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正>"会议初期,人们认为中美联合减排声明将彻底改变国际气候谈判,这是过于乐观了……谁要是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已经解决了分歧,那无疑是很白痴的,"长期关注气候变化的权威媒体RTCC评论称。中美联合减排声明挽救了利马联合国气候大会2014年12月13日上午,利马大会已经"拖堂"了16个小时,但仍有80多个国家不同意协议方案。本应该于12日结束的大会依然难破僵局。"你们这是新殖民主义!"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2.
凌宇 《世界环境》2015,(1):34-36
<正>利马气候大会落下帷幕已一个多月,各缔约方即将面临2015年第一季度提出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的任务。通向年底巴黎会议的道路已经徐徐铺开。2015年各缔约方能否成功谈出共同应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协议?刚结束不久的利马会议已搭好框架,定下基调,但也遗留了艰难的谈判任务。在去年12月份短短的两周谈判中,会议通过了"利马气候行动倡议",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一是将"共同但有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新的减排联盟在利马气候大会期间宣布成立。这个名为"十亿吨联盟"的国际组织旨在通过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十亿吨联盟"表示,将通过测量和报告温室气体减排,努力实现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和减少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十亿吨联盟"是基于很多国家已经或将要开展的可  相似文献   

4.
<正>将于12月12日结束的利马气候大会已经走过了一半的日程.一些气候专业组织对美国和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表示不够.报道称,气候分析组织将于9日发表的报告表示,美国和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做的还不够.该组织主任比尔·海尔表示,美国和欧盟在应对气候温室效应上签署了气候和能源协议,准备采取补充措施.如果承诺兑现的话,它可以让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不高于3℃.海尔表示,签署气候变化声明比不签署好,但这离本世纪平均气温上升不高于2℃的目标还甚远.气候行动追踪项目是一个由四个研究机构组成的组织.在利马全球气候大会日程过大半之时,气候行动追踪项  相似文献   

5.
一万 《世界环境》2015,(1):18-19
<正>位于利马气候大会会场F区附近的一片草坪上,人们常常能看到很多中国人的面孔。每天中午1点多的时候,中国代表团的团员们会陆陆续续来到这里领取盒饭,稀里哗啦地吃完之后,坐在塑料椅子上稍微休息一会儿。12月的利马炎热异常,草坪上的树荫下稍微凉快一点,比帐篷和板房搭起来的办公室要好多了。所以,大会没开始几天,中国角的媒体吹风会就改到了这片草坪上,几张拼起来的折叠桌和一圈塑料椅子就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0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随着在利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出现新的捐资承诺,绿色气候基金所获捐资承诺已超过100亿美元.潘基文对此表示欢迎.声明说,在大会期间获得了新的捐资承诺后,绿色气候基金获得的捐资承诺已超过启动资金目标100亿美元.潘基文相信,这笔资金将增进计划在明年达成新气候协议的各方之间的信任,而且是减排行动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的一笔"首付款".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还在寒冬笼罩之中,而跨越太平洋"对角线"的秘鲁首都利马却是艳阳高照、热气腾腾。圣博尔哈是利马市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一个区,中心位置的军事基地平时戒备森严。但是在12月的上半月里,这个军事基地的南半部分却对全世界近200个国家敞开,不管是建交的还是没有建交的,不管是政府要员还是民间组织、新闻记者,上万人穿梭其中,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气候谈判。  相似文献   

8.
中广网北京12月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德班气候峰会第一周会程已接近尾声。几小时前,由数千人组成的示威游行队伍涌上德班街头。这是本届气候峰会规模最大的游行队伍,参与的群众通过标语口号,要求谈判各方充分听取普通民众呼声,尽快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9.
<正>各国代表团在利马谈判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政治斡旋也好,讨价还价也罢,心里面也始终会有一根弦绷着,那就是自己基本的责任和底线。利马会议的十多天里,政府和政府之间,政府和非官方的围观者之间,始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指责、质问、刁难、非议。数百家NGO不断公布发布红黑榜,盘点哪些国家的哪些表现较差或者更差。政府的计划和民间的期待值之间,也始终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一位观察员告诉记者说:"NGO和媒体常常是从环保主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2005,(3):9-9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1973年起,每年全球都在这一天以游行、集会、音乐会、环保公益活动、青少年环保竞赛、无车日、植树、垃圾分类回收等形式纪念世界环境日。唤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forthe Plan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