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2017,(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纵观这些年广州海珠湿地保护的经验和成效,正是因为广州市委市政府、海珠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作为城市中央的大型湿地,海珠湿地可谓寸土寸金。若按一河之隔的珠江新城地面价格  相似文献   

2.
珠江从广州市区流过,使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南方大都市倍添秀色。然而,南北两岸城区的生存、生态环境曾存在巨大差异。广州人曾有“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之说。改善环境一直是珠江南岸的一件大事。 21世纪,广州要建设成为“最适宜创业与居住的山水生态城市”,借此机会重塑海珠形象,为广州建设增光,是海珠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7,(10)
<正>"请各位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到这里集合!请各位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到这里集合!我们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9月17日上午9点,阳光正好,三百多个小朋友和家长聚集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个身穿志愿服手拿大话筒的主持人站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大牌坊前,吸引大家前来集合,准备开始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4.
《环境》2016,(12)
正11月22日至28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为期七天的"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组织了全国40多家媒体(主要包括中央和广东省主流媒体及行业媒体,主要商业网站、移动客户端、知名自媒体等)70余人深入广州、佛山、惠州、东莞、深圳等市,挖掘当地探索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实践。广州:湿地建设显成效生态功能渐提升此次"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中,记者们走访了位于广州西、东部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和天河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深入探秘广州在湿地保护中所做出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广州:果园变身国家级湿地公园广州海珠湿地的前身,是位于城央的万亩果园。当年,与北面的白云山一起,被称为广州的"市肺"。只是,这片"市肺"却曾经濒临消失,饱受侵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房地产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违章建房等原因,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果林面积锐减;而因空气、水污染,病虫害增多,当地环境日益恶化。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当地的村民生活也陷入困顿。  相似文献   

6.
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探讨了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分别介绍了城市湿地的功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阐明了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为保护城市湿地资源应该积极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利用生物技术修复湿地;建立湿地信息系统和健康评价系统;加强湿地的立法执法力度、规范生态旅游;加强宣传和公众参与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转变湿地公园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城市湖泊湿地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包括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影响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粗放型城镇化模式加剧湖泊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城乡资源管理存在差距危及湿地生态安全,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经济特征影响湿地生态管理,其中消费结构变化是城市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随后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的思路与要点,即迫切需要转变观念,理顺政府管理职能;全面规划,推动城乡湖泊湿地一体化管理;推行生态消费模式;进一步发展生态产业;鼓励社区参与城市湖泊湿地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湖泊湿地保护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中国南亚热带典型河网湿地(海珠湿地)水域环境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Ni、Cr、Fe、Mn的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其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来源特征,利用Hakanson生态风险评价法和基于一致性的沉积物质量基准法比较评价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结果显示,海珠湿地水域表层沉积物各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Cd(0.11~4.37 mg/kg)、Pb(54.9~156.0 mg/kg)、Cr(40.7~225.5 mg/kg)、Cu(34.2~244.9 mg/kg)、Ni(30.9~133.2 mg/kg)、Zn(134.8~669.7 mg/kg)、Fe(2.5%~4.2%)及Mn(0.04%~0.06%),均不同程度地超过区域背景值,且呈狭窄水面向宽阔水面区域递减的空间变化趋势。除Cd在丰水期显著高于枯水期外,其他金属的含量季节差异不显著。各重金属来源及变化趋势表现为两大类群:Cu、Zn、Pb、Cd、Ni和Cr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以人类活动污染为主;而Fe和Mn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地壳自然来源为主。海珠湿地总体重金属生态风险较高,应对该区域重金属含量及水生生物状况进行跟踪监测,以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和开发,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不断的对城市湿地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了松北区湿地水环境的破坏。文章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松北区城市湿地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可知松北湿地污染特点是以万宝镇为起点,沿河流为轴,靠水流内外扩散、自然分解和水体自净作用使松北湿地的水质从远及近逐渐改善,这对保护湿地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内湿地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之一,是一个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城市湿地,对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5,(7)
6月5日上午,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北广场,“粤环保·粤时尚·与法同行”--2015年广东省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隆重启幕。今年是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首年,《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也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省环境保护厅将2015年定为“环境法治年”。6月5日至7月5日期间,省环境保护厅将在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一系列环保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活动,让公众在感悟艺术之美的同时养成环保法治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土壤抗侵蚀效益价值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抗侵蚀方面起重要作用.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哈尔滨松北区湿地的西区、中区及东区沿线共布设采样点3个.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土壤抗侵蚀效益价值通过湿地减少土地废弃、河道淤积和土壤中肥力流失三方面的价值来估算.结果表明: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湿地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的总效益价值为1.900×107元/a;湿地土壤在抗侵蚀效益中的贡献率占总效益的1/5,其效益价值为3.800×106元/a.   相似文献   

