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系统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每日最大污染负荷(total maximum daily loads,TMDL)计划的框架、特点和研究进展,对比美国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水污染总量的控制管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污染总量削减考核指标单一、总量控制和减排目标的制定未考虑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和减排未与水质改善挂钩以及管理与科研脱节等是我国目前水污染总量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需加强水质模型、污染负荷与水环境容量计算方面的研究,建立相对客观且可操作性强的污染减排效果评估与考核方案。借鉴TMDL计划,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污染总量管控技术流程与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有效性能够反映重金属的迁移性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后评估中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将生物有效性更好地应用到稳定化后评估过程中,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土壤中重金属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与多种化学试剂浸提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影响生物有效性评估的相关因素。建议在化学浸提基础上结合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层次全息模型(HHM)框架识别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的方法:通过构建农业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识别的HHM框架,从多维度描述农业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9大类别风险源,并应用双重标准风险矩阵方法对各类别风险源进行初步筛选、过滤和分级;在此基础上,依据多重准则标准和定量化风险矩阵进一步对各个环境风险因子进行定量评估.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应用HHM风险识别方法对该县农地利用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识别,结果表明桃江县农地利用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包括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污水灌溉和工厂排污.  相似文献   

4.
由于包含复杂的毒害化学污染物质,水体复合污染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安全。对复合污染水体进行监测、评估和治理是水环境管理的重点之一。监测并识别水体关键毒害污染因子是进行水质管理的前提,也是复合污染研究的难点。目前国内外在水复合污染毒性监测研究上主要基于动物活体试验或者生物体外测试。由于受限于毒理学测试方法,常见的应用通常仅关注于某方面的毒性效应或者少数的分子指标,因而受到质疑和挑战。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 AOP)的概念将化学污染物的结构、致毒的分子启动事件和生物毒性的有害结局建立关联,为污染物的毒性测试、预测和评估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旨在论述有害结局路径在复合污染毒性评估和关键毒害物质鉴别中的指导性价值和意义。在有害结局路径的指导框架下,借助于生物体外高通量测试技术、化学分析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系统地分析化学混合物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健康相关指标的响应水平,评估水体中复杂结构污染物,与不同生态和健康有害结局之间的关联,为水环境评价和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本文通过综述AOP框架在复合水体中毒害物质风险研究的现状和优势,对AOP在水环境环境管理上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XUMA专家系统辅助的工厂旧址评价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工业活动相联系的是土地、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处理污染地点的战略包括调查计划制定方法、评价与评估方法以及补救行动方法。为了帮助相应的决策过程,正在开发XUMA专家系统。XU-MA支持分析计划编制、化学分析结果评价以及污染地点评估。该系统已建立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与巴登-符腾堡州环保研究所之间的合作框架之内。 已弃置的废物堆放场和工厂旧址可能受到污染,因而对人类和环境都是危险的。为了消除这些环境危险,必须评价和评估其风险,必要时还必须采取风险削减行动。由于经费上的原因,风险评价必须分成相继的几步来进行。每一步都包含调查、评价和评估步骤。最后对所要采取的措施作出决策。因此,在风险评价期间,对一个地点的了解是逐步展开的。 除了规划战略的要求之外,数据量和必须进行评价和评估的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有必要使用一种计算机程序作为支持工具。这种工具应该支持负责决策和调查规划的专家,以及负责评价和评估潜在危险的专家。  相似文献   

6.
