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作为人类的食物历史悠久,是各国人民非常喜爱的食物,它的滋味鲜美,营养丰富。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但是,蛋白质和脂肪往往易于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而腐烂变质。因此,为了更好地保存鱼类食物,人们往往用亚硝酸盐等作防腐剂处理鱼制品。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鱼,又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呢?一些料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用亚硝酸盐处理鱼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初期有机质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阐明生活垃圾填埋初期有机质演化规律,于填埋场打井采集填埋1~3年3个不同时期垃圾样品,用水浸提制备水溶性有机物(DOM)。采用红外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对浸提液中DOM的结构和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垃圾中含有脂肪类、蛋白类、糖类及木质素类物质,在填埋初期,有机质中的脂肪类、蛋白质类、糖类及木质素类物质均发生了降解,羧基、氨类及水溶性芳香结构物质减少,DOM分子量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初期有机质以降解为主。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级水解模型推导出含有单位可挥发性有机物理论沼气产量(ym,mg/L)与水解常数(k,d-1)组合项的动力学模型,将其应用于餐厨垃圾及其组分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沼气的特性规律分析,为研究厌氧消化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除了脂肪厌氧消化拟合的R2为0.899 0,其余的均大于0.9,其中餐厨垃圾的R2为0.992 5,淀粉的R2为0.972 4。说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厌氧消化的实际效果。厌氧消化水解速率依次为淀粉餐厨垃圾纤维素蛋白质脂肪。淀粉、餐厨垃圾、纤维素的k分别为0.198 3、0.089 7、0.013 9d-1,蛋白质、脂肪的k都小于零。单组分中淀粉lnym+lnk为4.983 6,表现出最好的产沼气特性;其次是蛋白质和纤维素,其值分别为2.157 8、2.046 6;脂肪产沼气特性最差,其值仅为0.902 4,与淀粉相比降低了81.89%;餐厨垃圾lnym+lnk为4.329 6,是淀粉的86.88%,产气特性仅次于淀粉。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性随着季节和人类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惯而变化,针对我国北方城市研究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点,对影响厌氧发酵过程的相关成分如总有机碳(TOC)、总氮(TN)、蛋白质、脂肪和还原糖等进行了测定分析。通过厌氧消化实验,测得不同季节城市生活垃圾pH值、日产气量、沼气甲烷含量、甲烷累积量、挥发性脂肪酸(VFAs)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相应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三季度的含水率分别为64.81%和67.50%,高于一、四季度,一季度发酵原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2.56%和8.86%,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一季度甲烷累积量最高,达到17616mL,单位发酵原料的产气量为204.8mL/g,也是4个季度中最高的,说明蛋白质、脂肪等有机成分含量对厌氧发酵过程及结果影响比较明显。为进一步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制取生物燃气的工艺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有机氯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杀虫剂。因其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使用后广泛残存于大气、水体、生物体内。主要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由于有机氯农药脂溶性强,与酶和蛋白质有较强结合力,不易排出体外,故能在脂肪、肝脏和其它脏器中蓄积。另外,若在体内长期过量蓄积,会造成慢性中毒。有机氯农药对某些生物还有致癌作用。 我们在作了239列人体脂肪中六六六、DDT蓄积量调查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六六六、  相似文献   

6.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受体蛋白质作用机制的研究,必须要得到蛋白质分子合理的三级结构,但是目前仍然难以通过实验得到大多数蛋白质的晶体结构。通过计算机同源模建的方法,得到结构合理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在蛋白质与配体分子结合的研究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具在认识蛋白质-配体结合引发的内分泌干扰效应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活污水指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量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  相似文献   

8.