13.
数字     
《环境》2017,(3)
<正>3个2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的通报》印发(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显示,由广东省推荐的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深圳市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深圳市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示范项目3个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98.01%在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中,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位列第八。截至2016年12月,全省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98.0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  相似文献   

14.
镜头     
《世界环境》2014,(5):10-11
<正>黑龙江三江平原富锦湿地鸟类的"快乐天堂"摄于2014年8月20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上的富锦湿地自然保护区,一群白骨顶鸡在富锦湿地自然保护区戏水。保护区是候鸟重要的迁徙繁殖地。关注湿地,保护生态黑龙江哈尔滨金河湾湿地湿地和城市和谐共生摄于2014年8月31日,蓝天下哈尔滨金河湾湿地公园里的荻草。松花江湿地拥有原生态多样性城市湿地,总长度123公里,规划区面积约1080平方公里,湿地美景与现代化城市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松江湿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型城市湿地.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功能正在逐步退化.目前,从实地调研情况看,松花江哈尔滨段下游湿地保护较好;而上游湿地保护工作不到位,大量湿地丧失,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整体看来,松江湿地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严重,湿地片段化、斑块化现象严重.针对这一现状,列出了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退化和受损的原因,同时,筛选出了适合松江湿地的修复技术及生态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城市湿地是分布于城市(镇)地域内的各类湿地,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干扰下,城市湿地普遍存在面积缩小、斑块破碎、功能退化等问题,亟需管理工具创新。城市湿地面临多重挑战气候变化削弱生态功能。气候变化是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温度  相似文献   

17.
湿地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湿地更是生态系统保护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通过对湿地的功能、生态学意义,以及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现状的阐述,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效措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原则和生态保护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湿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湿地资源研究是对湿地资源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揭示湿地资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的影响,协调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关系。论文分析了湿地资源研究的现状与战略需求;国内外在湿地资源监测,湿地资源功能评价,湿地水资源与生态恢复,湿地生物资源保护,湿地与全球变化,城市湿地与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旅游,典型区域湿地动态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领域最新进展。并结合国内外湿地资源研究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湿地资源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城市湿地存在于城市区域内或城市边缘地带,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其生态功能不同于自然湿地。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城市湿地面临湿地面积缩小、生态系统变脆弱、水体环境受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调研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现状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例,阐述城市湿地的作用和价值,归纳分析了城市湿地主要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哈尔滨市开发建设中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杭州典型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城市中心区为对照,于2016年6~8月,按照数据采集频率为10 min的间隔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3项指标进行24 h动态监测,以此来分析城市森林和湿地小气候效应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在气温最高的7月降温效益最明显,降温幅度分别达到1.2~3.3℃和1.0~4.1℃,白天城市森林的降温幅度更高,夜间城市湿地的降温幅度更高;在相对湿度最低的8月增湿效益最明显,增湿幅度分别达到5.8%~20.4%和12.6%~27.0%,城市湿地的增湿幅度高于城市森林;6月份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和对照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均较小(S6.95),适合出行。7和8月份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的综合舒适度指数均小于对照区,全天感觉不舒适或极不舒适的时段整体均比市中心对照缩短5 h,人们在早上11∶00之前和傍晚18∶00以后到公园开展游憩活动体感会更加舒适。研究的结果可作为城市森林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一部分,并可为市民休闲出行和城市绿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