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昭宁 《安全》2008,29(7):48-48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搬入新居,形态百异的照明灯具也随之进入千家万户,然而,请你不要忽略的是,这些照明灯具如果安装不当,同样会引发火灾危险。 照明灯具在工作时,其玻璃灯泡、灯管等表面温度很高。若灯具选用不当,发生故障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局部高温,都有可能引起灯具附近的可燃物起火燃烧,酿成火灾。  相似文献   

2.
如今工厂的货物搬运,大部分由叉车来完成。由于叉车使用的燃料都是易燃物品,且经常装运各种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所以,叉车本身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如果燃料泄漏,当叉车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火花,蓄电池外部短路产生高温电弧,或遇排气管的灼热高温和火星时,就会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同时叉车在使用和维护中,若有关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对装运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不当,也会导致着火或爆炸事故。因此,预防叉车火灾事故,应当引起叉车驾驶员、维修和管理人员以及货物装卸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范围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R290,R32等新型制冷剂因优良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空调行业,但其属于IIA级爆炸性气体,为了进一步分析其运行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性能。通过文献数据和测试分析,可燃制冷剂空调电气元件的点燃源主要来自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气火花。其中空调开关元件最容易产生电火花、电弧,且通过试验验证这些火花或电弧能点爆(6.5±0.5)%乙烯/空气混合物。综合IEC 60335-2-40,GB 4706.32标准要求和空调开关元件的结构特征,分析确定其应符合“nC”型防爆技术要求,并能通过“nC”型爆炸试验。针对开关元件结构尺寸小、存在爆炸试验中爆炸性混合气体多次置换和负载通、断电操作的难点问题,提出一套合理可行的爆炸试验实施方案,并通过测试应用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刘凯 《安全》1994,(2):15-17,14
一、简介 手工电弧焊是利用电弧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将焊条与工件熔化冷凝后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牢固连接的焊接过程。在焊接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弧放电产生大量热能和光能,电弧的不同区域,热量不一样。直流电弧分为三个区域:阴极区、弧柱区和阳极区。在焊接过  相似文献   

5.
点火源是粉尘爆炸和燃烧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阴燃、明火、热表面、机械冲击火花、电火花、电弧以及静电放电等5种点火源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外源性”点火源可通过正确的工作程序来预防,“内源性”点火源可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控制。简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出了做好点火源管理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劳动保护》2005,(10):18-18
什么是电焊机的空载电压?手工电弧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是多少?;为什么电焊机会造成高电压转移?;  相似文献   

7.
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操作安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彦 《安全》2011,32(6):40-41
1主要危险因素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电能产生的热来蚀除在工作液中的金属工件,在加工中存在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种:(1)用电危害。电火花加工时  相似文献   

8.
正电弧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我国对电弧防护还处在触电、电烧伤的认识阶段,亟待制定电弧防护服国家标准和相关配备规范。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热电效应、电生理效应、电化学效应和电弧等致人体以及皮肤、皮下组织、深层肌肉、血管、神经、骨关节和内部脏器的广泛损伤,同时电弧造成的高温高达6 000℃甚至20 000℃,  相似文献   

9.
将电弧按产生机制分为3类,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电弧本质。重点介绍了中美两国电弧危害法规、标准的演进,就我国如何减少电弧闪络事故、减缓电弧毁伤严重度,从立法、建标层面提出改善建议,有助于企事业单位更好的贯彻落实GB 19517—2009、GB/T 24612.1—2009。  相似文献   

