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小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进行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蚯蚓同化容量与污染负荷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运行参数与运行方式,并据此进行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表面水力负荷1 m3/(m2*d)、湿干比(布水时间和落干时间之比)1∶3、蚯蚓负荷(以单位体积填料中蚯蚓的质量计)12.5 g/L的条件下,蚯蚓生态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可行性与高效性,单级系统的COD、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在81%、66%、82%和89%左右.改进蚯蚓床填料、设计通风结构和采取适宜运行方式,是蚯蚓生态滤池成功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三大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快速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快速挂膜启动方法的最新进展,并通过对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快速启动试验,表明按设计流速和气水比进行连续培养形成的生物膜,具有生物的固着性好、适应高强度水力冲刷、耐冲击负荷、挂膜迅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生物滤池对含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气体进行处理,并对海绵、陶粒、堆肥和空心塑料小球4种物质作为反应器填料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滤池对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效率明显不同,去除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绵、陶粒、堆肥和空心塑料小球生物滤池。海绵和陶粒生物滤池出气异养细菌和真菌主要以小粒径粒子为主。在同样的进气和运行条件下,堆肥填料层的压力降最大,其次是陶粒和空心塑料小球填料层,海绵填料层的压力降最小。对4种填料的性能进行综合比较,海绵和陶粒较适宜作为处理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生物滤池填料。  相似文献   

5.
构建具有不同蚯蚓和植物配置的4个单级蚯蚓生态滤池,依次编号为A(无蚯蚓无植物)、B(有蚯蚓无植物)、C(有蚯蚓栽种芦苇)和D(有蚯蚓栽种水生鸢尾)。通过比较4个滤池在6个月实验期间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去除效率,系统分析蚯蚓和植物对滤池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实验分2个阶段进行:5月上旬至9月上旬,滤池进水碳氮比恒定为6;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滤池每周进水碳氮比交替为3、6、9。研究结果表明,蚯蚓对滤池去除COD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作用强度显著受到进水碳氮比的影响。植物的存在与种类对滤池去除COD效率没有显著影响。蚯蚓和植物对滤池的TN去除效率都没有显著影响。滤池进水的碳氮比是显著影响滤池去除TN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蚯蚓生态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利用多级蚯蚓生态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季节蚯蚓生态滤池对COD、TN、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同时利用PCR-DGGE技术对不同季节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夏季COD、T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05%、89.02%、98.48%和99.1%;出水浓度17.86、4.96、0.605和0.047 mg/L。冬季COD、T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29%、93.26%、96.96%和92.7%;出水浓度22.68、2.63、1.02和0.37 mg/L。不同季节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蚯蚓生态滤池内的微生物多样性冬季的要比夏季的丰富,且冬季滤池内微生物种类从上至下逐渐增加,符合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农村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研制的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研究其性能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5∶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 h,进水COD浓度在250 mg/L以下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出水COD和氨氮值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反应器在冬季水温12℃以上运行时出水COD和氨氮值比在夏季运行时有所上升,但去除率仍在80%和90%以上,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厌氧 (水解 )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附着在塑料模块填料上的微生物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的环保技术。当厌氧水解池停留时间为 5 9h ,水量为 6 6m3 /d ,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 13 2m3 /m2 ·d时 ,CODCr去除率达80 % ,BOD5去除率达 87% ,SS去除率达 90 %。氨化作用、氮同化作用及滤池的硝化作用是氮的主要转化形式。对水解过程和滤池过程的氮转化和平衡进行了估算 ,按运行 1d计算 ,进水TN 5 17 4g ,水解出水带走的TN 4 36 3g ,水解过程同化利用的氮为 34 0g ,经污泥排出的可滤性TN为 1 0g ,反硝化变为气体的氮为 1 3g ,剩余 4 4 6g氮经其他途径转化 ;滤池出水带出的TN 396 7g ,同化利用的氮为 2 6 8g ,剩余 12 8g氮经其他途径迁移转化。  相似文献   

9.
新型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以沸石为填料的新型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负荷和气水比的影响.结果表明,LBAF在最佳工况气水比10∶1,A、B段曝气量比1∶1,水力负荷0.43 m3/m2·h下,COD、SS、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8.01%、95.18%、78.97%、52.58%和21.02%;COD去除率随COD容积负荷的增加缓慢下降.氨氮、总氮去除率随COD容积负荷的增大明显下降,氨氮去除率随氨氮容积负荷的增大而明显降低.滤池纳污能力强,不易堵塞,可适当延长反冲周期.  相似文献   

