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研究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LUCC信息提取技术是LUCC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为例,利用TM、ETM 等遥感数据,有效探讨了LUCC的信息提取方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计算机自动提取流程,并初步探讨了石羊河流域在近20年来各种地物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影像的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莉  卫海燕  凤鹏  张宁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7):589-592,F0004
以西安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年和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综合遥感与GIS技术、马尔可夫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在研究区划分出林地、牧草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园地和水域共7个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建立起1990—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并分析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结果表明,10年间西安地区建筑用地、园地呈增长趋势,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耕地、水域呈减少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人口压力、经济因素、宏观政策,这3方面共同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的农业扩张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东北地区发生剧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本研究分析了研究区1976—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长季各月气温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农业扩张程度,探究LUCC对农业扩张和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指导农业发展规划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76—2008年农田面积逐步增加,生长季气温一直呈上升趋势。1976—2001年生长季气温的上升趋势不稳定,气温变化程度较大;2001—2008年,农业扩张放缓,生长季气温上升趋势显著,且上升趋势一直增加,气温变化比上一时期更稳定;且这两个时期农业扩张和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在南北和东西方向上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国际社会影响,中国加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进程,在众多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主要包括动态监测、遥感分类和制图、LUCC驱动力和区域LUCC模型、环境效应等方面,但中国LUCC研究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包括跨学科、时空尺度、理论体系完善、研究方法、与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为促进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中国LUCC研究的建议和展望包括建立LUCC理论体系,深入掌握LUCC动态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形成与中国国情密切结合的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综合模型,转变研究重点,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LUCC有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机制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社会人文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整体结构差异明显,农用地占据绝对优势,其比重均在79%以上,但面积和比例持续缩小;建设用地则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其比重仅为3.2%左右,但规模和比重却在不断扩大。②11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总强度不大,仅为36%,各用地类型的动态度为:建设用地农用地其他用地。③各类用地变化强度的顺序为:交通用地园地居民点工矿用地耕地水域水利设施用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其他建设用地。④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4个因子及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交通发展社会人口。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巴资源卫星资料提取艾比湖湿地保护区LUCC的现状信息作为基础资料进行精度检验,主要运用实地景观的比对,并充分考虑了点的空间分布,在采点方面,研究分层采点法,在误差矩阵法和Kappa系数法的基础上尝试了权重法和平均法,用这几种方法对该区LUCC的现状数据进行检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变化的数学模型解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归纳了目前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中广泛采用的一些数学模型,解析了每种模型的涵义和意义。按照模型反映的内容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资源质量变化模型和土地资源空间变化模型,总结了每类模型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以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将遥感评估方法应用于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特点,结合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优先选取分辨率为2m的民用卫星,提出了遥感调查方法在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和开发建设活动中自动监测、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生态系统质量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四方面的评估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40年来三江源区气候资源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占峰 《青海环境》2001,11(2):60-64
利用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地区18个气象台站1961-199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并分析了降水、热量、光照以及蒸发量等气象要素近40年来的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揭示了三江源区气候资源变化的实际情况,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基本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郑州市中牟县为例,利用土地详查和统计数据等资料,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分析了中牟县1996-2008年土地利用数量、速度、程度、区域差异等变化,揭示中牟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城镇化进程和收入水平提高是影响中牟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