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福州市机动车交通事故自行撤离现场赔偿处理办法》于1月1日施行。《办法》规定,凡6时至20时发生的轻微车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迅速将车辆撤离到不影响道路交通的地点,立即报“110”(或“120”)备案,并向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道 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规定: “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 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 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元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机动车的所有人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07,(1):20-20
《福州市机动车交通事故自行撤离现场赔偿处理办法》于1月1日施行。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新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通行规范中,重点规定了有助于培养规则意识,保护行人的通行规定;在交通事故处理方面,提出了快速处理、自行协商解决、重点保护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权益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公安部于2008年8月27日颁布,今年1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共有款项87条,与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75条款项相比,增加了12条,稍加比较新旧规定即可看出,新规定秉承的是《服务群众16项措施》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利益措施,高调宣扬的是"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其中的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强调证据公开程序申请复核流程具体化等新规定被誉为"亮点",具体有:  相似文献   

6.
公安部于2008年8月27日颁布,今年1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共有款项87条,与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75条款项相比,增加了12条,稍加比较新旧规定即可看出,新规定秉承的是《服务群众16项措施》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利益措施,高调宣扬的是“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其中的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一切为了百姓利益——《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凸显以人为本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碰撞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该条款体现出新法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过程中采纳了过错推定原则,但是又同时规定了:如果机动车一方能够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本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可以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从立法上否定了“撞了白撞”的说法,既体现出法律的尊严,又体现立法者对生命的关爱。  相似文献   

8.
自从实施《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起,按照规定,如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双办可以先挪车再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而不必经过交警的介入。但随着新规定的实施和时间的推移,无论司机还是保险公司都越来越担心碰瓷事件会更多地发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交通事故中负全责也能认定工伤在交通事故伤害中承担主要甚至是全部责任,仍然可以认定为工伤,肇事者自己造成的伤害却要由社保机构或者用人单位负责赔偿,这让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恰恰作了这样的规定。《条例》一改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才可能认定工伤的规定,明确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按照《条例》,无论受到伤害的职工在机动车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还是承担全部责任、根本不承担责…  相似文献   

10.
《江苏劳动保护》2004,(7):41-41
由公安部制定,并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同一天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登记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作为交通警察的执法标准和交通参与者共同遵守的规则,将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和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切实解决执勤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日前制定出台《交警系统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规定要求,从今年7月起,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以及从事驾驶人考试和机动车查验时,要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规定要求,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以及从事驾驶人考试和机动车查验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健康》2006,(4):34-37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13.
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配套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自2004年5月1日施行后,于2006年12月20日作了修订并于2007年4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是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第二次修改。  相似文献   

14.
开车上路,难免会遇上一些刮刮擦擦的小事故,双方驾驶员因谈不拢赔偿问题,或担心车子撤离现场后得不到保险公司理赔,就会长时间滞留事故现场,占用车道,导致交通拥堵,特别是在高峰期,甚至造成交通瘫痪。2009年11月1日起,由福建省公安厅和福建保险监督管理局共同发布的《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和简易程序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在全省实施。该办法实施后,高峰期内发生的轻微交通事故,将可通过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途径得到迅速解决,最大程度地减少保险索赔方面的"扯皮"现象。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健康》2007,(7):26-26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八条的规定,中国保监会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该办法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问我听说从今年11月1日起.福建省实施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新的规定.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请问:新的规定有什么亮点,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能得到快速理赔吗?  相似文献   

17.
问:我父亲因喝醉酒.在路上行走时被车碰了,花去医药费一万多元。调解时,对方说我父亲喝醉了酒,只同意赔偿40%。我们不同意。《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是规定,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吗?  相似文献   

18.
与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该《条例》出台指日可待。 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道交法首次提出,在我国建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强制三者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但时隔近2年这一配套制度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配套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自2004年5月1日施行后,于2006年12月20日作了修订并于2007年4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是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第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原则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此产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各方面的变化,这里谈谈新产生的赔偿标准和方式。在赔偿标准上,新法的规定体现了统一性。旧法的事故处理,规定项目的赔偿标准,而当事人提出未规定的赔偿项目和要求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调解:而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除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外,还引用《民法通则》及最高法院的有关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