泥减量效果.整个试验期间,1^#反应器的平均污泥减量效果为57%,远高于对照反应器.高浓度NH4^ -N对蠕虫有毒害作用,从而抑制了蠕虫的生长.寡毛类蠕虫的生长对硝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氮、磷释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虾塘底层残饵腐解对虾池水质的影响和更换虾池海水后底层水质质量的变化和清除覆盖于池底的残饵后池底底层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池底残饵的腐解,使虾池水质变坏, D O降至零,p H 下降至60 ,达不到生物存活的水平。更换虾池海水后,池底水质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清除池底残饵后,由于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大量硫化物又释放出来,仍然严重影响虾池的水质质量。数据表明,在养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虾饵的残留量并做到每年彻底清洁池底,达到清洁养殖的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9.
用~(14)C标记直链烷基苯磺酸盐,(~(14)C-LAS),研究了在由塘泥、水草、鱼、螺蛳和溞构成的室内模拟水生态系统中,LAS的降解规律、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积累分布及其与在水中降解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