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江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的建立、计算方法,以及预警预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获得的成功,对类似条件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针对泰安市泰山区地质灾害分布特点,进行区内地质环境特征和危险性分析以及综合危险性指数(含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和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计算,对区内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将泰山区划分成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等4个等级,为今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圳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气候条件等地质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总结研究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深圳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工作、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创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设计和管理水平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治南安市地质灾害,针对南安市地质灾害易发育、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稳定性差、突发性强和危害性大等特点,在南安市地质灾害详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南安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及稳定性特征,分析了主要控制因素和诱发因素,南安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诱因主要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5.
歙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易发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歙县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多发的山区县,本文根据调查资料,概括歙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及分布特征,综合分析影响的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条件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结合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判定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将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等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区,从而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隐患点,使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工作的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出最大的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4,(10):68-69
万州区紧紧围绕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加强资源节约利用等中心工作,抓好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增强生态涵养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影响地质灾害易损性及其防治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两次超效率DEA模型,结合地质灾害的成灾原理,在得出我国各省(市)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值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地质灾害防治效率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地质灾害易损性及其防治效率水平均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我国属于山地地质灾害多发国家,山地地质灾害具有危害程度大、波及范围广和发生频率高等特点.本文主要对我国山地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能为山地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韶关市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粤北地质地貌、气象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分析,探讨了韶关市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发育规律,认为地质灾害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并指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0.
威远县地质灾害活动频繁,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分布广泛。通过对威远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研究区地质灾害点多,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低山区。针对这一特性,以威远构造特征为背景,结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得出背斜构造不仅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构造条件,而且控制着研究区内的地貌格局,地层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通过本次研究将进一步了解该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形成原因,对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性评价的基础,是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其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地方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厦门市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为崩塌和滑坡,根据其发育特征,选取地形坡度、地面高程、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年平均降雨量、土地利用与人类活动、道路7大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区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法并结合GIS技术对厦门市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为厦门市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还没有一套现成的安全管理办法,笔者对全国最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巴东县黄土坡B标段滑坡治理工程安全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与同仁探讨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管理有效办法,减少施工中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3.
煤矿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与勘察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同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地球物理勘察在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所能解决的有关地质问题和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某煤矿治理本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以及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条件进行了矿山地质灾害与环境恢复治理.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与分析,采用了地面沉陷及地裂缝防治工程、井巷坍塌冒顶防治工程、含水层破坏防治工程、矿井突水防治工程、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景观防治工程及监测工程等方式,解决了矿山地质治理难题,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促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互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群测群防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准入和消号机制,并明确了群测群防员的任用条件和职责。此外,还规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运行要求,提出了建立群测群防体系运行长效机制等建议。万州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研究以及推广对促进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规范化以及高效运行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为全国群测群防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平川泥石流滑坡治理试点工作顺利作为全国山区小流域泥石流滑坡及地质灾害防治试点的宾川县平川乡,在省州县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正顺利展开。山区小流域泥石流滑坡及地质灾害防治,是国家计委、地质矿产部、财政部为综合防治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经国务院批准而在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工环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岩溶地质灾害对工程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全面研究了水工环工程中岩溶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概述了岩溶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和危害,探讨了调查、评价和防治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实际应用经验。研究强调了科学规划和综合防治在水工环工程中的重要性,旨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推动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兴山县顺利完成了17处崩滑体、3处长2 939.07 m库岸防护的二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为135 m、139 m水库蓄水创造了条件.在兴山县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中,紧紧围绕"挡(抗滑支挡)、排(表里排水)、削(削坡减荷)、护(防冲护坡)和绕(防御绕避)"的五字方针,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下,治理项目达到了设计要求,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土地区灰渣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黄土地区某灰渣库为例,介绍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水库塌岸、泥石流、黄土湿陷及黄土陷穴.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井研县岩体破碎、坡体崩滑等地质灾害频发。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的7.0级地震对井研县坡面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为防止群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井研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排查。通过调查核实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29处,其中新增31处。本文根据井研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特征,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