低压膜过滤技术(包括微滤和超滤)在再生水生产领域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如何解决低压膜过滤过程中的膜有机污染问题始终是膜技术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本研究采用醋酸纤维素酯微孔滤膜对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EfOM)及其不同亲疏水性组分、蛋白模拟溶液、腐殖酸(HA)等进行恒流过滤实验。对不同有机物污染后的膜表面使用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对于蛋白质和EfOM等,HA所造成的膜污染最少。ATR-FTIR的结果同时显示,以官能团而言,更多的氨化物(1535cm-1)、脂肪族物质(2860~2970cm-1)和氢氧根(3400cm-1)存在于膜表面。TMP/V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在EfOM各亲疏水性组分、蛋白质和HA的对比中,EfOM中的疏水碱性物质(HPO-B)对膜污染的贡献最大,而HA的膜污染贡献最小。UVA和荧光激发-发射光谱(FEEM)结果表明,HPO-B和蛋白质对醋酸纤维素酯膜的污染贡献较大。综合不同分析手段可以对不同有机物造成膜污染的潜能大小得出如下排序:HPO-B>蛋白质>HPO-A、HPI>HA。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菌剂复配及强化厨余垃圾好氧堆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厨余垃圾中有机组分的降解速率是影响其堆肥过程的重要因素。针对厨余垃圾中脂肪、蛋白质等特异组分设计了微生物菌剂复配方案,筛选了复配的微生物菌剂适宜接种量,并验证了厨余垃圾堆肥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堆肥的适宜复配比为m(米曲霉)∶m(地衣芽孢杆菌)∶m(解脂假丝酵母)∶m(绿色木霉)∶m(褐球固氮菌)=1.5∶1∶1.2∶2∶1;且当接种量为6‰时,厨余垃圾中特异性组分脂肪降解率可达76.2%,氮损失率最低为11.8%。同时发现,固氮菌可以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但固氮效果与初始加入固氮菌的量有关,且与菌剂间多种微生物的协作有关,进一步说明了微生物菌剂复配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专家系统方法对110种氯脂肪烃和可能的对应烷烃的分子结构及对鼠急性毒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子结构描述符取为:特殊构象结构,母体烃结构,取代氯原子数和分子含碳原子数。结果表明:对于四类活性正确分类率达到82%以上,满足统计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膜污染状态下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混合液污泥和膜丝表面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细菌数量以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情况。结果表明:EPS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膜丝表面污泥中的EPS含量较高,高达68.3mg/g;MBR污泥中细菌的数量级基本达109个/g,其中膜丝表面污泥细菌数量较高;MBR混合液污泥和膜丝表面污泥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Weaver指数分别为2.639和2.303,两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系数达到0.833,两者的优势菌均为黄色单胞菌,变形杆菌门和拟杆菌门是膜丝表面种类较多的菌群,可能与膜污染有密切的联系。深入分析膜污染形成原因和过程,对膜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污泥龄(SRT)对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存在状态、污泥增殖动力学、污泥活性及污染物去除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RT延长,TB中多糖与蛋白质比例增大,这增大了细菌表面亲水基和疏水基的比例,使细菌存在状态由不稳定型(R型)向稳定型(S型)转变,造成污泥的沉降困难.MBR中微型动物群落结构随SRT的延长呈现规律...  相似文献   

13.
西班牙学者最近对需氧和厌氧污泥中的类腐殖质进行了研究。元素和功能团分析表明,污泥中的类腐殖质与土壤腐殖酸相比,前者的含碳量、总酸度和羰酸度低,而含氢、含氮量及酚酸度较高。红外分析还表明,类腐殖质中的主要基团有脂肪基、甲基、含-CH_2基以及蛋白质和多肽中的肽键。核磁共振研究进一步发现,尽管类腐殖质的烃链可能出现明显的分枝,但是仍以-CH_2组成长链为主。气相色谱和质谱测定同时表明,过硫酸盐消化的主要产物有n-链烷、  相似文献   

14.
