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借鉴了自然灾害相关损失评估方法和思路,立足于浒苔绿潮的影响对象,以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原则,从海水养殖、滨海旅游、海上交通、工业取排水、灾害应急管理和海洋生态影响几方面构建损失调查与评估方法,为浒苔绿潮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8年至2013年青岛附近及山东半岛东部沿海绿潮灾害现场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绿潮灾害发生特点。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山东半岛东部沿海每年夏季均发生绿潮,绿潮灾害的发生时间为5~8月,严重时段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绿潮灾害的原因种为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形成绿潮灾害的浒苔来源于山东半岛南部海域的输送,为外来型绿潮;山东半岛东部中段沿岸,尤其是青岛附近海域为绿潮重灾区。  相似文献   

3.
不同光照条件下浒苔与三种赤潮微藻的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苏北浅滩水体浊度高、营养盐含量大、且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南黄海绿潮起源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0~4500lx)下浒苔与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新月菱形藻对营养盐的竞争作用;并与苏北浅滩实际水体光照相结合,评估了浒苔与3种微藻在不同深度下的生理状态.浒苔与微藻的竞争,是决定暴发何种藻华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果表明,与3种微藻相比,浒苔对光照的适应性更强,最大日均相对增长率为11.91%/d.微藻与浒苔共培养时,生长情况明显劣于单独培养,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新月菱形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0%~46%,3%~44%,25%~41%,并且不同微藻对竞争作用的响应不同.营养盐监测数据表明,对有限营养盐的争夺是浒苔和微藻竞争作用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为苏北浅滩浒苔绿潮的暴发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江苏如东岸基绿潮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2010年江苏如东沿岸岸基绿潮藻分布调查结果。结果发现,如东紫菜养殖筏架、沿岸堤坝、养殖池塘和入海河道中均有大量绿潮藻分布;通过对江苏如东沿岸采集的15个绿潮藻样品进行ITS、5S rDNA间隔序列分析和形态观察,共鉴定出6种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缘管浒苔(U.linza)、扁浒苔(U.compressa)、曲浒苔(U.flexuosa)、条浒苔(U.clathra-ta)和肠浒苔(U.intestinalis)。紫菜养殖筏架上未发现U.clathrata,其他5种绿潮藻均有生长。U.prolifera分布最广,河道、堤坝、池塘和紫菜筏架上均有分布,并在如东沿岸两个岸基位点发现了与2008年青岛大规模漂浮浒苔优势种序列一致的绿潮藻。紫菜养殖筏架、沿岸堤坝、养殖池塘和入海河道绿潮藻生物量(湿重)约为3.95×106kg、9.6×105kg、3.75×103kg和0.15×103kg。本论文为阐释绿潮发生机制及溯源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2013年5月对江苏启东蒿枝港至连云港西大堤长约730 km岸线内的69个岸滩堤坝站点进行了绿潮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绿潮藻出现的站点占总设置站点的26.09%,出现绿潮藻岸线长度约占整个江苏调查岸线长度的22.83%;岸滩上绿潮藻主要生长在沿岸石堤、养殖围坝和植被较浅相对稀疏的草滩上,绿潮藻种类组成主要有浒苔(Ulva prolifera)、曲浒苔(Ulva flexuosa)和缘管浒苔(Ulva linza).1—3月浒苔为主要优势种,4—5月曲浒苔为主要优势种,缘管浒苔在历次调查中其湿重生物量均很低.5月岸滩上固着绿潮藻量约36.7 t,不及海上飘来附着在岸滩上绿潮藻量的1/10,岸滩上固着绿潮藻中浒苔的量约为同期海上飘来浒苔湿重生物量的0.6%,岸滩堤坝不会是引起绿潮暴发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至今,黄海海域连续14年发生大规模浒苔绿潮,这已成为我国一类常态化的海洋生态灾害。黄海浒苔绿潮暴发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可以产生不良的生态效应。本文分析了大规模绿潮暴发对近海旅游业、水产养殖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当前绿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2007年以来,黄海绿潮(浒苔)灾害连年大规模暴发,对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大量靠岸浒苔若处置不及时会腐烂发臭,严重影响海滨景区旅游业及附近居民健康。为了提高绿潮灾害重点区域遥感监测的精度、提升靠岸浒苔预警的准确性和浒苔清理的工作效率,本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拍的高精度影像对乳山市银滩海滨景区绿潮灾害进行监测,结合地物光谱仪实地测量浒苔和岸边植被的光谱特征,通过四种植被指数对浒苔和岸边植被进行光谱分析和识别对比,验证不同植被指数下浒苔和岸边植被的提取情况,并基于提取方法对靠岸浒苔生物量进行估算。研究表明:在红边波段,浒苔和岸边植被具有明显的可区分性,使其可以利用MTCI(MERIS terrestrial chlorophyll index)、NDVIredge、SRredge、MSRredge四种植被指数与岸边植被进行区分,MTCI区分提取效果最好,精度可达91.3%,其次是SRredge、NDVIredge、MSRredge,提取精度分别为85.3%,83.8%,81.2%;利用MTCI指数建立的生物量估算模型,估算的300 m研究区内靠岸浒苔约600 t,为海滨景区绿潮灾害动态监测及清理工作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浒苔绿潮与南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浒苔绿潮在黄海海域连续暴发,为研究浒苔绿潮与该海域水质的关系,根据2010年3~6月5个航次对南黄海苏北近岸浒苔绿潮暴发区海域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该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浒苔绿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及苏北沿岸流的影响,调查海区为低盐高营养盐区,为绿潮的暴发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第1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由8.8℃升高到21.6℃,第3航次调查海区开始出现漂浮浒苔藻体,此航次温度平均值为14.6℃;盐度平均值为31.6,第3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和盐度值均处于浒苔藻体适宜的生长范围之内.