10.
一、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都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对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要求更为严格,对于设计存在缺陷,制造质量不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不能井下使用.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在起动、停止的瞬间或在故障状态下,会产生电弧、电火花或危险温度,这时若是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瓦斯浓度又超限,就会引起瓦斯事故.在煤矿设备中,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是关键.设备全员管理要求设备操作者在起动设备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着重检查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磁偏吹产生原因,克服了磁偏吹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电弧及焊缝成形的影响,通过调整和改善焊接电弧周围磁场分布,并采用反消磁、局部加热消磁克服和消除了磁偏吹对焊接电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6.电气设备 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 所,电气装置在正常工作 情况或在发生事故情况 下,产生的温升、电火花 或电弧,是造成爆炸或火 灾的重要起因。所以国家 对爆炸和危险场所中的电 气装置,专门规定了必须 采取的有效措施。 电气规范根据发生事 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即危 险程度,将爆炸和火灾危 险场所划分为三类八级。 第一类: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三级; Q-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Q-2级场所: 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Q-3级场所:在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  相似文献   

13.
电气火灾主要是由于电能引起火源而发生的,其直接原因一般是过负荷、短路、接触电阻过大和谐波效应造成高温发热,并引燃绝缘和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电气火灾发生前电气设备或线路一般会出现物理参数变化和异常现象的征兆,这些物理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绝缘电阻、超声波和温度,异常现象包括电火花和电弧。通过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现代化的检测技术来检测这些物理参数和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电气火灾隐患,继而消除电气火灾隐患,将最大限度遏制电气火灾发生。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力行业电弧引发的事故,电弧防护服相关标准开始制定并逐步完善。现有电弧防护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包括开弧测试和盒式测试,针对不同形式的电弧,测试方式仍在不断发展。电弧防护性能的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电弧热性能值ATPV。对于不同工作场所电弧服的选择是基于对工作现场的危害评级。最后文章总结了电弧防护服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电弧防护性、热湿舒适性和作业适应性。未来的电弧防护服的开发会朝向更安全、低成本、更舒适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5.
艾艳艳 《安防科技》2011,(11):48-50,42
本文简要介绍了故障电弧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故障电弧的危害,对国内外故障电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故障电弧特性和防护措施,对故障电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除存在冶炼金属自身的职业病危害外,还存在伴生金属、非伴生金属矿脉粉尘、冶炼药剂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机或有机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炼钢作业是金属冶炼行业中的典型代表,其中,电弧炉炼钢是利用电能通过石墨制的电极与金属原料之间产生电弧(电弧温度可达4 000℃)作为热源来进行冶炼。  相似文献   

17.
粉尘云电火花点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粉尘云电火花点火研究的主要目的。对工业实际中常见的电火花点火源及其放电能量和现有实验装置中的火花触发电路与喷粉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实验过程中以电容能量和火花能量来衡量粉尘云电火花点火敏感性的主要误差。  相似文献   

18.
常见便携式磁粉探伤机,分为电磁轭和交叉磁轭。由于非电接触,不会产生电弧和烧伤。体积小、重量轻、特别适合于野外和高空作业,是特种设备检测的最常用仪器。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你好!如何防止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着火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爆炸性粉尘环境易导致发生粉尘爆炸,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未发生爆炸的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引燃而发生连续爆炸。防止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要从防止粉料自燃,防止明火与热表面引燃,防止电弧和电火花,防止摩擦、碰撞火花,从惰化及正确的灭火方法等方面着手采取灭火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电弧引燃电缆是造成电缆火灾的重要因素,威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与电力可靠供应。为了探索配电电缆的电弧引燃机理,构建了电弧引燃1 kV配电电缆实验平台,结合火灾动力学仿真,初步研究了电弧引燃电缆过程中的点燃、火焰蔓延及温度场分布,进一步探索了电弧火源功率对电弧引燃电缆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功率为300 W的电弧火源能够在10 s内引燃1 kV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电缆引燃后最高温度达900℃。随着电弧火源功率增大,电弧引燃电缆时间显著减小,并进一步获得了引燃该电力电缆所需的临界电弧功率。运用FDS仿真电弧引燃电缆过程,实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当电弧功率从21.93 W减小到7.15 W时,实验点火时间从19 s增加到57 s,仿真点火时间从15.3 s增加到55.9 s;当电弧功率低于7.15 W时,实验和仿真电缆均无法引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