针对天津市景观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各采样点Zn、Cr、Pb、Cu、Cd 5种重金属的污染情况,采用美国NOAA标准对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估和模糊综合评价,以及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排除背景值的影响)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除子牙河外,天津市景观河道重金属污染都比较严重;重金属Zn、Cu、Cd对河道底泥污染的贡献较大,而Pb、Cr对河道底泥污染的贡献较小;城市工业化和开发是造成河道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水环境改善与水源保护示范工程研究"的工程示范对河道水体改善作用有明显的效果,建议政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污染土地价值评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东  朱彤  乐小芳 《生态环境》2010,19(5):1253-1260
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人类福利的改善作出极大的贡献,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土地。污染土地是指含有能对人身健康、环境或其它目标产生直接或间接危害的污染物的土地。污染会影响土地的价值,因此,污染土地价值评估问题近年来受到关注。文章总结了污染土地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对关键概念进行探讨和界定,依据我国常用的几种传统土地价值评估方法,探讨如何进行修正以适应污染土地的价值评估,并对污染清理费用、环境责任费用、污名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污染土地的价值损失中必须考虑几个方面的不确定性:(1)与工程措施有关的清理费用的不确定性;(2)当前和未来管制要求的不确定性;(3)市场对污染损害反应的不确定性;(4)随着时间变化,市场对污染损害反应的变化。最后结合实际,说明污染土地价值评估不仅要探索新方法,也要在增加和完善环境方面的立法、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促进学科的相互交流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主要工业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泉州市主要土业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了工业活动对工业区及周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于评估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源头上进行综合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体复合污染包含低浓度、种类复杂的毒害化学污染物,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监测并识别水体关键毒害污染因子是进行水质管理的前提,也是复合污染研究的难点。目前国内外在水复合污染毒性监测研究上主要基于动物活体试验或者生物体外测试。由于受限于毒理学测试方法,常见的应用通常仅关注于某方面的毒性效应或者少数的分子指标,因而受到质疑和挑战。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AOP)的概念将化学污染物的结构、致毒的分子启动事件和生物毒性的有害结局建立关联,为污染物的毒性测试、预测和评估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旨在论述有害结局路径在复合污染毒性评估和关键毒害物质鉴别中的指导性价值和意义。在有害结局路径的指导框架下,借助于生物体外高通量测试技术、化学分析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系统地分析化学混合物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健康相关指标的响应水平,评估水体中复杂结构污染物,与不同生态和健康有害结局之间的关联,为水环境评价和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本文通过综述AOP框架在复合水体中毒害物质风险研究的现状和优势,对AOP在水环境环境管理上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城市工业企业搬迁与退役遗留大量污染场地,其潜在环境风险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化学品风险/毒性评估的基础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率先发展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境风险评估框架。我国在借鉴吸纳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框架。笔者系统梳理了我国和美国、欧盟、荷兰、英国等国家(地区)的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框架形成与发展历程;分析阐释了各框架的首要目标、决策与管理过程、科学定位、关键创新等要素及其内涵;揭示了各个国家(地区)在特定历史时期关键法律法规、政策与技术文件等的推动、支撑及指导作用等。通过对比研究可为我国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框架的完善与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强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加强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文章论述了国内外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天津市固体废弃污染防治对策,“十五”期间天津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十大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2.
日本、韩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最为活跃,先后制定了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本文从立法背景、立法模式、主要内容及制度设置、土壤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日本、韩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立法实践及其施行经验,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the paper is that effective pollution prevention can be achieved only by integrated land-use planning which offers the broad framework for co-ordinating technological and non-technological mean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role of land-use in preventing or contributing to pollution over time, focusing especially on contemporary effort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land-us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use, pollu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alysed by examining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land-use-related problems, discussing their causes and identifying a number of land-use-related constraint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lly, a land-use planning and policy framework approach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utlined which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integrated analysis of pollution problems and adoption of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to their solution. Scientific, spatial, temporal and policy issues are addre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晋  李娟  冉瑞平  王琛  邓良基 《生态环境》2010,19(9):2253-2259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研究,对解决我国独特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进一步探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的研究范式,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均有所突破。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在简要分析了国外的研究进展基础上,重点总结了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研究现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探索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尚有不小差距。国内学者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防治的基础理论、污染状况及质量评价、基于不同层次的农村环境污染影响因素以及污染防治机制和政策4个方面。当前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综合防控研究的理论体系不完善,较多地关注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显性影响因子,而忽视了大量限制因子,研究中采用的数据和参照标准缺乏统一口径,空间尺度选择不一和时间尺度难以衔接等,这些都将成为今后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城市水源污染,不仅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危害和威胁人民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在原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源地的重要污染源。文章在讨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提出了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examines how a publ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balances objectives of cost minimiza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state equation in an optimal control model are estimated using maximum entropy and time series observations of water quality and expenditur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estimation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restrictions needed by other techniques used to estimate nonlinear, ill-posed problems.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the treatment plant emphasizes water quality enhancement over cost minimization. Results from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plant favors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ver pollution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评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近10年来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污染控制政策总体上呈现出由单环节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污染控制演变,由单纯强调工业"三废"控制向工业、城市和农业全方位污染综合防治演变,由单一指令控制手段向行政、经济与技术综合手段演变等3个显著特点;运用影响因素评价矩阵,对当前的主要污染控制政策进行了系统评估,指出目前我国污染控制政策总体执行效果不显著;最后提出了未来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基本走向,一是完善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等三项重点环境管理制度,三是加强环境税收、排污权交易、环境公共财政、生态补偿、绿色资本市场等七项环境经济政策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区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构,其产生的噪声一般均超过国家施工临界噪声限值,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为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调查研究北京市一些重点功能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在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怀柔、顺义区等典型的耕地、林地、菜地、工业区、交通区、旅游区选择采集了10个土壤样本。对各样点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P、速效K、全N、全P、全K以及重金属元素Cr、Cd、Pb、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并针对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沿线交通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在我国一些中心大城市,道路交通量迅猛增长,交通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阐述了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环境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降噪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理的方法以及措施:采用多孔隙低噪声沥青路面,设置声屏障以及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降噪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