调查海区整体上均处于富氧状态,且从第1航次到第5航次溶解氧值逐渐减低.受陆地径流的影响整个调查区域pH值基本都小于8.0.海区适宜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及pH值,为近些年黄海海域浒苔绿潮持续的大规模暴发,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浒苔绿潮与南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浒苔绿潮在黄海海域连续暴发,为研究浒苔绿潮与该海域水质的关系,根据2010年3~6月5个航次对南黄海苏北近岸浒苔绿潮暴发区海域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该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浒苔绿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及苏北沿岸流的影响,调查海区为低盐高营养盐区,为绿潮的暴发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第1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由8.8℃升高到21.6℃,第3航次调查海区开始出现漂浮浒苔藻体,此航次温度平均值为14.6℃;盐度平均值为31.6,第3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和盐度值均处于浒苔藻体适宜的生长范围之内.调查海区整体上均处于富氧状态,且从第1航次到第5航次溶解氧值逐渐减低.受陆地径流的影响整个调查区域pH值基本都小于8.0.海区适宜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及pH值,为近些年黄海海域浒苔绿潮持续的大规模暴发,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17年南黄海海域多个航次的现场调查数据,对浒苔绿潮暴发过程中溶解有机物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海域溶解有机碳(DOC)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黄海西北部和苏北近岸海域,陆源输入影响显著.利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鉴别出南黄海海域溶解有机物荧光组分(FDOM)主要有4种:3种类腐殖质组分(C1、C2和C3)和1种类蛋白质组分C4.4种荧光组分平面分布特征相似,都与盐度呈明显的负相关.随着浒苔绿潮的暴发,南黄海海域DOC浓度和FDOM显著增加,溶解有机氮(DON)及溶解有机磷(DOP)则减少.随着浒苔绿潮沉降消亡,DOC浓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浒苔绿潮暴发前,浒苔爆发区FDOM浓度升高,表层水体中C2和C4升高最为显著,分别增加了11.3%和12.6%;DOP、DON以及DON/DOC均逐渐升高.浒苔绿潮的暴发及消亡对南黄海海域溶解有机物的含量及时空分布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旅游相关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主要由支付意愿(WTP)或补偿意愿(WTA)和总体范围扩展两者决定。目前,国内外关于CVM方法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提高WTP(或WTA)的准确性,而关于总体范围扩展方法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外旅游相关资源价值评估总体范围主要扩展为使用者,或资源所在区域的家庭,或资源所在邻近区域的家庭;国内主要扩展为使用者,或资源所在区域的居民,或资源所在区域的就业者,或全国范围的相关居民或就业者;这些总体范围扩展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陷。论文以调查样本信息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旅游相关资源关注度系数(用出游小区相对旅游率表示)的非使用者总体范围扩展方法和基于游客量的使用者总体范围扩展方法,并以舟山普陀金三角景区非使用价值评估为例,以2008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普陀金三角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为345.83×106元/a,其中非使用者贡献159.21×106元/a,国内使用者贡献184.17×106元/a,国外使用者贡献2.45×106元/a。并与国内外各种总体范围扩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该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海岸侵蚀灾害损失的评估方法,给出了土地经济损失、植被经济损失、基础设施经济损失、新建防护工程和修复工程投入的费用以及旅游价值损失等各项海岸侵蚀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并选取土地损失面积、直接经济损失、旅游价值损失三个指标,以行政区为单位来确定海岸侵蚀灾害的灾度等级。最后应用该评估方法对大连市海岸侵蚀灾害损失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余成  陈爽  李广宇  相景昌 《海洋环境科学》2015,34(6):925-929,941
江苏辐射沙脊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潮间带辐射状沙脊群,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在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背景下,围垦沿海滩涂迅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规划在2020年前完成18104 hm2围填海工程,工程的实施将会使沙脊群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降低。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了2011年沙脊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保护的支付意愿,利用非使用价值损失评估方法,计算围垦对自然景观的损失为64.07亿元,生物多样性价值损失为8.36~9.31亿元,得出围填海对景观价值的损失明显高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损失。