研究建立了一套长1 200 m的城市污水模拟管网,分析研究了城市污水管网对水质的生化改善特性。研究表明,污水经过1 200 m管网输送后,水中TCOD、NO_3~--N和NH_3-N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其中TCOD、NO_3~--N含量分别由292~420 mg·L~(-1)、0.26~0.6 mg·L~(-1)降低至205~315 mg·L~(-1)、0.13~0.29 mg·L~(-1),NH3-N含量由31~50 mg·L~(-1)上升为35~66 mg·L~(-1)。采用三维荧光分析了水中有机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蛋白质及腐殖质的含量均沿程减少,而蛋白质发生了蓝移,腐殖质则发生了红移,表明其物质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结合有机物的分子量分析可知污水中高分子量(蛋白质等)及部分中等分子量有机物(腐殖质)向小分子量有机物(乙酸等)转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管网中微生物改变了水中有机物的构成,将不饱和性有机物转变为易于生物利用的饱和性物质,从而提高了污水的生化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新型廉价生物吸附剂,以高效吸附去除水体中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小球藻提取生物柴油后的藻渣吸附酸性水体中的PFOS进行了吸附行为及机理的研究。小球藻提取生物质柴油后,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几乎没有变化;等电点由3.3降低至2.7;蛋白质含量由51.45%提高到57.35%。在酸性条件下(pH≤3),小球藻和藻渣对PFOS的吸附率均达到99%以上;随着pH值增加至7,二者的吸附去除率迅速降低,但仍保持在22%~26%。小球藻和藻渣对PFOS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53.69 mg/g和444.83 mg/g。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二者对PFOS的吸附数据,表明为多层吸附,即小球藻以静电吸引的形式吸附PFOS阴离子,并疏水分配至所含蛋白质中;而藻渣中含量较高的蛋白质对PFOS的疏水性分配作用是导致藻渣吸附量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Ca(II)在活性污泥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4个平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进水Ca2+浓度对活性污泥絮体表面特性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由此来确定Ca2+在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进水Ca2+浓度的增加,污泥中的Ca含量逐渐增大。进水中Ca2+的加入,增大了污泥絮体的粒径和密度,进而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Ca2+的加入,使可供结合的蛋白质数量最高增至近1倍,污泥表面疏水性也相应增强;污泥絮凝性能的改善,主要和可供Ca2+结合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有关,而非多糖;EDTA通过络合污泥絮体中的Ca2+,破坏了由Ca2+架桥形成的污泥絮体结构,这说明Ca2+可通过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中的负电官能团架桥来促进污泥絮体的形成并维持絮体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有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在生化研究中,它们的纯化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在生化系统中,糖类的作用很多,例如,它们是绿色植物代谢作用的中心,并在利用CO_2时起重要作用。它们是非光合作用有机体的最基本的能量与碳的来源,是木质植物的纤维素的主要结构材料。糖蛋白可以作酶、抗体、和受体等。糖蛋白与蛋白质的结构、新陈代谢、半衰期以及细胞吸收过程有关。细胞的鉴定、区别和激素的性能都受到糖蛋白中糖的极大影响。除糖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泥中回收蛋白质是一种污泥资源化的新途径,等电点沉淀法是从市政污泥水解液中回收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当pH为3.5、沉淀温度为5℃、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1)和蛋白质浓度为6 000 mg·L~(-1)时,市政污泥水解液中的蛋白质回收率为87.4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所得蛋白质产品中的氨基酸含量,发现7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占沉淀物干重的12.37%。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分析所得蛋白质的重金属含量,与原市政污泥相比,所得蛋白质中As、Pb、Cr等重金属的削减率均在90%以上,等电点沉淀法有利于市政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所得蛋白质产品存在重金属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传统观念,多余的脂肪是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肥胖症的流行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健康危机。4部最近出版和即将出版的、由学术研究者编写的著作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实际卜,这种公共健康倾向带来的后果,比那些肥胖症研究专家、政府权威和媒体报道通常所建议的要不确定得多——几乎可以肯定实际危害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物质废物中温单级厌氧消化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  王伟  沈人杰 《环境工程学报》2013,7(8):3143-3147
建立了城市生物质废物中温单级厌氧消化中试反应器,对城市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过程系统稳定性、产甲烷性能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解析.反应器稳定运行410 d,共经历2.4、3.6、4.8、6.0 kg VS/(m3·d)4个负荷,反应器pH稳定在7.2 ~7.6之间,有机酸浓度<500 mg/L.在负荷6.0 kg VS/(m3·d)时反应器平均容积产气率4.25m3/(m3·d),有机物去除率为63.2%;另外,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消化过程对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及多糖类物质的去除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脂肪类物质去除率为98.2%,产沼气贡献率为38.8%.实现了针对我国城市生物质废物的高负荷高效厌氧消化,为我国城市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规模化处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