10.
基于蚯蚓滤池处理去除污染物的非线性特点,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蚯蚓滤池处理COD的基本模型结构。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和预测,通过权值贡献率分析确定了各种输入因素对COD出水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D的出水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误差较小,模型稳定,预测效果好。输入神经元为4,隐含神经元为8,输出神经元为1,学习速率为0.1,动量为0.1,训练次数为10 000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COD出水值最接近真实值。COD进水浓度对COD出水影响最大,符合理论研究结果。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的成功为后续生活污水智能化控制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体化工艺处理浙江某示范小康村生活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某示范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分析了生活污水处理的各种常规工艺,采用先进的低运行成本的一体化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并详细介绍了一体化处理系统的组成、各个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分析总结了设计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研发适用于我国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厌氧+跌水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组合工艺对COD、TN、TP、NH4+-N、SS 5个常规指标的去除效果及对各指标的沿程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COD、TN、TP、NH4+-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5%、57.2%、59.5%、59.00%和91.6%。人工湿地对COD、TN、TP和NH4+-N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31.0%、36.7%、43.9%和30.0%;而厌氧反应池对SS去除贡献率最大,为40.3%。该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且装置运行能耗低,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10万t/d以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绝大多数在10万t/d以下(含10万t/d),由于10万t/d以下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繁多,且各有利弊,选择何种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是建设项目的业主、设计单位和主管政府部门较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入手,根据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10万t/d以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排序和优选,并给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相关方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7-乙氧基异酚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测定法,重组人激素受体基因的酵母测试和Q67发光菌试验方法,对北京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二沉出水以及经过石灰法深度处理后的出水中的类二恶英物质、类雌激素物质和急性毒性物质进行了分析。进水中的三类生物毒性效应物质中的急性毒性物质,可通过活性污泥法基本去除,而对类雌激素物质和类二恶英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6%和52%。经过石灰沉淀法的深度处理后,可使上述两类物质的总去除率达到95%和68%。出水中的雌激素当量水平与欧洲国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平相当,而类二恶英物质的总浓度低于美国EPA饮用水中二恶英的最大允许浓度。展示了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排水生态风险和工艺评价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7-乙氧基异酚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测定法,重组人激素受体基因的酵母测试和Q67发光菌试验方法,对北京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二沉出水以及经过石灰法深度处理后的出水中的类二恶英物质、类雌激素物质和急性毒性物质进行了分析.进水中的三类生物毒性效应物质中的急性毒性物质,可通过活性污泥法基本去除,而对类雌激素物质和类二恶英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6%和52%.经过石灰沉淀法的深度处理后,可使上述两类物质的总去除率达到95%和68%.出水中的雌激素当量水平与欧洲国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平相当,而类二恶英物质的总浓度低于美国EPA饮用水中二恶英的最大允许浓度.展示了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排水生态风险和工艺评价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了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术语和定义,通过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泥处理和最终处置方式有关;同时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中土地利用问题和处理、处置费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绝大多数在10万t/d以下(含10万t/d),由于10万t/d以下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繁多,且各有利弊,选择何种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是建设项目的业主、设计单位和主管政府部门较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入手,根据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10万t/d以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排序和优选,并给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相关方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一体化管理,可极大提升城市排水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作为厂网一体化运营理念的一部分,铁盐的综合使用愈发受到关注。在城市排水系统中,铁盐可在污水输送、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围绕铁盐的迁移转化路径、铁盐在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厂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系统末端铁盐的回收这4个方面,综述了城市排水系统中铁盐综合使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铁盐综合使用中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并从厂网一体化铁盐自动加药控制和末端铁盐的进一步回收两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污水量的变化很大,但目前尚无研究者提出适合实际的农村居民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这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带来了很大困难和局限性。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获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现行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发现,在现有相关排水设计规范中均采用直接给出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的方法;同时,现有相关给水设计规范中亦均采用直接给出供水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的方法。但是,由现行规范中获得的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均不适用于农村居民污水处理工程(Q≥432 m3·d−1)的设计和运行维护。因此,根据北京农村居民生活污水量变化实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企业用水量比例低或无企业用水和全日供水情况下的农村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与工程规模(Q)的经验关系,并给出污水量在1~432 m3·d−1下的总变化系数的经验取值表格。本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