同时将沙脊群非使用价值损失纳入沿海围垦的成本效益分析,得到益本比应小于1.50,低于《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研究报告》的结论(2.15),表明现行的围垦效益分析夸大了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资源耗损和退化所造成的损失,本文研究反映的围垦开发活动成本效益更趋合理。此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对江苏沿海开发和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区生态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权变评价法评估了青海三江源区生态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江源区生态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453.06亿元/年,其中存在价值为236.36亿元/年,遗产价值为125.91亿元/年,选择价值为90.79亿元/年,人均支付意愿为76.30元/年.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表明,对该区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重视程度、年龄、个人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均影响其非使用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5.
Recent and rapid landscape changes have occurred over large areas in Mediterranean Basin. Wildfires 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disturbances at landscape-level due to their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The increasing demand which society places on the forest landscapes has led us to develop a tool to identify the economic landscape value around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Our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mponents of landscape management based on stated social preferences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Landscape value research has been motivated by the need to assist land use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ave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to spatially distributed modeling of landscape quality.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landscape and its sense of belonging, and the contingent rating. Landscape with 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mining areas were the least preferred landscapes. There was a notable variation in the economic landscape value attributed to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considered CVM scenario, ranging from 1,253,075.1 Euros to 3,650,827.8 Euros. We added the geospatial allocation of willingness to pay according to five landscape quality categories. Our approach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priority areas for conservation based on maximizing landscape value, and would be useful in detecting interesting or conflict areas associated with new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alternatives. In this sense, this approach offers managers to seek territori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increase economic efficiency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国在规划层次上需要环境影响评价.目前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处于初期阶段,其理论与技术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哈尔滨市旅游业"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例,针对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进行探讨,采用矩阵法识别旅游业发展规划项目与人们活动对哈尔滨市自然资源、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可能产生影响环境因素识别探讨,给类似规划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武照亮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931-4938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获取资源环境等公共物品或服务全部价值的有效方法.我国引入CVM时间较短,仍处于应用相关理论、模仿各种评估方法的阶段,在问卷设计、情景描述、价值引导技术选择、模型应用及可靠性和有效性论证等方面缺少科学指导.本文从理论、方法及实践视角对CVM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尤其补充了考虑受访者不确定性偏好的随机价值理论及价值引导技术选择问题.未来研究中,我国应加强CVM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改进、进行多地区大规模调查、开展不同价值引导技术的比较研究、重视不确定性偏差的影响及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